摘 要: 目的:對軍事訓練傷防護經驗進行總結,做為部隊做好軍事訓練傷防護工作的參考。方法:分析了近年來因軍事訓練受傷的類型和原因,提出了增強防護意識、注意工作協調、注重細節、加強衛生保障等軍事訓練傷防護措施。結論:實踐軍事訓練中得當的傷防護工作措施,可以降低部隊在進行軍事訓練時傷病的發生率。
關鍵詞:軍事訓練 傷防護 做法
中圖分類號:R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5-0221-01
部隊在和平時期進行軍事訓練是為了增強戰斗力,在軍事訓練中受傷非常常見,甚至于造成傷殘。做好軍事訓練傷防護工作,降低訓練傷的發生率是參訓官兵和后勤人員的關注熱點。我部探索了一些提高訓練傷防護水平的措施,不斷強化了健康教育,制定了科學的訓練計劃,重點做好重點人員和科目的防護,并在訓練現場進行了嚴格的衛生監督,通過一系列的傷防護措施的開展,部隊的戰斗力得到了不斷提升。
一、軍事訓練傷的類型和發生原因
軍事訓練傷指的是接受訓練人員在訓練過程中產生的運動系統損傷,一般訓練時產生的腹痛、腸胃炎、凍傷、臟器損傷等癥狀,不屬于軍事訓練傷。軍事訓練傷的主要類型有:骨關節損傷、軟組織損傷、炎癥。其中骨關節損失包括骨折、扭傷、脫節等,軟組織損傷指的是除骨骼以外的組織性損傷,炎癥指的是皮膚、肌肉、肌鍵等無菌性炎癥。
產生軍事訓練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未進行衛生防護和安全培訓,軍事訓練前以及訓練過程中都未全面講解訓練傷的預防,再加上防護措施不過關,衛生人員未進行現場防護指導,訓練官兵缺少動運醫學的常識;二是訓練前準備不足,有的訓練項目開始之前沒有做示范動作,也未講解注意事項;三是訓練官兵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都有待提高,在參訓官兵中新兵的年齡較小,身體素質不強,骨骼發育也不成熟,同時部分訓練官兵的心理素質較差,對難度較大的訓練項目產生了恐懼,動作不規范,未按動作要領訓練;四是訓練的組織不科學,在制定訓練計劃時隨意增加訓練難度,或者一直實行單調型的訓練,有時進行突擊性訓練,為了完成計劃發生輕傷后不進行現場衛生處理,有的官兵發生訓練傷后不遵醫囑,基層衛生人員的傷病處理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我部軍事訓練傷防護的主要做法
1.進行健康教育,使官兵樹立自我防護的意識
為了有效降低訓練傷的發生率,要把健康教育做為首要的任務,在訓練開始前要根據每個科目的不同要求,對可能產生的訓練傷進行安全預防,通過培訓使官兵掌握各種致傷環節的發生原因和防護措施。要讓官兵意識到訓練給帶來的不良后果,樹立主動預防訓練傷的意識。
2.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制定訓練計劃時要與訓練部門進行充分的協調,根據參訓官兵的具體身體素質來制定計劃,從醫學的角度來分配官兵的運動負荷,要遵循不斷變換訓練部位的原則,避免長期的單調動作而發生的疲勞性損傷。訓練項目的難度要從易到難,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的內容和強度要與官兵的身體承受力相匹配。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調整訓練項目,不能在不利于訓練的天氣和環境里進行訓練,也不能讓官兵進行超負荷的訓練。
3.要重點抓好訓練的關鍵環節,對新兵和重點科目進行防護
新兵發生訓練傷的幾率是較大的,所以新兵要做為防護的重點保護對象。入營時要嚴格體檢標準,并對新兵進行心理測試,減少新兵帶病入營的幾率,入營的新兵要具有身體和心理素質的雙達標,在進行科目轉換、上級考核、突擊訓練等特殊的訓練時,要重點進行訓練傷的防護。
4.做好衛生防護,保障訓練現場的醫療安全
在進行軍事訓練時,衛生人員要隨軍隊進入訓練場地,對官兵的身體情況進行觀察,在現場進行衛生監督。特別是一些高強度的軍事訓練,衛生人員要組成一個醫療小組進行重點防護,要帶足急救藥品,防止突發訓練傷的準備不力。如果突然發生了訓練傷,要及時進行衛生救護和后送,保證及時治療。
三、做好軍事訓練傷防護工作的幾點思考
1.部隊領導要重視訓練傷防護,做好教育培訓
衛生部門要對官兵進行傷防護理念教育,讓官兵樹立“傷防護工作會影響到訓練中心工作”的理念,部隊領導要重視和支持訓練傷防護工作,倡導安全訓練,要對官兵進行健康教育,官兵必須要掌握基本的傷防護常識和技能,同時要克服對訓練的緊張和恐懼心理,在每個環節都做好訓練傷防護。教育越到位,發生的傷病越少。
2.各部門協調共防,可以更好的做好訓練傷防護工作
訓練傷防護工作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多個環節,管理、軍政、后勤各個部門要協調一致,做好各自的職責,形成防傷病的合力。軍訓部門要會同衛生部門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政治部門要加強官兵的安全教育,讓官兵克服的恐懼心理,衛生部門要根據官兵的身體狀況和氣候季節的變化來對訓練進行醫療指導和監督,要檢查現場的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軍需部門根據訓練情況來安排伙食,保證官兵在訓練期間的營養供給。
3.做好訓練傷防護工作,要嚴密組織,科學防護
進行訓練組織和考核時,要按照訓練大綱、規范和安全防護措施的要求來進行,軍事訓練時同時要進行政治教育和理論教學,訓練前要檢查訓練場地、器械和著裝是否符合衛生要求,訓練前要進行熱身,要根據科目的特點和易傷部門做好準備工作。一些發生損傷的訓練科目要進行專門的安全保護,訓練結束后要進行放松活動,讓身體盡快的恢復正常狀態。
4.要做好訓練前的各項身體和心理防護
要重預防,進行綜合防治,為官兵提供醫療、預防、保健等全方位的醫療服務,要對官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發揮部隊的心理教育作用,根據參訓人員的不同心理特點來進行心理疏導和教育。要對訓練現場進行衛生監督,要密切關系出現訓練傷的先兆,及時進行處理。
參考文獻
[1]沈陽軍區空軍后勤部衛生處. 做好軍事訓練傷防護的做法與思考,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3.04.
[2]劉大雄.軍事訓練傷醫學知識問答,人民軍醫,2014.01.
作者簡介:袁睿珩(1993.10-),男,漢族,吉林德惠人,解放軍特種作戰學院2015級特種偵察與作戰指揮專業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特種偵察與作戰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