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相君
(山東省平度市第四人民醫院,山東 平度 266700)
微創手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
楚相君
(山東省平度市第四人民醫院,山東 平度 266700)
目的 對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分析。方法選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共104例,將10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成開放組與微創組,各52例。開放組患者通過開放手術進行治療;微創組患者通過微創手術進行治療。結果微創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中用時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微創手術能更有效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微創手術;開放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脊柱外科屬于多發病的一種,主要是由于患者軟骨板、纖維環以及髓核在高能量的撞擊下,發生髓核突出以及纖維環破裂的現象,并有可能對患者的神經根以及硬膜囊進行刺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1]。臨床主要通過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進行治療。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山東省平度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成開放組和微創組,各52例。開放組中男33例,女19例,年齡(45.33±2.61)歲,病程(4.63±2.04)月。微創組男34例,女18例,年齡(45.18±2.87)歲,病程(4.39±2.31)月。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治療 (1)開放組通過開放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引導患者在脊柱手術弓形架上進行俯臥,予以全身麻醉,常規進行鋪巾、消毒手術準備。借助X線的透視功能對患者的椎間隙進行確認,在合適部位進行開窗,逐層對患者皮膚進行切開,在對患者病變椎板間隙軟組織進行刮除的同時,對其上下椎板、椎間隙以及硬脊膜進行充分的暴露,松解神經根周圍以及硬膜囊的粘連,對黃韌帶進行切除,在對患者神經根進行確認后,將突出髓核予以摘除,并常規止血、縫合傷口[2]。(2)微創組通過微創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引導患者腹部懸空,取俯臥拱橋位,并予以硬膜外麻醉。椎間隙探查與術前準備與開放組相同。醫護人員通過縱行切開的方式對患側棘突旁的皮膚進行手術切口的制作,并對工作通道管進行套入,通過將通道管與固定自由臂相連,確認工作通道管套入位置的準確。運用髓核鉗以及電刀對患者的黃韌帶組織以及部分上關節突前下緣骨質組織進行清除,清除操作時,醫護人員避免對患者的神經根造成損傷,并對突出的椎間盤進行完全的暴露,在松解患者受壓神經根的同時,對其髓核進行摘除[3]。在確認患者神經根松解狀態后,將工作通道管進行退出,止血處理,留置引流管。
1.3 療效評價標準 對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中用時以及住院時間進行統計對比,當上述三項評價指標的數值均更低時,可判定手術治療效果顯著。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6.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微創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術中用時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比數據。見表1。

表1 兩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比數據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椎間盤組織的突出,對患者的脊髓神經造成刺激與壓迫,當患者有嚴重的神經根壓迫表現時,還有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椎管狹窄、乏力、麻木以及放射性疼痛[4]。
開放手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是通過半椎板切除或者全椎板切除對患者突出的椎間盤進行摘除,在操作過程中,會對患者椎旁肌肉組織也造成剝離,并破壞患者的脊柱后柱,不僅會增加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用時以及預后時間,還有可能引起以為骨化、瘢痕增生以及腰椎不穩,臨床治療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5]。
微創手術在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時,能夠通過顯微鏡的放大功能,在操作時有效對患者的神經根進行保護,由于有更清晰的手術視野,醫護人員在進行剝離時,能夠有效控制軟組織與肌肉的損傷,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以及疼痛感,加速手術的用時,并在術后具有較好的預后效果。
簡而言之,微創手術比之開放手術,在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治療時,具有更少的術中出血量、術中用時以及住院時間,值得廣泛推薦應用。
[1] 解自新.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100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4,13(25):53-54.
[2] 章玉國,蘇波,馬雙,等.椎間盤鏡微創手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腰椎間盤出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醫藥前沿,2011,1(23): 131-132.
[3] 陳海云.后路椎間盤鏡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觀察與護理[J].安徽醫學,2011,32(12):2077-2078.
[4] 舍煒,陳根元,侯衛華,等.顯微內窺鏡下腰椎間盤摘除和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48):9090-9094.
[5] 胡永勝,鄭君濤,張玉坤,等.三種不同術式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評價[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20(21):1984-19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