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躍龍++李金亞
建設“微中心”是深入推進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重要舉措,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深入推進,微中心建設逐步提上工作日程,但對于什么是微中心?本市微中心有何不同?微中心建設如何布局等問題,卻尚未達成廣泛共識,本文結合相關研究做一些初步探討。
一、對微中心的理解與認識
(一)建設微中心根本上是為了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地
“微中心”的概念在《綱要》中被首次提出,其語境正是在“集中疏解”部分。我們認為,建設微中心的指向非常明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為非首都功能疏解尋找分散式的承接地,對集中式疏解承接發揮重要的補充作用,為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創造有利條件,這是對微中心的本質要求。因此,理解微中心的內涵必須要牢牢把握“疏解”這一要義。也可以說,微中心就是為了功能疏解才建設的,就是為了消化中心城的存量疏解資源而建設的,就是功能疏解的產物,重在“削減存量”,而不是為了建設微中心而建設微中心,重點不在“發展增量”。所以,那些沒有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的“點”(園區、功能區、小城鎮等)不能稱其為微中心。從這一點理解,微中心與中心城就是承接與疏解的對應關系,微中心不可能脫離于中心城的功能疏解而自發建設。
(二)微中心須具有五個方面的顯著特征
《綱要》對“什么是微中心”并沒有過多闡述,只是指出:沿京滬、京廣、京九、京承、京張、京秦等方向鐵路通道,選擇若干中小城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若干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合一、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的“微中心”,發揮比較優勢,推動非首都功能有序疏解。其中“定位明確、特色鮮明、職住合一、規模適度、專業化發展”,刻畫了微中心的五個顯著特征,需要深刻理解其內涵:
一是在功能定位上,要緊緊圍繞中心城非首都功能疏解這一根本指向。微中心可以有其他功能,比如城鎮布局的重要節點、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等,但最主要的功能是要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同時微中心要具備功能承接的基本條件。我們認為,定位明確就是指承接中心城的疏解功能這一定位要明確。
二是在外在形象上,要具有鮮明的特色。特色化是新型城鎮化戰略的一個重要要求,對微中心更是如此。特色鮮明主要體現在微中心承接的具體產業或功能上,比如以承接大型國企、科研院所、大學、會議論壇、體育訓練基地等中心城功能和資源,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微中心。
三是在內在功能上,要達到一定的綜合服務水平,能夠實現職住合一。一方面微中心要有產業或功能主導的特色,另一方面微中心也要具備教育、醫療、文化、住房、環境等公共服務條件,能夠吸引人、留住人,實現產城融合、職住合一,避免形成人口潮汐流動。這也要求微中心與中心城或新城要保持一定的空間距離,遵循特大城市圈30公里最佳輻射半徑(人口空間聚集特征相對穩定的分界線)的發展規律,要使微中心保持一定的相對獨立性。
四是在建設規模上,要適量適度,服從功能實現的需要。微中心建設要堅持減量化發展的原則,符合控制性、約束性發展的要求,控制開發強度,在建設規模、土地供應、人口容量等方面要有適度控制,不能貪大求全,肆意發展。
五是在發展方向上,要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微中心主要承接中心城疏解的某方面功能,因此,要堅持特色化培育、專業化發展,在大都市區中逐步形成專業化分工,以專業化形成的比較優勢,不斷增強微中心的吸引力和承載力。
(三)本市微中心具有一定特殊性
《綱要》著眼于京津冀范圍布局微中心建設,對微中心有共性要求。而本市郊區距離中心城區更近,在疏解-承接關系上具有天然的比較優勢。因此,本市微中心應該不同于河北、天津兩市的微中心,相比而言具有一定特殊性。
一是在布局方向上,可以突破鐵路通道。《綱要》提出沿京滬、京廣、京九、京承、京張、京秦等方向鐵路通道布局微中心,主要考慮交通便捷,通勤距離短,以時間換空間。由于本市高速公路、國道、軌道交通等路網發達,在同樣的通勤時間內可以選擇的方向較多。因此,可以突破鐵路通道的布局限制,選擇沿高速公路、市郊鐵路、軌道交通通達的方向布局。
二是在建設層級上,可以突破中小城市。《綱要》提出選擇若干中小城市布局微中心,我們理解,這里的中小城市是指縣城以上,主要考慮要有一定的基礎條件。具體到本市來講,結合中心城-新城-鎮鄉的城鎮體系結構,微中心可以定位在小城鎮及以上,且應以小城鎮為主。主要考慮本市小城鎮經過近些年發展建設,已具備較好的發展基礎,符合承擔疏解功能條件的小城鎮不在少數,通過微中心建設既可以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還可以帶動本地城鎮化加快發展,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作用更加顯著。
二、本市微中心建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微中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綱要》對微中心建設提出了綱領性的要求,但在具體推進工作過程中,還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微中心的選擇落地問題。微中心是要規劃建設的,《綱要》給出了微中心的布局方向,但具體建在哪兒,落在哪個小城鎮,首先有一個如何選擇的問題。具體而言,需要綜合考慮小城鎮的地理區位、交通條件、現有發展基礎、未來發展潛力以及各種改革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等因素。其中,最重要的選擇標準是小城鎮的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
