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瓊
摘 要: 《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是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巔峰作品。其中刻畫的人物栩栩如生,并有大量對他們的言語行為的傳神描寫。作為賈府的當家主母,王熙鳳的言語行為豐富而飽滿,對塑造王熙鳳的個人形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言語行為的角度討論王熙鳳的拒絕言語行為,并對其進行語用分析。
關鍵詞: 言語行為 拒絕言語行為 王熙鳳
一、理論綜述
1.言語行為
奧斯汀①認為,人們說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說話是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奧斯汀把說話分成三個層次:以言指事,即說話人說出了一句有交流意義的話,說話這個動作完成了,如:“今天天氣真好。”以言行事,即說出一句話就等于做成了一件事。如:“我給這個孩子起名叫喬治。”這句話一說出來,這個孩子的名字就叫喬治了;以言施事,即說話人說完一句話以后,這句話會對說話人、聽話人甚至第三方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A說:“請把鹽遞給我好嗎?”這時候坐在A附近的B聽到這句話就會把鹽拿過來遞給A,這個動作就是這句話產生的影響,那么這句話就是以言施事行為。1969年,奧斯汀的學生塞爾出書補充及發展了奧斯汀的理論,并與奧斯汀一起成為“言語行為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
2.拒絕言語行為
言語行為分為很多種,拒絕是其中一種,表示說話人對別人的態度、意見、觀點、念頭的否定、反對、不贊同。面子代表一個人的尊嚴、名聲和私人間的情分,是每個人給別人留下的對于自我的印象②。面子對于每個人都是重要的,是不可以隨便被傷害的。如果有人傷害了別人的面子,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傷害到與對方的關系或交際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禮貌地拒絕而不傷害別人的面子,是交際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研究內容
本文使用的語料是《脂硯齋全評石頭記》,共八十回,東方出版社2006年5月第二版。研究內容是八十回內王熙鳳的拒絕言語行為。本文只討論王熙鳳直接使用言語行為明確或不明確拒絕他人的語料,不討論王熙鳳使用肢體語言拒絕他人的語料,也不討論其他人轉述的王熙鳳拒絕別人的語料。
三、王熙鳳的拒絕言語行為
王熙鳳活動的范圍是賈府,她在賈府中的身份是當家主母。王熙鳳所接觸的人是賈府中的一干人等和與賈府有親戚關系的人家及官府和宮中與賈府有關系的人物。王熙鳳對于這些人物的各種請求,根據請求的內容及對賈府、對她本人的利弊關系,有不同的反應和對答。
1.對于長輩
賈府中身份最高的是賈母。雖然不執行具體的當家主母的各種瑣碎事務,但無疑她是賈府中所有事情的最高知情者及決策者。賈家所有的大小事務及各輩分子孫的大事小情,都需要匯報給賈母,并且賈家所有子孫都有讓老太太開心快樂享受生活、不煩心具體事務執行的義務。對于這樣一位輩分高、地位高、在家里有決定權的長輩,王熙鳳的態度是堅決擁護和取悅,小心伺候,讓老太太對自己滿意,以使自己在當家主母的位置上坐穩坐牢。因此,賈府眾人,尤其是王熙鳳,在伺候老太太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哄老太太開心的態度,特別是在老太太不開心的時候。比如第四十七回中,賈赦想納鴛鴦為妾,鴛鴦跑到賈母面前哭訴,賈母因為賈赦想把自己身邊“通共剩了這么一個可靠的人”③給搶走,氣得“渾身亂顫”④,發了一通脾氣,然后叫人來打牌舒散心情。因為賈母生氣,所以大家都在想辦法逗老祖宗開心。鳳姐輸了牌,還沒給錢的時候,賈母要小丫頭拿過鳳姐的錢來,小丫頭真拿了,放在賈母旁邊。這時王熙鳳拒絕賈母的這個要求,可憐巴巴地說:“賞我吧,我照數兒給就是了。”⑤后來平兒又叫人給鳳姐送來一串錢的時候,王熙鳳接著上面的話對小丫頭說:“不用放在我跟前,也放在老太太的那一處罷。一齊兒叫他進去倒省事,不用做兩次,叫箱子里的錢費事。”⑤這句話雖然表面上是拒絕小丫頭,但是實際上是說給賈母聽的。王熙鳳用這種開玩笑的口氣,逗樂的話,對于撫平賈母面子上受的傷(兒子打算搶走自己最得力的丫頭)非常有用,讓賈母對剛才的事情的怒火漸漸消散,心里對王熙鳳的喜愛又上了一層。對于賈母,王熙鳳是絲毫不敢傷害賈母面子的,所有的反對意見基本上都是用玩笑話提出來,賈母也都樂呵呵地接受了。
