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摘 要 旅游類專業具有服務技能強、實踐性要求高、運用性突出等特點,要培養出合格的高技能型旅游人才,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具有“雙師素質”,從“雙師型”教師內涵分析,提煉“雙師型”教師素質,根據旅游類教師隊伍的特點提出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
關鍵詞 高職高專 旅游類 “雙師型”教師 “雙師型”教師認準標準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4.026
Abstract Tourism specialty with strong service skills and practical requirements, using the features of the system, to cultivate high skilled talents of tourism qualified, the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ust have a "double quality", from the analysis of connotation of "Double Certificate", refining the quality of double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lass teach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Double Teachers"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tourism; “double certificate” teachers; Standard of "Double Qualification" Teachers
“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高職高專培養人才的重要保障,2004年《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明確提出:“雙師素質教師是指具有講師(或以上)教師職稱,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專任教師:(1)有本專業實際工作的中級(或以上)技術職稱(含行業特許的資格證書及其有專業資格或專業技能考評員資格者);(2)近五年中有兩年以上(可累計計算)在企業第一線本專業實際工作經歷,或參加教育部組織的教師專業技能培訓獲得合格證書,能全面指導學生專業實踐實訓活動;(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已被企業使用,效益良好;(4)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參與)兩項校內實踐教學設施建設或提升技術水平的設計安裝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內同類院校中居先進水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通知》(教高廳[2004]16號)附件一)各個地方參考該辦法制定了各自的認定標準,有的地方強調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有的強調技能要求和企業實踐,有的強調學生技能比賽指導、教齡以及企業實踐相結合。認證標準不統一,容易出現混亂,評價結果失真,重視程度不同,“雙師型”教師待遇不能兌現等現象,更有甚者為了評估只提“雙師型”教師數量,忽略質量,這嚴重影響到了高職高專教學質量,從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職教學的發展,所以編制一套科學合理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迫在眉睫。
1 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內涵及特點
“雙師型”教師的內涵和定義眾說紛紜,比較有代表的“雙師素質”說,“一體化”教師標準,“一全二證三能四證書”等等,每種觀點其強調的重點都不同,隨著資格證書的不斷取消,職稱改革不斷升華,根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結合高職高專旅游類專業的特殊性,筆者認為,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指高職院校中具有從事高等職業教育資格,既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行業素質,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較高的旅游類專業操作示范技能和較強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轉換能力以及科研成果轉換能力,同時能較好的指導學生實訓實習以及職業生涯規劃和引導的專任專業課教師。
該定義主要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1)“雙師型”教師必須對高職高專教育事業具有強烈的職業歸屬感和榮譽感,同時要對旅游行業有強烈的愛好;(2)強調“雙師型”教師的行業素質以及行業魅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導航,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用自身的行業魅力吸附學生從事本專業工作,提升專業對口率;(3)教師教學轉換能力和科研轉換能力成為主要能力之一。(4)“雙師型”教師只針對專任專業課教師。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職教大會上指出,職業教育的教師要做教練,教練的工作是指導監督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言下之意就是說,作為職業教育的教師不必個個都具有技師一樣的水平,只要具有行業意識,能夠教會學生進行動手,學到技能就可以,具有強教學轉換能力的教師才是能算是“雙師型”教師。同時強調教師的科研轉換能力,除了做科研,還必須將科研成果轉換為行業或是教育教學中進行檢驗。
2 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探討
2.1 基礎素質
教書育人要有堅定的從業思想準備、光榮的職業榮譽感和強烈的職業歸屬感,職業道德素養和強烈的旅游情節是高職旅游類“雙師型”教師綜合職業素質的首要內容。同時具備合理的旅游類專業知識結構、教育職業能力,更要有較好的旅游行業修養和魅力。
2.2 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
根據旅游行業的特征,通過對國內已有的高職“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實際情況的分析,我們認為,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應具備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即旅游類知識結構、旅游類實踐技能結構,旅游類教育職業能力結構。通過量化和細化,并再此基礎上建立等級分層次的“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
3 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的特點
(1)分類分級、細化量化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標準,使其具有操作性。本標準通過旅游類知識結構、旅游類實踐技能結構,旅游類教育職業能力結構三個體系,多個指標,三級別,從旅游類行業本身特征,提出旅游類“雙師型”教師的認證標準。
(2)取消職稱限定,避談資格證書,順應了高職院校職稱改革和水平類職業資格證書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的歷史潮流。2016年9月,教育部出臺《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在考核高校教師要從“加強師德考核力度,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完善科研評價導向,重視社會服務考核”,職業資格書經過2014年至2016年經歷七次逐步取消,已有近七成資格證書被取消,多數是水平類,而涉及到旅游類專業的主要是水平類,除了導游證等準入類資格證書幸免于難,以所剩無幾,所以是符合現代職業教師發展方向的。
(3)強調“雙師型”教師認證的動態性。“雙師型”教師是一個發展的的隊伍,不僅強調人員內部的更新,同時必須注重個人“雙師素質”的發展,尤其是旅游類行業是一個發展日新月異的行業,更新較快,一旦脫離行業,教學就會變得很被動,影響教學質量。通過級別的上升,避免“雙師型”教師認定的終身性,用制度督促教師終身學習,使整個“雙師型”教師隊伍一直充滿新鮮血液。
(4)以技能教學為基點,強調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本標準除了強調在技能實踐課程教學中運用旅游類行業的新服務、新技能、新理念,更強調教師的職業素養和行業魅力,同時加入了學生職業生涯指導的評價指標。
(5)突出“雙師型”教師成果轉換能力,落腳點為對外行業服務。本標準弱化了科研課題、論文指標。職業院校平臺低,論文發表尤其是核心期刊發表存在困難,有些核心期刊一看院校直接一票否決,鑒于此,科研課題和論文直接影響到了教師的“雙師型”認證。但是科研、對外服務是高職教師應盡職責,再此,強調的是對外的服務以及將成果轉化到行業中去,更能體現高職教育的實用性。
4 建立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認證標準管理制度
有了科學合理的認證標準,只是“雙師型”認證的第一步,標準執行的主體、執行方式、監督方式的科學合理性才能最終保障“雙師型”教師認定。
4.1 組建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組織或機構
目前“雙師型”教師認證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權威的機構,各個地方也沒有設立相應的組織部門來負責,多數情況是學校的單獨行為。筆者認為,我國各個地方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設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可以讓職改辦承擔相應的職責,同時可以采用職稱評定的方法,將部分“雙師型”教師認證的權限下放到各個學校,由職改辦監督執行。“雙師型”教師認定涉及到行業實踐或行業貢獻,在認證的過程中應邀請旅游類相關行業協會進行成果鑒定和審核。
4.2 制定高職高專旅游類“雙師型”教師認證管理制度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控制“雙師型”教師認證的標準的執行,加快配套制度的出臺,如待遇、監督制度、評審考核制等。建立多級多層級的管理制度,如國家管理辦法,地方執行辦法,學校執行辦法等,層層深入,層層監督,確保認證的公平公正性。
參考文獻
[1] 劉韻琴.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雙師素質”教師資格認證標準的制定[J].教育與職業,2011(14):56-57.
[2] 曾全勝,劉逸眾,劉文娟.專業群背景下“雙師素質”教師資格認定標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6(14):78-80.
[3] 曹賓,陳亞峰.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探索[J].繼續教育,2015(5):31-32.
[4] 高振等.高等職業教育“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選拔與認定標準應用研究[J].職業教育,2016(2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