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娜娜 楊依妮 陳教霞
摘要: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用人單位對人才要求的提高,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只增不減。在雙創的就業背景之下,學校方面即將如何開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大學生將如何制定合理的就業對策?筆者將從這幾個問題以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展開探討并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就業對策
一、雙創的提出
當前,隨著中國高校的不斷擴招,每年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都都遠遠超出了社會就業可以容納的范疇。大學生畢業即失業,這不僅給社會穩定和人民利益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為各個高校的辦學發展和持續招生培養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就業是民生之本,針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普遍困境,各個高校對此都在尋求合適的解決之道。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口號,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1]。“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思想,以創業的發展方向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的險峻形勢。在國家“創業富民,創新強國”總體戰略路線指導下,高等院校應該充分激發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熱情,鼓勵大學生畢業進行創業嘗試,院校要實現觀念上的轉變,以創業為基礎,以創新為目標,全面配合應屆畢業生參與社會創業活動的發展主潮流,實現創業為主,以創業帶動就業的職業高校畢業生全新的就業道路[2]。
二、創業現狀分析
200名南京郵電大學學生就業意愿據調查的結果顯示,選擇創業的人數僅占總人數的24.55%。畢業生創業的類型主要有服裝、餐飲、科創和教育等,其中科創方面的創業所占比重最大。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資金不夠、人脈太少、對創業內容缺乏興趣、創業風險難以評估、創業過程太艱辛等,其中對創業不感興趣的因素只占23.64%。這就說明了大部分大學生都是具有創業熱情和興趣的。然而大多數學生不選擇創業的原因是沒有人脈關系和資金源,大學生們的創業熱情也會因此大打折扣,調查發現,如果資金等條件都具備的話,決定創業的人數是選擇從業的兩倍。但是從很多白手創業的成功人士的經歷來看,資金與人脈固然能為創業之路錦上添花,學會充分利用自己所擁有的優勢和資源,創業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三、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對策建議
(一)大學生方面
(1)提升綜合素質
作為大學生,無論是選擇創業與否,專業素養和較高的教育素質是你以后勝任任何一項工作的必備條件,所以在還沒有明確自己的需求與選擇的時候,要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全面發展,提高自己綜合能力。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取決于本人的綜合素質,包括品德、學識、能力、體魄、作風等。大學生應多參加社會實踐,不應過分看重分數,注重文憑,讀萬卷書,同時要盡可能行萬里路;達到實踐能力強,能解決實際問題并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和思考;通過網絡、報紙、雜志、書店、圖書館等拓展知識面,達到基礎寬厚,能適應不同工作要求;參加各種培養能力的社團與活動,多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做到為人誠實并且善于合作交流,能很好地表達溝通[4]。
(2)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動手能力
多數興趣是可以靠培養的,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競賽,可以有助于發現自己的優勢和興趣所在,除此之外還能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思維。積極投入到團隊和小組中去,當今社會沒有個人的進步,只有團隊的價值,學會主動去組隊帶隊,提高團隊合作能力,開發領導團隊的潛力。培養勤動手的習慣,積累創新實踐經驗,為以后創業做好基礎。
(3)及時收集信息,關注就業動態
大量的實例證明在就業的路上良好的機遇往往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偶然的機會或者不經意間得知的信息可能讓我們事半功倍,甚至獲得一份終身為之奮斗的職業。因此大學生應改變觀念,開放自我,主動積極關注時事,通過網絡、報紙、新聞和書籍等盡可能全面地了解政策等就業信息,并能夠及時準確地收集有用信息。提高信息檢索能力,關注企業招聘信息動態。另一方面,可以關注國家雙創政策,了解新政策下的新環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選擇創新創業,融入新環境,勇于嘗新,走在時代最前端。
(4)學會解壓,克服心理障礙
臨近畢業的大學生,初入社會除了新奇感之外更多的是不適應帶來的抗拒心理,在面對職場時更是膽怯又片面。要學會調整心態,排解壓力,提高心理素質,避免眼高手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可以通過參加學校舉辦的模擬招聘會以及校園招聘會,多和職場HR交流,了解招聘程序等方式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
(二)學校方面
(1)建立就業指導隊伍,加強信息傳達和就業指導
在政府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模式下,高校應注重校內通力協作以及校外密切合作,從校內合作來看,學校應建立一支專業化、專家化、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一方面從事就業指導研究、教學、咨詢、擇業輔導、心理輔導、職業生涯設計等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平臺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為學生提供或推薦更直接有用的就業信息。從校外合作來看,高校應加強作為學生和用人單位機構中介和服務作用,加強同用人單位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如訂單式培養、建立教育基地、培訓、實習基地等[5]。
(2)建立創新創業培養平臺,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學校應適應并及時向學生傳達國家的雙創政策,建立科學的創新創業培養平臺。結合雙創的新政策新環境,細化相應創業政策,作為學校創業訓練的新政策,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興趣,提高創業能力[5]。
參考文獻:
[1]杜剛,李亞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高校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時代金融,2015,(14):174-175.
[2]牛冰非.“兩創”背景下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對策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08):102-103.
[3]黃再達,劉少苗.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分析[A].學術論壇,2014.(14):174-175.
[4]辰彤.淺析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對策[J].職場資訊,2014-12-28.
[5]吳挺,施曉燕.擴招形勢下的地方大學大學生就業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0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