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斌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知識載體,恰當處理教材,才能更好地發揮教材的指南、資源和工具的作用,增強說服力和吸引力,而且,有助于完善學生思維發展路徑,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提升思維能力。
【關鍵詞】教材;思維;改變
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教材的思想政治內容應當以豐富、生動、翔實、合理的知識為載體,并以恰當的方式呈現出來。現行的思想政治教材不管是思想內容、材料的精選、版面的安排及文字表達等做了精細的加工和打磨。但是,因為師生具體情況的不同,決定了在使用統一的教材時,必然會有重新處置的問題,需要對教材的編排順序、結構布局、難易層次等進行適當的調整、修補和二次處理,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教材的指南、資源和工具的作用,實現 “教”與 “學”的平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而更加科學有效的達成教育教學目標。
1調整教材順序,讓知識更連貫思維更順暢
現行高中政治教材,突出了知識內在的邏輯關系,呈現了學科知識傳遞的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的思維品質和學科素養。但是,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的內容,都必須進行適當的調整和靈活的處理,才能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點。
比如,《生活與哲學》矛盾特殊性的內容,教材在P69—70介紹了矛盾普遍性之后,自然引出了矛盾的特殊性的含義和表現,通常,在此應當呈現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論意義,但是,教材卻戛然而止,也是順理成章的講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將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內容卻放在P72—74用對立統一觀點看問題的教學內容中,這樣,就出現了同一教學內容的分割和思維的跳躍與中斷,在知識完整性理解和把握上表現出明顯的局限性。為此,有必要調整教材內容順序,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方法論的含義、地位和作用提到矛盾特殊性原理處一并掌握,形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唯物辯證法依據、地位、作用的體系,從而思路流暢地獲得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完整知識。事實證明,這樣的編排,學生會更歡迎,更容易接受。
2改變教材結構,讓問題更明朗思維更合理
《思想政治》教材注重過程性,突出生成性,教學過程要著眼于知識形成過程的體驗,注重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但是,教材有些知識點的布局和呈現不一定適應各級各類學校,難免出現一些學生理解費力和困難的情況,在結構上加以適當的改變,便能使問題和脈絡清晰起來。比如,《生活與哲學》P86—88闡釋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后,呈現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是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本觀點,是打開社會歷史奧秘的鑰匙”的內容。這就顯得突兀不好理解了。怎么辦?我們把P89第一段,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方式(社會存在的最根本內容)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的內容移植到P88來,由P89的內容推理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樣就更加合情合理了,問題清晰明白了,知識難點也突破了,思路一變,結構改變,問題就簡單了。
3挖掘教材內涵,讓脈絡更清晰思維更深刻
《思想政治》教材具有嚴格的規范性,對教學內容的表述通常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但是,每個模塊都有一定的理論難點和教學難點,適當挖掘,才能更好把握知識的脈絡和體系,讓知識脈絡更加清晰,有利于提高思維的深度。本人在教學《政治生活》第四課“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內容時發現,本框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政府的權利:依法行使,包括“公共權力,切莫濫用”和“審慎行駛權力,科學民主決策”;二是權力的行駛:需要監督。依據教材文本,應是先學習依法行政,再學習審慎決策,然后學習接受監督的內容,思路有點亂,不好理解,不便記憶。復習中,我們發現,教材P45 講審慎用權時,有一句話“政府權力的形式包括決策、執行、監督等環節”,于是,改變思路,重新組合教材,調整教學順序,把本課標題由 “我國政府受人民的監督”改為“我國政府權力的行使”,引導學生知道,政府權力的行使包括決策、執行和監督等環節,以此為線索依次展開,先講決策,要“審慎用權,科學民主決策”,決策后是執行,接著講執行,要求“依法行政”,分別掌握依法行政的含義、意義和具體要求,最后再講監督環節,無論決策還是執行都要自覺接受監督,經過這樣的挖掘和處理,抓住政府權力行使三個環節的主線,形成一個連貫清晰的思路,化整課的內容為一個知識包,教學內容立馬變得全面、清晰,思路輕松、順利又深刻起來,效果很好。
4延伸教材內容,讓表述更全面思維更到位
政治教材要跟隨時代前進的步伐,反映社會實踐和理論的新發展,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和功能,要求政治教師特別關注社會生活中的重大歷史性事件和新的重要成就,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將新的思想、觀點、表述有選擇地反映到教材中來,以體現教材與時俱進的特點。比如,《政治生活》教材講述政府職能時,表述為: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事實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國政府的職能幾經轉變,教材的表述已經滯后,必須更新,所以即時補充修改為: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圍繞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審批權為核心的新一輪轉變政府職能的改革動向,補充簡政放權與轉變政府職能的內容,讓學生對政府職能的知識有更全面和更到位的把握。
5結語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寫的,同時又對課程標準作了一定的調整,一線教師在按照課程標準和編者的思路順序進行教學時,也一定要結合自己對于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和梳理,形成合理的體系,才能在教學中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之教師用書》,課程教材研究所和思想政治課程教材研究中心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