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賽瓊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歷史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是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進行信息傳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現代歷史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要按照新課標的思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樣化的手段,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
1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被應用到生產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信息化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信息化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方法和方式的轉變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進行教育方式方法創新,很多國家都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把培養高素質人才作為基本國策,努力實現在未來國家競爭中取勝。信息化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能夠方便教學情境創設,同時可以采取豐富的形式進行教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效率 ,有著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教育信息化也是國家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體現。高等教育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關鍵,是適應國家發展需要,提高人才創新能力的關鍵。教育體制創新,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開始步入發展理念戰略性轉變、創新培養模式轉變、全方位提高教育質量的新時期。教育信息化是國家教育改革的重點,對實現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目標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多媒體技術對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
2.1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過程中使用的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發揮傳統教學方法不具有的優勢,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地進行情景展示,營造濃厚的歷史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相關視頻截取可以很好地展示歷史知識,比如在對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和《1787年憲法》講解中,可以從《大國崛起》中截取相關歷史片段,拓寬知識面,同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2豐富課堂內容
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增加歷史課堂的信息量,改變過去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給學生展現更多的信息。比如,在“香港問題由來”這一涉及知識時間跨度大的歷史事件講述時,可以設計多張幻燈片,通過動畫來對香港地圖進行展現,并回答相關問題,增加課堂容量。
2.3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歷史情境
多媒體技術可以進行畫面、音頻的展示,創設情境更加方便,更好地優化歷史課堂,是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在對中國共產黨成立這里歷史事件講述時,可以截取《建黨偉業》中的片段,讓學生感受革命前輩的崢嶸歲月和革命激情,影片結尾,共產黨員開會完畢,起身共唱《國際歌》,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3高中歷史信息化特征
3.1教育觀念現代化
教育信息化除了技術實現信息化之外,還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備信息化素質,能夠受到社會的認可,其思想觀念具備信息化意識。歷史學科有著自身的規律,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育信息化必須以歷史教育思想觀念為指導,落實各項信息化教育措施。
3.2教育形式網絡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改變了傳統教育時間、空間的限制,信息技術條件下,很多信息可以快速獲取,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學習。網上各種學習資源眾多,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更加生動逼真,信息技術和高中歷史教學進行結合,根據歷史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對象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采用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開展多形式的教學,創造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最大程度實現教學效果。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學生也可以掌握信息的獲取和使用方法,加強信息交流、利用、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解決問題思維模式轉變。
3.3教育對象個性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進行學習,自住性更強,有著更大的獨立空間。學生可以自主地選擇教師和教材,可以自己安排教學課時和課程,通過虛擬教室自主進行學習,可以獨立進行科學研究。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習對象主要是在校高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個性鮮明,因此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通過一些有趣的歷史實例進行歷史知識講解。
4高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4.1堅持新課標教學理念
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來說,教師才是教學環節中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學的效率比較低下。高中歷史實驗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構建時對教師的要求就是轉變思想,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結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對教學體系進行完善,這樣才能進一步的提高教學效率。借助于信息技術進行合理設問,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步步引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及時同學生進行互動,從而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4.2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
在進行高中歷史知識學習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將抽象的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形象展示,使歷史知識更加生動具體。在學習過程中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歷史鍵展現在學生眼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3借助課堂微課進行學習
微課是一種借助信息技術的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短小精悍,是新的課堂教育模式。在課前,利用幾分鐘時間,進行微課播放,可以短時間內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給學生帶來較好的視覺體驗,滿足學生的各種要求,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將難點、重點,通過微課的形式進行講解,不用教師進行反復講解,并且教師可以騰出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
參考文獻:
[1]吳喻. 多媒體觸控一體機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優化研究[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09): 9-10.
[2]徐霞. 現代技術給力歷史教學——淺談多媒體在初中歷史課堂上的合理使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04):152.
[3]劉波. 高中歷史新課程教學中的誤區與對策——基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 現代教育論叢,2013, (04):89-92.
[4]倪慧慧. 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誤區與對策[J]. 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4): 136- 137.
[5]吳明芳. 多媒體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正確定位——淺析在歷史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利與弊[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5):90-91.
[6]冷龍峰. 淺談多媒體技術與高中歷史新課教學的結合之應用[J]. 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01):62.
[7]張嬋. 離開多媒體的有效課堂導入——淺談從分析課題中導入高中歷史教學[J]. 商,2012,(1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