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平
關鍵詞:小學;羽毛球;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5-0068-01
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通過實行組內合作、組間競爭、小組之間相互合作與鼓勵等方式來達成學習技術、掌握技能的目的。在羽毛球教學中,我嘗試運用合作學習,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兩人一組顛球比多游戲
把30位學生按2人一組劃分成合作小組,做持拍向上顛球游戲。在教師講解和示范動作要領后,讓各小組進行自主練習,并提出要求。兩人練習相互數數,看哪位同學顛球又高又多,最后要進行展示交流。話音一落,學習場面呈現出你追我趕、興趣盎然的生動場面……學生間便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并對羽毛球的顛球比多游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學練積極性大大提升了。
2.擲球比多游戲
教學中,把學生四人分成一個合作小組。練習開始前,要求每人手持10個羽毛球擲進3米開外的籮筐中,提示投球時注意瞄準、控制用力大小、提高命中率,最后以小組合計進球最多的為勝者。游戲開始,看到合作小組的每一成員自發為本組加油鼓勁,有提示注意瞄準的,還有呼喊:用力大一點、不要投歪了,或輕一點等,他們知道每一個人的進球多少直接關系小組的總成績,甚至最后的排名。
3.互相鼓勵,糾正技術錯誤
如,在練習兩人半場高遠球對拉練習時,不僅需要兩人有良好的擊高遠球的技術,而且兩人之間還需要默切配合相互鼓勵,才能把每個球擊打到對方的頭頂上甚至打到底線。為達成提高技術和技能的目的,我采用了通過隊員間數數看看一個回合(落地死球為止)兩人來回能擊球幾個的方法。要求學練時互相提示與鼓勵,當教師巡視發現問題時,對個別問題及時提示糾錯。對普遍性問題,如學生因揮拍動作變形或動作不協調導致打高遠球沒到位時,我即暫停學練集合,對其進行徒手揮拍糾錯和手腳配合的練習,直到改錯后才讓他們重新分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