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迎燕
靜物素描是初學者的入門課,也是一種繪畫基礎技法。在學習素描時,當面對所畫物體開始作畫時,首先遇到的就是怎樣正確構圖,畫面如何安排等問題。然而,一些學生對這并不重視,以至于作品完成后才發現前期的畫面構圖工作沒有做好,造成畫面不完整或不協調。因此,靜物素描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靜物素描的構圖能力就是關鍵一環。一、理解構圖、明確構圖意義一幅優秀的美術作品,不僅要在內容、技巧、風格、美感上出類拔萃,而且在構圖方面也應該有新穎獨特之處。構圖是將美術作品的各個部分組織起來,使之成為一個統一、有趣的過程。繪畫者通過對線條、明暗關系、質感、色彩、形體和空間的造型成分的處理,將其組織成互相聯系的整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認識到,一幅優秀作品的誕生,構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構圖是繪畫者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的綜合體現。二、遵循構圖規律,進行有效教學1.掌握構圖原則,杜絕常見失誤(1)均衡與變化。均衡是畫面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感,構圖的美學原則主要是既要有對比和變化,又要和諧統一。最忌呆板、平均、完全對稱及無對比關系。畫面如果有聚散疏密和主次對比,有內在的接合及非等量的面積和形狀的左右平衡,就會產生生動、多變、和諧統一的畫面效果。懂得這一規則,會使我們的構圖千變萬化,并展現其特有的魅力。比如一組靜物:一個火鍋、碟子、勺子、蘋果、襯布等。首先是“立意”,考慮畫面中,主要表現什么,學生在構圖時,要分析題中物體的大小、主次。再作符合構圖形式的得體安排:火鍋是畫面構圖的主體部分,要以主體物為中心來安排物體的組合關系,碟子和蘋果應圍繞火鍋組合成一個較完整的畫面構圖。構圖的時候.畫面上分布的整體感覺上應該是均衡有序的。處理畫面時可以將大的、多的向畫面邊緣中間靠一點,兩邊就顯得均衡。另外,在靜物組合時也要注意各種物體的明暗關系,一般不宜將深色的物體緊靠深色的物體,淺色的物體緊靠淺色的物體,要注意明暗層次的穿插,注意黑、白、灰的對比效果。要做到物體的大小有別,方圓各異。注意物體的體量效果,講究不同質感的物品相互搭配,以豐富畫面效果。(2)大小與多少。靜物組合要有對比,兩種物體放在一起。應綜合考慮大與小、多與少等問題,在素描寫生時可以多用這種方法。如碟和雞蛋、火鍋與蘋果。構圖中要充分利用觀察的角度來體現這些變化。在所畫的物體畫面中,首先要做到大小適當,位置適中。我們可以啟發學生,通過角度的選擇,來改變畫面中相對位置,從而豐富畫面構圖的變化。(3)高低與疏密。當一組有很多的靜物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在構圖上就要注意疏密有致的變化,每個靜物的高低都是不同的,不同高低的物體本身可以調節畫面空間的分割。在畫一組素描靜物時,不要孤立地去觀察每個物體,要從整體的觀察去理解物體間局部的對比,如質感對比、量感對比、空間形態對比等。無論是結構素描畫法還是明暗對比畫法都應圍繞一個中心去刻畫、深入。(4)光線與色調,光線與明暗是創造畫面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繪畫表現的一個主要方面。明暗的產生來自于光線和物體結構變化兩方面的因素。不同的光線角度和不同的結構變化都會帶來不同的明暗效果。光線賦予物體明暗,而我們通過畫面的明暗來表現空間、體積、結構,同時也表現了一種光感。一幅畫應從整體入手,這樣整體的色調和構圖才能和諧統一,富有張力。2.熟練構圖形式,提升素描質量構圖形式很多,也很復雜,就靜物而言,所采用的構圖基本形式有:均衡式構圖、對稱式構圖、三角形構圖適合視角低的,主要有穩重感、對角線構圖漸變式構圖、四邊形構圖、圓形構圖、“S”型構圖適合視角比較高的、L形,C形等。只要將對象的主要部分置于畫面中心(主要位置,不是等分),這一中心,是以黃金分割定律原理確定的位置,即以1:0.618的比例分割畫,得出畫面中的四個相交位置,這四個位置即是接近畫面中心的“構圖中心點”。將對象整體與邊框距離處理得當,背景底形不重復。一般而言,較好的構圖必然符合美的規律,其優點:集中而不單調、穩定而不呆板、飽滿而不滯塞、活潑而不散亂、有主有次、有遠有近、疏密相間、黑白有致、考慮動勢、不分割畫面。各物體的高低、大小、色澤、質地要有區別,考慮黑白灰的布局效果。在平常的寫生練習中如果能經常動手擺拍靜物,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構圖意識,而且還可以加深用對光的理解。同時可在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反復的小構圖形式,從中選出最佳構圖,在實踐中領會,逐步提升自己的基本構圖能力。三、素描教學中構圖方式的改進與變化繪畫中的理想構圖不是固定的,因個人理念、時代、民族而異。所以在引導學生用固定構圖模式構圖的同時,也可以引導他們嘗試沖破這種局面,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及思維方式。使學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感覺的東西我們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好深刻的理解它。參考文獻:[1]尚紅芝.現代繪畫構圖藝術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報,2005(1).[2]《教育導刊》,2010(11):89-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