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娟 林倫芳 羅鮮菊 田芳
【摘 要】 目的:探討封閉負壓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術治療四肢嚴重毀損傷的護理體會。方法:我科自2014年01月至今應用VSD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毀損傷患者25例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效果。結果:22例患者創面負壓引流7~10天后經植皮或皮瓣轉移均愈合良好;2例皮瓣邊緣壞死,經抗痙攣、拆除部分縫線后皮瓣成活; 1例VSD材料面積小致漏氣,經更換材料繼續負壓引流后創面有新鮮肉芽生成。結論:應用VSD技術治療四肢嚴重毀損傷術后,加強VSD護理及皮瓣觀察,能有效、快速地促進創面愈合。
【關鍵詞】 四肢嚴重毀損傷 VSD 護理
四肢為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功能,也是最為常見的損傷部位。如處理不當,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的不便。本文主要是通過我科近年來使用VSD持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毀損傷患者的護理經過。我科自2014年01月至今采用VSD持續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毀損傷患者25例的臨床資料及護理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25例中男18例,女7例;年齡22~70 歲。車禍傷15例,機器絞傷7例,高處墜落傷3例。
1.2 手術方法:(1)徹底清創或清除皮膚感染組織。(2)置入VSD材料:將VSD材料按創面/腔大小修剪貼附于創面并縫合。將泡沫材料上的兩根硅膠管從遠離創面/腔約5cm處正常皮下組織中戳孔引出或“系膜法”引出。(3)封閉創面/腔:將創面周圍皮膚清潔干燥,用生物透性膜粘貼封閉整個創面和VSD材料。(4)連接負壓:將引流管接負壓瓶,中心負壓吸引或電動吸引,調整負壓至-125 mmHg~450 mmHg。持續吸引7~10 d后拆除VSD裝置,待創面有大量新鮮的肉芽組織生成,再行植皮或皮瓣移植術。
2 護理要點
2.1 心理護理:四肢嚴重毀損傷的患者往往受到精神和肉體上的雙重打擊。創面感染難以愈合,常表現為極度憂慮、恐懼、情緒波動大。應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耐心細致的解釋,詳細介紹VSD治療方法、過程及注意事項,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狀態接受并積極配合治療與手術,并重視與家屬的溝通,以得到他們的支持。
2.2 疼痛的護理:向患者說明術后疼痛的原理,鼓勵其主動描述疼痛感覺,了解疼痛的性質、程度,必要時使用止痛劑或鎮痛泵。
2.3 VSD護理:
2.3.1 維持有效的負壓封閉引流:保持有效負壓是引流成敗的關鍵。有效負壓引流的標志:引流通暢、VSD敷料塌陷、海綿內管型清晰可見,薄膜下無液體積聚,可引流出血性或膿性液。一般應維持負壓在-125 mmHg到-450 mmHg,適宜的負壓下能夠充分引流創面分泌物,防止皮下積血、積液發生。[1]
2.3.2 負壓維持時間:一次性密封引流可維持有效引流5~7天,一般在7天后拔出或更換,對于組織血供較差,面積較大的創口,如手部、足部時間可在7~14天。對于大面積骨外露、肌腱外露、內置物外漏可行VSD術3~4次,時間15~30天,污染嚴重的創面,如碾挫傷、爆破傷等,一般行VSD術2~3次,時間為15~20天,植皮后用VSD加壓打包,負壓狀態需維持12~15天。
2.3.3 引流管護理: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氣味及量,并做好記錄。引流量 1h>50ml 或24h>200ml,且引流液顏色鮮紅,立即停止吸引,檢查是否存在活動性出血,并及時報告醫生處理。引流出的血性液體超過瓶體的2/3時及時更換引流瓶。更換的引流瓶先用1000mg/L-1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再用滅菌注射用水沖洗后晾干備用。[2]在更換時為了防止引流管內的液體流到VSD敷料內,先鉗住引流管,關閉負壓源,然后更換。
2.3.4 創面護理 :密切觀察患肢末端皮膚顏色、溫度、動脈搏動變化,觀察VSD透明薄膜周圍皮膚情況。術后24h密切觀察創面出血情況,發現引流量及引流液顏色異常立即減小負壓或停止吸引,并及時報告醫生處理。術后3d患者體溫升高或高熱持續不退且VSD敷料有異味時,提示創面感染的可能,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2.3.5 特殊情況處理:①引流管堵塞的處理:有時可見引流管中有一段引流物堵塞管腔,并因此截斷了VSD敷料的負壓源,不見管型。這時可逆行緩慢注入生理鹽水浸泡lO~15min,待堵塞的引流物變軟后,重新接通負壓源。②VSD敷料干結變硬的處理:若前48h變硬,可以從引流管中緩慢注入生理鹽水浸泡使其變軟,然后再接通負壓源,檢查有無密封不實處。最常見的漏氣部位為引流管或固定釘的系膜處,以及三通接頭處,皮膚褶皺處,邊緣有液體滲出處。[3] 若48 h之后變硬,此時引流管中已無引流物持續流動,可不做處理,一般不會影響VSD的最終效果。③新鮮血液吸出的處理:當發現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馬上通知值班醫生,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2.4 飲食護理:負壓吸引過程中,創面滲出大量的蛋白質和組織液,使機體處于負氮平衡,應鼓勵患者加強營養,進食高蛋白、高熱量、豐富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多飲水,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必要時采用靜脈補充營養,糾正機體的負氮平衡,以利于創面組織的修復和再生,增加創面愈合。鼓勵患者深呼吸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2.5 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行患肢的主動、被動運動,循序漸進的進行肌肉的等長、等張收縮訓練,避免肌肉萎縮,可有效的防止深靜脈血栓、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的發生。
3 討論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與其他傳統創面處理方式相比,具有能及時清除創面滲出物和壞死組織、改善局部微循環、引流通暢等特點[4];是一種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這種治療方法是一種純物理方法,完全避免了各種化學治療可能引致的副作用。VSD治療期間,病人無需天天換藥,免除頻繁換藥之苦,避免了開放性換藥時院內交叉感染機會,創面愈合快,并發癥少,同時免除醫務人員頻繁換藥之勞。通過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是VSD修復四肢創面強有力的保證。VSD術后護理的重點是保證有效負壓和暢通引流,加強后期功能鍛煉及營養支持,可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和降低患者的傷殘程度,促進了患者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王昕 .VSD持續負壓封閉引流術治療大面積毀損傷的護理體會[J]. 內蒙古中醫藥,2016,35(6):120-121
[2] 陳雪芬,周海微.等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皮膚軟組
織缺損的護理[J].中醫正骨,2016,28(4):78-80
[3]龐曉梅.VSD負壓引流術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 ,2014,33(34):164-164
[4]于紅.VSD技術及常規護理對難治性壓瘡創面的護理效果比較[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