2.對于平輩
王熙鳳對于平輩的拒絕,有時候雖然也是開玩笑,但是玩笑的類型與跟長輩開的不一樣,多少會傷到平輩的面子。王熙鳳對與自己關系還不錯的平輩的面子不是特別在意。在第四十三回中,賈母出主意給王熙鳳過生日,要尤氏來操辦整個生日會,尤氏笑道:“你這阿物兒,也忒行了大運了。我當有什么事叫我們來,原來單為這個。出了錢不算,還要我來操心,你怎么謝我?”鳳姐笑道:“別拉臊,誰又沒叫你來,謝你什么!你怕操心?你這會子就回老太太去,再派別人辦就是了。”⑥這話是非常傷害尤氏的面子的,是很直接的拒絕行為。幸虧尤氏是個老實人,并不是特別介意,加上這是老太太要求她辦的,也不好直接說就不給王熙鳳辦這個生日會了。但是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尤氏也回了一句:“你瞧他興的這樣兒!我勸你收著些兒好,太滿了就潑出來了。”⑥這句話從側面說明,賈府中已經有不少人對王熙鳳的毒舌相當不滿了。
3.對于小輩
在第六十八回中,尤二姐已經入賈府,尚未見賈母之前,鳳姐已經打聽好尤二姐已經許配過張華之后,大鬧寧國府。賈蓉說那不如把這門親事退掉吧,鳳姐忙道:“雖如此說,我斷舍不得你姨娘出去,我也斷不叫他出去。好侄兒,你若疼我,只寧可多給他錢為是。”⑦這是一處口是心非的直接拒絕。對于給賈璉納二房的事,王熙鳳向來是非常吃味而且抗拒的。但是因為鳳姐確實沒有生出兒子,對于賈璉納妾的事不好太明目張膽地反對,加上想博個賢良的名兒,所以她口頭上直接拒絕了讓尤二姐離開賈府的建議。實際上,這個面子是王熙鳳留給自己的。王熙鳳不會安心留下這個眼中釘在身邊,還是要讓尤二姐從賈府離開。但是名正言順的離府之路已經因為王熙鳳的面子堵死,因此,尤二姐在賈府只有被人逼死這一條路。
4.對于家仆下人
鳳姐對下人的態度,第六回中就借周瑞家的告訴劉姥姥說王熙鳳待下人非常嚴格。這個態度,在第十三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為秦可卿辦葬禮的時候,有個下人來晚了:“求奶奶饒過這次。”⑧鳳姐的反應是:“明兒他也睡迷了,后兒我也睡迷了,將來都沒有人了。本來要饒你,只是我頭一次寬了,下次人就難管,不如開發的好。”⑨叫人拉出去打了二十板子,罰了一個月的銀米,這是當著眾人抓例子管理下人的態度。賈府家大人多事情雜,如果不立規矩,就可能做不成事情,而且可能導致整個家族無法正常運轉。王熙鳳打著好好立威做事的算盤,因此,第一個不守規矩的仆人,就成了殺雞儆猴的犧牲品。這個事情一出來,所有的人都受到了警告,后面的事情就做得很順利,沒有再出現敢不守規矩的人,整個喪事也順利辦完了。
5.對于客人
到賈府來辦事的人算是客人。對于客人,比較典型的一個形象是劉姥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跟王熙鳳聊天,聊過一會之后,賈蓉來了,二門上小廝們回說:“東府里的小大爺進來了。”鳳姐忙止住了劉姥姥:“不必說了。”⑩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直接拒絕。劉姥姥雖然登門是客,但是本身地位不高,說的事情也不是特別重要。跟劉姥姥比起來,賈蓉地位更高,對鳳姐來說更重要,而且來說的事情可能比較重要(因為前面剛剛說過沒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要讓人進來了)。鳳姐需要知道賈蓉來做什么事,而且賈蓉馬上就要進門,因此,王熙鳳止住了劉姥姥的話。
《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頂峰。王熙鳳這個角色之所以豐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她高超的談話能力、嫻熟的語言技巧。王熙鳳對于不能答應的事,基本上都沒有答應過,而且拒絕得不留痕跡,是一等一的談話高手。了解并熟悉王熙鳳的談話技巧和拒絕技巧,可以提高我們的談話技巧,學會巧妙地拒絕,不在人前人后留下尷尬。
注釋:
①J.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②Brown, Penelope & S.C.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曹雪芹,著.霍國玲,紫軍,校勘.脂硯齋全評石頭記[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5(2):556,560,561,521,807,176,1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