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華
【摘 要】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師生服務的重要窗口,是學校開展教學教研工作的重要陣地,是新課程試驗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亦被稱之為學生的第二課堂。任何學校要想在教育教學方面有所提高,不僅要依靠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有效實施,還要有圖書館的科學管理緊密配合。圖書館的管理宗旨是:讀者第一,服務育人。因此,對圖書館的優化管理也是中學圖書館面臨的重要挑戰。
【關鍵詞】學校圖書館;科學管理;優化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中學圖書館規章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那什么是規章制度呢,規章制度就是明確規定了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它是所有人的行為準則,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和行動準則。規章制度是圖書館現代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更是合理組織中學圖書館工作,充分發揮中學圖書館職能的保證,也是中學圖書館實現科學管理的依據與準繩。合理的規章制度是形成以服務為宗旨的科學管理的決定性因素,是讀者充分利用圖書館、提高書刊資料利用率的前提。科學的、規范的管理是鼓勵和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的需要。可以明確崗位職責,做到有章可循。圖書館規章制度應當揭示圖書館提倡的是什么、反對的是什么、約束的是什么,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讀者都能按照規章制度辦事,保證工作能正常有序地開展。制定圖書館規章制度時,既要考慮學校圖書館的工作需要,也要考慮讀者的權利;既要保護圖書館文獻資源少受損失,又要方便讀者使用;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具有遠見性。因此,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如果我們已經明顯地感覺到原有的規章制度已經不能適應圖書館工作發展的需要,我們就要大刀闊斧地修訂原有的或者重新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如《圖書館讀者入館須知》、《圖書館安全防火規定》、《圖書館會議制度》等等。使圖書館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軌道。
2加強中學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建設
中學圖書館強有力的信息資源支持是學校出成果、出人才的堅強后盾。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是每一個圖書館的物質基礎,是為廣大師生服務的首要基礎,沒有高質量的信息資源,就不會有高質量的圖書館。中學圖書館能夠通過自身的工作,為學生提供知識來源和時間基地,這期間信息資源建設的意義不言而喻,它是利用圖書館對中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物質前提和質量保證。有重點、成系統地進行信息資源建設,對于有效地開展中學教學與科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面對“信息爆炸”而來的信息資源,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力收藏古今中外的一切出版物。所以,有重點、有選擇地收藏所需的書刊資料,已經成為當今圖書館的一大特征,中學圖書館更不例外。為了使中學圖書館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的效用,必須明確藏書重點。中學圖書館的資源配置應當根據讀者在年齡、心理狀態以及各方面不同需要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配置,使圖書館在信息資源配置方面更加合理,避免重復的投資和資源的浪費。學校課堂教學課程的重要補充就是圖書館的書刊,圖書館本來就具有教育的職能,而學校圖書館,特別是對億萬青少年具有啟蒙引導意義的中學圖書館,它的教育職能就更加顯得重要、突出。因此,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需要不斷地更新、補給,才能滿足廣大讀者的最大需求。
3提高中學圖書館的管理水平
學校圖書管理人員是圖書館的直接服務者,是圖書館信息資源和讀者之間的紐帶。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是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的前提和重要保障。處在新時代的圖書館管理員,需要在知識結構和服務技能方面給自己設定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管理員只有不斷完善自身素質,加強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長期接受繼續教育,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圖書館管理的需要,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需求。圖書管理工作是一項具有學術性、技術性和服務性的工作,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需要有職業素養和奉獻精神要滿腔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員除了對圖書館圖書進行典藏、貼標簽、分類、上架等常規工作外,如何與廣大師生互動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重頭戲。管理員要不厭其煩的為師生找書、查書,要樹立以讀者為主體的思想,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至上”。在管理方面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最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愿望和需求。另外,圖書館管理可以借助一個強大的后備軍——學生的力量。學生是學校最活躍最積極的力量,特別是中學生,對任何事情都充滿著好奇心和熱情,如果在圖書管理工作上有了學生的加盟,不但讓圖書館的管理更顯得生機勃勃,錦上添花,還為學生創建了一個課堂外能力鍛煉的平臺。比如在班級選出有責任心而又愛讀書的同學擔任“班級館長”,我們鼓勵“班級館長”常常到圖書館了解新書信息,然后回到班級做宣傳,號召大家都踴躍加入愛讀書、讀好書的隊伍。班上同學借閱的書籍如果沒時間還回,亦可以請“班級館長”代勞,這樣,就不會耽誤圖書的正常流通。因此,不要單純地把學生看成是管理對象,而是把他們看成是參與管理的重要力量。
4讓中學圖書館工作緊扣學校的教學活動
學校圖書館也是學習的重要課堂,學校圖書館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圖書館的職能之一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隨著新課堂改革的深化,學習的自主權將逐漸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學習空間越來越大,閱讀課外書,不但不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而且有助于課內的學習,通過閱讀參考課外書,對學習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起到輔導作用,還可以擴大知識面,這意味著作為學習信息知識中心的圖書館的責任也越來越大了。要想讓圖書館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其指導功能的正確性,就要做到關注學校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地與學校的教學活動保持步調一致,我們應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時空和資源優勢,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這段時間涉及到環保的主題,圖書館可以配合這個主題,舉辦相關的一些讀書專題活動,事先搜索好有關書籍,甚至設計相應的問題給學生思考、討論等等。這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課題通過課外的閱讀得到了更好地提高和深化,進而鞏固、深化課內知識,最終達到閱讀為學習服務的目的。開展讀者活動要有計劃、有步驟,要根據不同時期的形勢和任務有的放矢地開展。中學圖書館的讀者活動受學校教學工作安排的進度影響,在組織讀者活動時要注意不與學校的考試以及其他活動時間相沖突。此外,讀者活動也可以安排在開學初或者作為暑期夏令營讀書活動的一個部分。讀者活動還應當配合學校的科技節、文化藝術節、安全宣傳月等活動,使讀者活動與其他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促進讀者活動的持續健康開展。中學圖書館的讀者活動應結合形勢發展和時代需要,結合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形式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寓教于樂。讀者活動的組織形式既可以是繪畫比賽、攝影比賽、征文比賽,也可以是演講比賽、辯論賽、知識競賽、手工作品制作比賽,還可以是參觀、義務勞動、主題夏令營等實踐活動。總之,中學圖書館讀者活動的形式應不拘一格,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旨在通過讀者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走進圖書館,使學生愛上閱讀。
5 結語
優化中學圖書館管理就是要研究圖書館發展的新思路,運用人文管理的方法,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創造一切有利條件,朝著切實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方向發展。我們相信中學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一定會有一個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張艷.中學圖書館服務轉型的實踐與思考[J].當代圖書館,2017(01)
[2]馬聞薈.中學圖書館讀者活動組織初探[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