二是微中心的規劃數量問題。本市微中心要建幾個?建設時序怎么安排?這也是微中心建設要回答的問題。微中心建多少取決于中心城的疏解資源有多少,要以疏解定承接,并綜合考慮京津冀范圍內的承接布局,三地之間要在明確承接分工的基礎上確定一個適當比例。在微中心的建設時序上,要與疏解工作的推進力度以及時序安排相匹配,疏解與承接要同步考慮。同時,要避免各區搞平均主義,為建設微中心而建設微中心,在數量安排上要量力而行,成熟一批推進一批,先試點示范再逐步推進。
三是微中心的建設模式問題。微中心不同于重點鎮,不同于特色鎮,在資源環境緊約束條件下,微中心建設要重點關注模式創新。要注重規劃先行,創新“三規合一”以及“多規合一”的政策機制,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要注重挖潛土地資源,借鑒國內外城市更新的經驗,促進集體建設用地減量騰退。注重創新投融資模式,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注重城市管理端口前移,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提升微中心管理水平。
四是微中心與特色小城鎮關系問題。當前,特色小城鎮建設方興未艾,從國家層面大力推進,并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及社會企業的高度關注,掀起一股特色小城鎮建設熱潮。微中心與特色小城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共同點是都在小城鎮建設,都注重突出特色功能,最主要的區別是微中心必須要對接中心城功能疏解,而特色小城鎮可以結合中心城功能疏解,也可以不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因此,特色小城鎮的內涵要比微中心的內涵更大些,適合建設微中心的小城鎮范圍更小一些。
三、本市微中心建設布局建議
(一)布局選擇微中心的必要條件
一是交通條件較好。位于交通干道沿線,或者重要交通網絡節點上。隨著京津冀的交通布局由放射狀向網格狀發展,微中心選擇在重要的交通網絡節點上,可以方便與中心城、周邊區域的聯系,避免大都市中心單向流動的通勤模式。在微中心與中心城區的通勤時間上,以半小時至一小時為宜。
二是發展條件較好。一方面,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等領域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城市管理服務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產城融合、職住匹配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特色的優勢產業,能夠承接中心城區功能和產業疏解,有一定建設空間,有較好的規劃和土地條件,能夠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小城鎮建設。
三是具有地緣優勢。首先,是區域性的小中心,或者有潛力成為周邊鄉鎮的中心,能夠發揮對周邊鄉鎮的輻射和服務作用。其次,要與中心城、新城保持一定空間距離,盡量避免城區的“虹吸”效應。第三,鄰近津冀兩地,有利于帶動區域協同發展。
四是具有政策優勢。能夠集成現有政策支持的區域,有利于推進微中心加快建設。如北京城市副中心周邊區域、北京新機場非拆遷區域、延慶冬奧會與世園會周邊、二道綠隔地區“五區六鎮”統籌城鄉建設用地試點地區等。國家級改革試點區域也可以作為優先考慮因素,如通州區、房山區、大興區的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大興區的國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房山區和平谷區的國家中小城市改革試點等。
(二)微中心布局建議
目前,全市共有182個鎮鄉,其中74個已全部或部分納入中心城或新城規劃范圍,108個為相對獨立發展的小城鎮,包括42個重點鎮、66個一般鎮。本文依據上述4個條件在108個小城鎮中進行初步篩選:
1.交通條件較好的。位于鐵路、城鐵、高速公路、國道沿線,且有站點或出入口的小城鎮。具體包括京昆高速(京廣線方向)沿線的韓村河鎮、長溝鎮,新機場、大廣高速(京九線方向)、京臺高速(京滬鐵路)沿線的榆垡鎮、龐各莊鎮、安定鎮、魏善莊鎮,京滬高鐵二線規劃站點的永樂店鎮、于家務回族鄉,京張城際規劃站點的八達嶺鎮、康莊鎮等。
2.發展條件好的。綜合考慮公共財政收入、公共服務設施、城鎮規劃區面積等體現發展基礎和潛力的因素,可以重點考慮臺湖鎮、西集鎮、縣鎮、永樂店鎮、龐各莊鎮、魏善莊鎮、北七家鎮、竇店鎮、馬坊鎮、古北口鎮。
3.具有地緣優勢的。如康莊鎮,有冬奧會、世園會重大項目帶動,還鄰近河北,有利于促進協同發展。如雁棲鎮,是周邊鄉鎮的就業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中心,距離懷柔和密云新城有一定距離,可以保持一定獨立性,現已具備一定獨特功能。
4.具有政策優勢的。如城市副中心周邊區域的臺湖鎮,大興新機場非拆遷區域的禮賢鎮、榆垡鎮、安定鎮、魏善莊鎮、龐各莊鎮,延慶冬奧會、世園會周邊的八達嶺鎮、康莊鎮、大榆樹鎮、張山營鎮,二道綠隔地區“五區六鎮”統籌城鄉建設用地試點地區的長辛店鎮、青云店鎮、高麗營鎮等。以及小湯山、榆垡、后沙峪、縣等14個國家級重點鎮,小湯山、長溝、古北口等3個已納入國家創建培育名單的特色小城鎮。
根據上述4個條件,共有30多個小城鎮可以考慮,有的符合多個條件,有的僅符合一個條件。下一步還要根據每個小城鎮具體條件的優劣、符合條件的多少進行綜合評價,優中選優,納入先期規劃建設微中心的備選方案。
(作者單位:北京市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