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福

初中歷史課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照本宣科,按照課本中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可以按要求完成教學任務,但是,作為歷史教師,更應該結合地方歷史進行教學,充分應用地方古今發生重大事件,創造性地挖掘地方教材。
現就歸順(現民主鎮)發生的兩次反抗斗爭談談地方教材的挖掘。
第一次:清末歸順(現民主鎮)農民的反清斗爭
1851年—1864年,中國歷史上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戰爭。
受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1892年劉燕飛只身來到歸順(現民主鎮),在夾馬石與譚仕相等人謀劃,定于1893年正月十五日攻打盤縣縣城。譚仕相將女兒嫁與劉燕飛,因此譚仕相為國考大臣。任命譚仕章為統兵元帥,楊科二為提兵調將,牛老三為保主大臣,同時任命何馬長為重臣。劉燕飛前往興仁等地發動農民未歸,譚仕相率兵起義,前往盤縣縣城,行至現丹霞鎮的落水坑村宿營,第二天晨在陸家營與縣兵徐育材相遇發生戰爭。消滅徐育材后攻進縣城,在縣城發生激戰,譚仕相戰死,起義失敗。
第二次:盤南游擊戰爭
1936年3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征經過盤縣,在盤縣九間樓召開會議。紅軍經過盤縣給盤縣人民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1946年夏,寓居昆明的彝族軍人龍騰霄根據云南地下黨組織何現龍的指示,回到故鄉歸順(現民主鎮)糯寨組建革命武裝,開辟黔西的敵后武裝斗爭。1948年9月10日,龍騰霄、龍德霖兄弟在廣泛發動群眾的基礎上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了以龍騰霄為主任,司開德為副主任的農村經濟復興委員會,發動了民主糯寨暴動。盤南游擊團組建了8個游擊大隊,分別以龍德霖、丁偉光、陳云飛、錢萬選、楊宏偉、龍學成、肖崇武、孫志文為大隊長。部隊由云南討蔣自救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朱家壁,副司令員何現龍授予“黔西南人民討蔣自救軍第一支隊”番號,在支隊長龍騰霄的領導下,挫敗了貴州保安一、二團及興仁專屬教導大隊和盤縣民衛隊的聯合進攻。從此,這支部隊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敵后游擊戰的艱苦征程。民主糯寨暴動后,桂滇黔邊區羅盤地委派中共黨員唐德錕為支隊黨代表。先后擴編了羅波大隊、吳麟川大隊和組建了陳和清、普成學、丁立典大隊。龍騰霄領導的游擊武裝先后在糯寨(現民主鎮轄區)、歸順(現民主鎮)、上海子等地與保安團激戰。
從上述發生在歸順(現民主鎮)的兩件歷史事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地方總會有大事件發生,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充分挖掘地方教材。
歷史課如何挖掘地方教材?
一、在地方民間傳說中去挖掘
每個地方都有一些民間傳說,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總有可用于歷史課教學的地方歷史事件。
清末農民反清斗爭在民主鎮下壩村至今還有安民告示碑,這一民間傳說就有了證據說明當年的反清斗爭事實。
安民告示碑
二、充分利用發生在地方的歷史事件去挖掘
每個地方都會有發生在地方的歷史事件,我們可以把它整理出來,就可作為地方歷史教材。
盤南游擊戰爭這一歷史事實,民主鎮一些退休老干部曾經參加了這一支游擊隊,因此我們可以將它整理成地方歷史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
糯寨暴動紀念亭
保安團盤據過的民主鎮麒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