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寧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政府對高校教育投資的日益增加,現階段我國一些高校逐漸出現了教學大眾化現象,人才質量逐年下降。目前,我國高校教學工作依舊以對學生的人才培養為主,與教學研究相比,高校更加重視與科學研究。只有通過更改現行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才能促進我國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對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研究,要找出高校教學管理學術性缺失的原因,從而提出對策。
關鍵詞: 教學學術 高校教學管理 管理改革
新時代,當下社會已經成了以知識經濟為主的高層次人才競爭的新社會。因而,我國各大高校不僅背負著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還背負著培養高層次、高技術人才的使命。現階段,我國高校不斷對教學管理進行改革,是當下教育管理任務的核心之一。高校教學質量是衡量高校綜合發展的重要依據。不斷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就是要以科學化、規范化的教學管理為重要前提和基礎,從而不斷提升高校教學管理的高層次水平,最終實現教學管理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綜合人才。
一、教學學術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概念界定
(一)教學學術的概念。
教學學術的理論性概念,是由美國著名教學家之一博耶提出的。博耶認為,教學就應當以學術研究的視角進行研究與看待。教學工作除了包括高校教師對專業領域的研究、高校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外,還包括對高校教學的創造性研究發展。同時,高校教師將教學活動中的實踐成果,逐漸應用到高校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高校教學與學術的可行性結合。教學學術活動的本質就可以描述為教與術的學術運動。
(二)高校教學管理體制的內涵。
高校教學管理主要是指高校為了進一步開展教學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相對較為正常的教學秩序,而開展的高校教學管理。通常情況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就是高校行政管理機構通過教學管理的工作,運用合理、科學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管理的制度。因此,高校教學管理應以教學規律為前提,重視高校的現實情況,實現高校教學工作的高效運轉。教學學術視角下的高校教學管理,不僅可以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最終推動高校教學既好又快地發展。
二、高校教學管理學術性缺失的原因
(一)教學管理觀念落后。
長期以來,高校管理者對教學管理工作一直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高校管理者認為,高校的工作重點是科研,并且要長期以科研至上的理念作為高校的管理理念。在現實情況中,某些高校管理者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學的重要性。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某些高校管理者不曾認為教學就是學術,更沒有意識到教學本身對于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導致高校教學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同時,部分管理者根本就不了解教學學術的思想,更不用提教學學術視角下的教學管理研究。
由于職稱方面與評估方面的導向作用,讓少數高校教師認為,研究相對來說較為高深的文章和發展文章,才是真正的學術。并且,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其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科研上,導致教學精力與科研研究相比較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國高校教學研究不理想。雖說高校科研人員能夠在科研方面獲得很好的成績與成果,但對于高校教學來說卻不能像對待科研一樣,最終進一步影響我國高校的科學、合理發展。
(二)評價體系不合理。
在教學學術背景下,我國高校在管理過程中對于教師的評價都會以教師自身科研方面的成績和教學效果為重要評判依據。但在現實情況下,我國高校對于教師的評價依舊會以科研為主,對于教學效果方面只是做參考,并不能成為評價教師的重要指標。某些高校教師對于教學工作任務不重視,無責任意識,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國教學學術的合理、科學發展。
現階段,雖然我國高校教師已經逐漸采用教學學術,但由于某些高校缺乏教學學術的重要氛圍,一定程度上造成部分教師對教學學術的重要認識存在偏差。并且一些高校沒有及時為教師提供合理、科學的發展平臺,最終制約了我國高校教學學術的重要傳播。再加上一些高校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依舊存在不完善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三)傳統學術觀念,制約教師對教學的學術性體現。
一些高校教師開始工作之后,因為自身存在的學術觀念,將大部分精力投在科研方面。本質上,雖然教師可能會在科研方面獲取一定的成功,但在科研方面的成功并不一定決定在教學方面的成功。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沒有相對完善的培訓體系,忽視新教師入職后的培訓課程,使得新入職的高校教師不能及時、全面地快速掌握教育知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師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并不能深層次地為學生進行講述,最終制約了高校教師的進一步發展。然而,據相關研究發現,一些教師并不愿意將自己的教學報告進行公開化展示,主要原因是高校教師認為這是自身的知識產權不想外露。一些教師認為,教學報告是對自身的一系列方式的總結,并不愿意將教學報告公開化。高校教師對教學的認識與理解,直接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與效果甚至水平。
(四)科研為主導的學術氛圍,導致一些管理者對教學不夠重視。
高校的教學氣氛尤其是教學學術的氛圍,對于高校教學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發現,高校教學管理者一致認為,應該逐漸加大對教師的鼓勵與贊賞,更提高對高校教師的重視程度。并且,要經常組織高校教師參加教學研討會。與此同時,高校領導要不斷關注新的教育思想和及學術性理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教育水平。綜上可以得知,教師不愿意將教學總結報告進行公開化展示,重要原因之一是高校的教學學術氛圍需進一步強化。因此,高校以科研為主導的學術氛圍,不僅會影響高校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管理者對教學不重視。
