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靈桂
【摘 要】幼兒教育的飛速發展,使幼兒園對自身的發展有了新的定位,在“一園一品,特色興園”的倡導下,很多幼兒園選擇了開展特色教育。怎樣才能從自身實際和有利于幼兒的角度出發選擇園本的特色教育,將特色教育融入課程、實施科研引領來深化特色教育,是幼教工作者都應正確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特色教育;發展
近幾年,幼兒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飛速發展,學前三年入園率不斷提高,家長的教育觀念日漸轉變,對高質量的幼教需求越來越大。大部分幼兒園在硬件得到不斷改善的同時,也在努力思考著質量的提高,以符合自身發展的需要。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特色教育”成為大家普遍選擇的發展之路。“一園一品,特色興園”成為大部分幼兒園的追求目標。大家都在不斷思考、探索與嘗試適合自己幼兒園發展的園本特色課程。“雙語幼兒園”、“藝術幼兒園”等各類特色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由于各幼兒園對“辦園特色”內涵的理解層次有別,對“辦園特色”作用的認識范圍深淺不一,還是有一些幼兒園對“特色”較為迷茫,有的甚至走進了“特色”的誤區,在實際操作中呈現出了多種形式的“特色園”。人們對于“辦園特色”還未形成一個可參考的概念,我認為普遍存在三大問題。
一是以特長教育作為特色發展,結果導致孩子發展的片面性,如珠心算教學、藝術類教學等。有些特長教育適合個別的孩子,但并不適合全體孩子的教學。
二是以家長的意愿、要求為導向,功利性較強,導致教育目標偏向嚴重。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幼兒園往往迎合家長的需求,而開辦一些特色班,沒有從幼兒自身實際出發。
三是“特色”項目多為缺乏計劃性、缺少理論指導和實踐性的項目,發展到一定程度便難以上一個新臺階,表現出發展的不長久性。
回顧我園的特色教育開展,也走過一條曲折的發展之路。2003年,我園開始進行圍棋特色教育,聘請了專業的圍棋教練來園執教圍棋課。兩年下來,我們發現,圍棋教練以知識性為主的教學,雖強調競技水平的提升,但忽略了挖掘圍棋文化的深刻教育內涵,以及與幼兒園課程的有機結合,使圍棋特色教育功能趨于單一。怎樣將傳統的圍棋活動與現代幼兒教育相結合,既關注圍棋的競技性,又注重挖掘傳統棋類活動潛在的教育價值和輔助教學功能?怎樣突破傳統圍棋活動的教學模式,結合幼兒特有的認知特點,開發自己的圍棋活動園本課程?怎樣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到圍棋特色教育中來?這是我們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于是,2005年以來,我們通過一系列的園本教研活動和教學實踐活動,不斷深化我園的圍棋園本特色:創立了具有濃郁圍棋文化的校園環境,每班開辟了圍棋區角,創編了園本教材《圍棋文化故事》,建立了圍棋與幼兒園綜合活動相結合的園本課程、研究課題《圍棋活動開發幼兒社會智力的行動研究》在省里立項、在各類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007年,我園成為諸暨市首個特色幼兒園,并承辦了全市特色幼兒園現場觀摩活動。
我園的特色教育是在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中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經歷了我園的特色發展,我對幼兒園特色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幼兒園的特色不能照搬照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思考與實施。
一、師資能否滿足特色教育的需要
強有力的師資力量是特色教育開展的前提與保證。如果沒有相應的師資力量,就開辟特色教育,也一定會無果而終。因此,必須實行園本培訓,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以滿足新時期新教育的需要。
二、從有利于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
一個幼兒園特色的確立是為了應付一時的檢查,還是追求長遠的效果?是定位在幼兒的單一特長發展,還是注重內在素質的綜合發展?是迎合家長的興趣,還是從幼兒的實際需要出發?是從有利于教師操作的角度出發,還是從有利于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這都值得我們討論與反思。我想,選擇后者才是遵從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才是從有利于幼兒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我市浣紗幼兒園的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就是讓幼兒在接受現代文明的同時,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有利于幼兒發展的。
三、園本性
幼兒園在選擇特色發展方向時要立足本園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和周圍環境的支持度,包括老師的現有素質、能力,幼兒的實際發展需求,以及家長、社會環境的基礎,有一個前期的可行性調研,只有符合園本的才是幼兒園所需要的。幼兒園的特色發展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參與和合作,因此要取得教職工的全力支持是特色發展的基石。
四、融入課程
特色教育作為一個幼兒園的園本特色,在滲透于環境創設的同時,還應該融入系統的教育課程和幼兒一日活動當中,而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使特色教育更好地為幼兒素質教育服務。在特色教育過程中,幼兒園應該逐漸形成自己的園本教材,形成自己的課程體系,并在教育中不斷修訂、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最終形成自己的園本課程。匯編和修訂園本教材的過程也是全體教師創造性才能發揮的過程,如我園的園本課程中《棋品與人品》、《弈秋的故事》、《落子無悔》等課就充分體現了教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性才能。特色園本課程還能與幼兒園綜合課程相輔相成,內容滲透幼教五大領域,是對現行幼兒園教學內容的一種很好的補充、完善。
五、科研引領
特色教育要發展,必須走科研引領之路。如果自己盲目進行,上馬“特色”時無計劃、無指導,實施時無記錄、無總結反思,就是特色園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走科研興園之路,讓自己的特色在科研指導下健康發展是特色園需具備的一個條件。此外,優勢的保持也需要不斷突破和轉換,這決定了幼兒園的特色發展并非永恒不變,而要有螺旋上升的動力與活力,這便需要科研作為堅實后盾。而特色教育也為園本教研找到了一個切入口。探究特色教育與幼兒個體發展的內在聯系,挖掘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教育功能,是特色幼兒園教科研工作的重點之一。如我園的省級課題《圍棋活動開發幼兒社會智力的行動研究》、市級課題《圍棋活動促進幼兒社會認知能力發展的研究》、《圍棋活動發展幼兒社會情緒的研究》、《圍棋活動提高幼兒社會技能的研究》等研究都在特色教育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庇變簣@的特色教育也應遵從這一新的教育理念,“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只有有利于幼兒的,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特色教育也是如此。
參考文獻:
[1]張艷瓊.幼兒園特色教育與環境創設[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1):183-183.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姜麗君.淺議以科學為本的幼兒園特色教育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旬刊,2015(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