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曉倩
摘要:盡管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一樣都是依靠語音來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和交流思想,但是因為音樂元素的介入,使得歌唱語言的語音又被納入了音樂表現形式當中。在文章中,將通過對兩種語言在語音聲響表現形式上的差異進行了對比,讓大家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有更好地認識,使歌唱者在歌唱的過程中能更好的找到歌唱語言藝術規律,提高自己的歌唱水平。
關鍵詞:歌唱語言;生活語言;語音聲響;差異
語言的表達形式是通過語音的聲響信號表達的。但是歌唱語言的語音表達應包含字、詞本身具有的豐富語音音色變化;包含樂音歌唱的聲調、韻律等音樂因素的變化;還應包含各種歌唱聲樂流派的嗓音音色物理聲學效果審美規范的變化等等。由此可見,生活語言和歌唱語言,在語音發音的聲響表現形式上是存在很大的差異的。
一、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語音音值差異
有研究數據表明:人的正常的語速是每分鐘250個字或音節左右,平均每秒是4個字和音節的樣子。在音樂作品中,又會出現不同的情況,聲樂和樂器可能達到的最快速度都是不一樣的,最常見的音樂速度是行板的速度,大概為每分鐘64拍,快板約每分鐘為120拍。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用行板的速度一字一音一拍進行計算,每分鐘歌唱的語速只能達到64個字,即使用一拍兩字來計算的話,每分鐘的語速也只有128個字,遠遠低于正常的語速。即使規定歌唱中所有的音樂速度為快板,同樣唱詞的頻率同樣選擇一排二字來計算,基本上能接近人的正常語速。但實際上,聲樂作品中完全均速而且一字一音達到這種語言頻率是根本做不到的,據對相等的速度的結果只會造成呆板、生硬單調的后果,失去音樂應有的美感。
我們還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我們自己可以選擇一首歌曲,先將歌詞朗誦一篇,把所用的而時間記錄下來,然后再按規定的速度唱完全曲,并記錄下時間,將兩個時間進行對比我們會發現,后者用的時間多很多,可見兩者在語速和語頻方面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對其原因的深究,我們會發現產生這中差異的原因在于歌唱語言中語音的表達上字、詞音值上字音引長,元音音素在音樂的律動中發生了種種速度的變化,導致語速降低、語頻減慢、語句延長。
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進行比較,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他們的音值的差異,它成了不可忽視的語言規律,對歌唱藝術的表達起著制約的作用。
二、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語音音調的差異
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相比較,是存在音調上的差異的。在我們日常的說話中,元音的變化是不大的,在自然發聲的情況下音高差異通常在五六度之間。但是在歌唱語言中就不一樣,嗓音的歌唱是靠元音的樂音歌唱來實現的,元音因素的樂音度變化會達到兩個八度。人說話時的音調變化是遠遠不及歌唱時的音調變化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時候,人說話的聲調也有可能超過一個八度,這些情況通常是在特定的環境和情緒中出現的,比如人在收到驚嚇的情況下,嗓音的音高頻率會上升,超過一個八度是常見的,在壓低聲音進行交談的時候,聲調低四五個音程也常見。但是,出現這些情況,都不是在自然發聲的狀態下,可見,聲調的變化和人所處的環境、當時的情緒還有個人的語言習慣有很密切的關系。
歌唱語言的音調在不斷的發生變化,而且它不是向生活語言那樣隨意的、自然的變化,而是一種事先約定的變化。我們看到每一首歌曲,它的調性和樂曲中的每一個字的演唱音高,在這個曲子的創作中就已經設定好了的,演唱者是不能隨便進行改變的,只能根據歌曲的旋律規定的音調來唱出每個元音的音高。如果歌唱者擅自進行更改的話,只會破壞作品的形象和風格。
三、兩種語言表達方式上音強差異
歌唱與說話的語言在語音的音強方面也有很大的區別。日常生活中,人們說話的音量和自己說話的習慣有關,而且會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緒等情況下會不斷的發生變化,在晚間,人們交流的聲音音量是會變小的,因此天白說話的聲級是比晚上要高的。與說話相比,歌唱的嗓音語言的聲響音量要強的多,音量強弱的變化和對比反差也大的多。歌唱者經常要面對很多的觀眾,需要有強烈的情感表達,還會受到樂隊樂器音響和更多的環境因素的干擾,如果歌唱者沒有比說話強很多嗓音歌唱的歌唱音量,歌聲是不會傳達到每個聽眾的耳朵里。歌唱嗓音發聲的音強發差也和說話的聲音不同,有數據表明,一般在語言交談中,音強的等級差別不超過4個強弱的等級,而歌唱中音強的等級產別達到6—8個等級差別,是很正常的事情。通過比較說話與唱歌的氣流力量,也可以發現,歌唱發聲比說話的氣息壓力更大,氣流更多。以上這些都能證明,歌唱的音量是強于說話的。
除去嗓音發音的區別外,制約說話強弱的因素還有字、詞音節強弱和語氣的輕重等。歌唱語言不但受到上面的各種影響,同時還受到很多音樂方面的制約,比如邏輯節拍和節奏的強弱等等。在歌唱語言中,除去音量的作用機制外,共鳴機制的介入也很重要。同樣音強的情況下,音響可以讓說話的聲音傳遞的更遠,共鳴機制的介入,同樣成為了影響和制約歌唱語言音強的重要因素。
四、兩種語言表達方式的音色差異
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最顯著的差異在語音音色上,我們知道,輔音是語音四要素之一,它的震動與聲帶無關,因此他沒有確切的音高,無論是唱歌還是說話,音色都是相同的,不會有實質性的區別。但是元音就不一樣,它的形成和聲帶的震動有關,有明確的音高,屬于音樂的范疇,是歌唱行腔的基本方法。每種元音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因此元音音色是語言發生的基本手段,也是歌唱發生的重要藝術表現手段。從語言聲學和歌唱聲學來看,元音共振峰相對穩定的聲學特征,為言語、歌唱的語言語音識別奠定了基礎。
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的元音在音色上雖然有較多的共同特征,但是兩者的差異也很明顯。我們平時在發ü和i的時候,只要達到吐字清晰就完成了言語的目的,但是在歌唱的時候,單用言語發生的方法來咬字不行,歌唱必須是歌聲與吐字并重,特別唱高音的時候,元音發聲必將采取一種特殊的姿勢,對中部以上的各音調需張大口,利用口咽部分的肌肉和舌頭的最后部分的動作來調節所唱元音。因為采用了這種獨特的元音調節技術,使得歌唱語言中的元音音色會發生種種變化,豐富了歌唱音色效果,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歌唱更具音樂美感。
結語
語言是歌唱的基礎,歌唱藝術形式來源于生活和歌唱語言脫胎于生活語言等一直都是音樂學理論界不爭的事實。歌唱語言和生活語言既是互相聯系的,又有很大的差異性,希望歌唱者在歌唱能將兩者進行區別,進行正確的歌唱訓練,使歌唱者演唱的藝術水平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買磊. 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J].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漢文). 1996(S1).
[2]何秀蘭:《歌唱與語言》[J] 大家 2009(11).
[3]王新. 論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的異同[J]. 音樂時空.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