三、教學學術視角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的策略
(一)倡導“教學學術”管理理念。
行為是觀念的一種表現,觀念則是行為的一種靈魂。因而,要想將教學學術的理念逐漸運用到實踐中,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轉變高校諸多教師在思想上的認識,讓高校教師懂得教學學術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要想進一步落實高校教學理念,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1.改變教師對教學本職工作的認識
要想進一步改變教師對教學工作的認識,就要讓高校教師認識到應逐漸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教學學術的地位,最終將教學與學術研究結合。
2.轉變高校管理人的認識
現階段在高校管理過程中,高校教學效果的評估標準主要是由行政管理人員制定的。在以往的評價標準中,如果高校只是重視教師的科研成果,那么高校的教學效果就會被忽略。逐漸轉變高校管理工作者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
3.深化教學學術理念
在我國高校中,要想深化教學學術理念,就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強教學學術的宣傳工作,讓高校教師在工作過程中,以教學學術的理念不斷引導行為,最終主動且積極地投入教學中,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
(二)創建合理的學術評價制度體系。
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依靠于教師在認清教學學術的基礎上,通過發揮創造力,對高校教學工作進行有效評價。然而,要想改革學校對于教學評價的態度,就要以擴大學術評價范圍為主要前提,逐漸把教學學術納入新的評價體系,最終使得教學學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肯定,同樣使高校教師的教學創新等得到一定的認同。高校中教學學術應當將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并將其合理分配,最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高校教學學術的特定和不確定性。現階段,部分高校還將教師的科研成果與論文的發表作為衡量的指標。然而,這種教師學術指標本就是不全面與相對較為客觀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對功利化。因此,在高校中創建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在學術基礎上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1.提倡在實踐中反思教學學術
在我國高校中,高校教師應逐漸總結工作經驗,不斷增強科學性,逐漸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強化高校教學能力。由于影響高校教師教學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不斷對自身的工作進行總結,不斷發現自身的問題,最終提出對策。
一方面,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每日記錄工作日志的方式,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認真的分析與進一步思考,從而在今后的發展中不斷總結經驗,最終提升教學學術水平。另一方面,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優勢,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進一步引導學生懂得主動思考。除此之外,高校教師還應將教學備課與課后反思有效結合,及時總結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失誤與成功經驗,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規范高校教學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化,我國高校教學管理面臨的問題日益增加,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我國高校應順從時代的發展,將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以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為重要標準。第一,高校可以組建行之有效的信息反饋的渠道,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生信息制度,最終形成相對較為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第二,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者應不斷改善教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出一條適合高校發展的道路。第三,高校應嚴格堅持以教學管理工作,為高校管理的改革創建相對民主的環境,進一步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只有我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得到一定的重視,才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為高校服務,最終提高高校教學管理質量。
(四)營造基于教學學術的教學氛圍。
高校的教學氛圍,對于高校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學術的背景下,我國高校應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發揮教師的創造能力。
與此同時,教學工作應以遵循教育工作規律為前提,不斷提高我國高校的教學水平。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創新十分重要,營造基于教學學術的教學氛圍,對加強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王艷春.高校教學管理改革創新探析[J].才智,2014(32):56-60.
[2]趙湘雯.淺談高校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的必然性[J].品牌,2015(04):22-23.
[3]馬亞平.教學學術視角下的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3):17-19.
[4]李恒,施群榮,徐新艷.教學學術視角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16):28-30.
[5]孫寶會.教學學術與教師管理制度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5(05):36-39.
[6]任占娟.從教學學術的視角思考高校教學管理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15(0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