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秀英
在數學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是:更新觀念,開拓創新,積極提高教學質量。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教學
興趣是一切學習活動的前提。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豐富的現實情景,使學生懷著積極、樂觀的態度,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認知過程中,這樣既能體現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又能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使學生獲得知識,并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設疑來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某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他們暢所欲言,互相啟發、補充,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對某一問題產生興趣,并萌發解決此問題的念頭。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初中學生好奇、好動、樂于模仿的特點,先讓他們親自動手,實際操作,然后再引導他們進行比較、分析、綜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通過多媒體教學,我發現它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首先,多媒體教學使課上教學省力;它能直觀、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有利于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使教師的板書量大大減少。其次,多媒體教學增大了課容量,加強了知識間的連貫性。由于多媒體教學直觀、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教學重點,淺化了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知識的進度加快,并且節省了教師反復講解的時間,節省了課時,相對增大了課容量,突出了各部分知識的連貫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其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形,主動積極地去尋找解題思路。現代教學論的思想核心是確認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的同時,認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啟發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會學”。
三、教給學生提問方法,使其善于提問
由于不同情況下問題的內容、性質各有特點,因而提問的方法和形式也應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處地提問,才能揭示問題的本質,反之,提問方法不當,不但不能切中問題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厭煩。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還必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提問方法,使學生善于提問。如:①趣問法。把問題趣味化,或通過各種有趣的活動把問題引出,這種提問容易使對方的注意力集中和定向,引人入勝。②追問法。在某個問題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順著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舍,刨根到底繼續發問,其表現形式一般直接采用“為什么?”。③反問法。是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其表現形式一般是“難道……?”④類比提問法。根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質的相互聯系,通過比較和類推把問題提出。⑤聯系實際提問法。結合某個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四、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可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提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五、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1.重視類比聯想的形成培養
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猜想出另一些屬性,也可能求同或想似的思維方法。類比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部分。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所求的問題與熟知的問題相比較,根據已有的知識聯想相關的知識,幫助學生由舊知識探索新知識。如由指數函數探索研究對數函數、由等差數列研究等比數列、由橢圓探究雙曲線以及所有的圓錐曲線,這種類比有利于培養創造性思維。
2.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數學是一門非常科學、具有嚴謹邏輯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中,首先要法度學生準確理解掌握所學的基礎概念、公式及條件,把握本質,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其次要組建知識網絡,將基礎知識構成一個體系。
3.引導學生思維發散,多角度培養創造能力
發散思維是一種開放式的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不受約束、多方位展開聯想的思維形式,它具有獨特性、開放性和變通性。加強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思維素質,使思維具有創造性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素質的一個有力方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教材中具有創新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進行思考,提出合理、新穎、獨特的解題方法和思路。比如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等等,它們能使學生進行很好的聯想,深入思考,深刻反思,溝通方法、知識間的聯系,尋找適合自身的解題思路,能夠克服學生的浮淺、浮躁的心理,可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4.鍛煉逆向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逆向思維就是在熟悉某種方式后,有意識地反過來考慮,有時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除了結合教材講逆證法、反證法時強調逆向思維外,課后應隨時尋找例題鍛煉逆向思維,進而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如:關于X的在個方程x2+4mx-4m+3=0,x2+(m-1)x+m2=0,x2+2mx-2m=0,它們中至少有一個實根,包括7種情形,分別討論它們的判別式很繁,而條件的反面是“無一方程有實根”,若在反面條件下求出m的范圍,再求其補集作為結論就很簡單了。再如函數y=3sin(-2x+)的圖像經過怎樣的變換可以得到正弦曲線,這不妨先知道正弦曲線經過怎樣的變換能得到函數y=3sin(-2x+)的圖像,再將過程逆過來,故這題可以輕而易舉求解了。因此逆向思維往往是創新的,鍛煉逆向思維,會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活動中最重要的是要有思維,注重類比、發散、逆向思維的練習和應用,能使學生獲得成功,品嘗到創新的樂趣,不斷培養創新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