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勁偉
摘 要:勞動定額是一項技術性、經濟性很強的專業技術工作。隨著企業不斷發展,企業對勞動定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降低時間消耗,提高勞動效率,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之一。勞動定額管理該怎樣創新,如何適應公司變革,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公司效益,也是一項全國性的命題。本文就勞動定額管理新模式進行探索。
關鍵詞:勞動定額 標準化 信息化 AOS
勞動定額管理是企業編制計劃、組織生產的科學依據,是正確組織勞動合理編制的基礎,是進行經濟核算的有力工具,是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的尺度,是開展多種形式勞動競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手段。
勞動定額管理必須走標準化的道路,將企業自身特點與專業理論相結合,應用“熟練曲線”原理,堅持平衡性與先進性并重的原則,動態地把握好勞動定額水平。價格處積極組織編制各類勞動定額標準,制定和評價各類時間標準,使標準符合科學性、平衡性和使用性要求。
一、西飛集團的勞動定額管理現狀
西飛集團勞動定額管理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一些進步,勞動定額標準化管理體系在航空行業處于前列。但是不可否認,型號之間、單位之間、工種之間、工時失衡現象仍然存在,甚至加劇;勞動定額已不能成為體現提高效率的作用,整體工時水平相對落后的狀況與企業高速發展不協調。西飛的勞動定額管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獲得穩步提高,找到了一個具有西飛特色的定額管理模式。勞動定額標準化管理體系包括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和基礎標準共60余套,在日常管理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通過貫徹應用,勞動定額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勞動定額管理計算機軟件的應用,標志著管理手段的發展,通過建立標準的數學模型,使軟件保持和發展了西飛的勞動定額標準化特色,強化了定額管理標準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二、西飛集團勞動定額管理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新型號的研制增多以及航空產品的報價工作越來越頻繁,價格處按照AOS“先樹專業精神,再做人才培養”的思想,結合項目管理,勞動定額管理人員按專業、按項目進行分工,要做強專業,培養“兩客一匠”式的人才,才能做好項目服務。
首先推進AOS管理,按照信息化工作大綱要求,完成各型號飛機工序工時與信息系統的關聯、錄入工作,保節點、保質量。同時,結合AOS管理要求,重新梳理勞動定額管理制度,梳理分工界面、工作流程,解決反映的問題,剔除流程中無效環節,以求工作局面的轉變,創建勞動定額管理新環境。
編制各專業勞動定額管理標準,按照不同專業制造的特點,應用勞動定額學、不同加工方法技術理論、統計學原理等多種學科前沿知識,綜合運用分析接近法、理想方案演繹法等科學方法,從時間研究和作業研究入手,創新標準應用模式,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符合企業特征的熱加工勞動定額標準及應用體系,解決研制不同工種勞動定額制定與管理的難題。
不斷加強定額專業人員學習,求得專業分工合理,通過開展工作研究來強化勞動定額管理,體現專業精神,通過協作,做好基礎工作,支持項目管理。建立專業團隊,包括技術、定額等,主動參與科研課題研究,為培養具有“兩客一匠”精神的專業帶頭人做好人才儲備。
勞動定額管理工作在完成內部管理的同時,在信息化工作中另一項迫切任務是:一旦信息化打通公司生產、經營、財務管理,如何應對審價將是個難題。厘清信息化環境下定價工時與工序工時的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希望借助AOS、MES等管理創新手段,通過跟蹤相關項目,獲取大量數據,完善勞動定額標準,提高定額管理及標準化水平。
研究和制定先進合理的勞動定額,對于提高企業的基礎管理水平,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以及合理地使用勞動力,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生產,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勞動定額管理只要能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圍繞生產實際多做研究,創建良好秩序,提高定額管理水平,群策群力,采取正確的措施,就能提高定額管理水平,發揮定額管理的作用,為企業降本增效做出新的貢獻,為公司實施“第三次創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單位:中航飛機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飛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