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摘 要】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會計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夠以其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的特征優化會計課堂教學,提高會計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幫助學生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會計課;應用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學生在學習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一定的會計實踐技能,才能滿足社會的實際需要。為此,教師在會計教學時必須采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生動起來,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以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一、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在會計教學中的優勢
由于多媒體技術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技術,將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聞其聲、觀其影、臨其境,再現生活實際,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使教學內容更形象、更生動、更直觀,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運用會計理論的能力。會計課采用多媒體教學不但能為教學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這樣教師可采用靈活的教法進行教學,因而具有較大的教學優勢。
1.能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以文字、圖形、圖畫、聲音并茂方式,把教學內容逼真、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新鮮感和驚奇感,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感覺等器官,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都保持高度的興奮狀態,注意力集中。會計專業課程具有操作性強、實務性強的特點,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解決問題,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比如《基礎會計》中講述賬簿內容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教師只按書本來講解,學生根本不了解賬簿到底是什么。采用多媒體就可以將不同賬簿的實物及賬頁掃描或拍照引用到多媒體課件中,將抽象的東西變為具體實物,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感官能力,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之間的溝通變得親切、簡單、容易,使教師與學生產生共鳴,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能提供巨大的信息容量,豐富學習和教學的內容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會計專業教師在備課時都會發現書本上的例題和習題都是采用文字來描述企業經濟業務活動的內容,但實際上企業發生的任何一筆經濟業務都是以單據形式表現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差太遠。如何讓學生容易地理解和判斷經濟業務類型?這就加大了教師備課的難度。利用多媒體進行備課,教師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來選擇素材,選擇有代表性的經濟業務,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提供良好的環境。如《工業會計》中講到產品銷售核算時,就可以將企業反映產品銷售業務的增值稅專用票和普通銷售發票制作成圖片插入課件,這樣學生既懂得了增值稅專用票和普通銷售發票的區別,又學會了兩者的運用及具體核算,縮短了理論和實踐的距離,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能減輕教師的板書工作量,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根據教學計劃,會計專業課中的《工業會計》要求講得細,講得精,面面俱到,而企業經濟業務的核算,核算分錄格式都差不多,只是會計科目不同,金額不同,上課時教師的板書工作量相當大。把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教師在準備和制作《工業會計》課件時,就可以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中復制和粘貼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直觀,向教師呈現一個全新的教學情景;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內容和教學課件的設計中去,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教學方式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1.提高課件制作水平,促進教學方法改革
課件制作必須注重課堂中知識傳授的整體性、連續性。一般來說,課件中應包括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素材、練習三大部分。課堂教學內容是課件中的主干部分,相關素材用來豐富、補充說明教學內容中難以理解的部分,練習則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部分。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性,使其條理清楚、循序漸進,將一些抽象的、用傳統教學手段不易表現的、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以形象、直觀、簡潔、易懂的方式展現出來,從聲音、圖像、動畫、文字、圖表等多方面對學生的感觀造成強烈的刺激,有針對性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學習的重點,以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在會計教學實驗中,老師應分工合作制作課件并分別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合作制作課件可以省出大量時間,增進老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在合作與交流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做出更好的課件,收集更多有用資料,提高備課總體效率和質量課堂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極大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了以前課堂上以講課為主的方法,上課時用一部分時間精講會計基礎理論和會計技能,省出大部分時間來進行實踐訓練。在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生在討論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通過各種形式的討論和訓練,增強了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
2.提高軟件應用水平,加強課件與學生的交互作用
教師制作一個課件,需要圖像處理工具、版面設計工具、動畫片制作工具等多種應用軟件的藝術雕琢,這樣成就出來的作品才能符合現代化的教學要求,創造出傳統教學手段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這就意味著教師的軟件應用能力必須不斷提高,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之后,學生常常被眼花繚亂的課堂教學所吸引,然而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卻被抹殺了,這與素質教育的宗旨是相違背的。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必須盡快找到課件與學生之間的結合點。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通過課件中的練習與反饋這一環節,但這還不夠,因為它并沒有達到多媒體技術的不可替代性與充分發揮學生創造能力的效果。教師還要進行多方面的嘗試以期達到師生共同發揮創造力的目標。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巨大作用,將是教師今后不懈追求的目標。
3.理論聯系實際,優化會計課堂教學
傳統的會計教學,知識不夠形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師應該靈活處理教材,通俗易懂地進行講解,舉例由淺入深,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點;應抓住學生對新鮮環境和新事物的好奇心理特點,精心安排處理好每一個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比如基礎會計中填制憑證一節,以往的教學是老師大量的說教,既費力學生又無法理解。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把現實中的憑證通過具體的操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既學習了理論知識又掌握了實際技能。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呈現新材料時,為學生創造和模擬會計環境。比如購買材料、銷售產品,向銀行借款還款、生產產品、投資等,把其制作成為包含圖片,文字、數據的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讓學生有充分的感性認識,就會大大縮短了教學與現實的距離,不僅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而且幫助學生加強了記憶,使學生印象深刻,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黃麗賢.優化會計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做法[J]. 順德教育,2008,(5)
[2]段自力.網絡輔助課程與翻譯教學整合實證研究 [J].中國翻譯,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