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迎
摘 要:通過將村上隆兒童題材雕塑作品與傳統雕塑作品在雕塑藝術表現手法方面進行深入的對比和論述,說明村上隆成功地將卡通藝術文化精神與雕塑藝術表現有機結合,運用了兒童比例特點的夸張;動態形體的簡化和概括;擬人化與超現實的場景表現;表面光潔的處理和絢麗的著色,使簡潔的造型在視覺上更加豐富多彩、更具現代感等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卡通雕塑處理手法,對于雕塑創作的發展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村上隆;兒童雕塑;藝術語言
中圖分類號:J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074-01
一、本文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卡通”是英文單詞Cartoon的漢語音譯,卡通源于漫畫,最早起源于歐洲,指世界各地中有著各自風格,不斷變化的卡通漫畫、動畫。本文所指的兒童雕塑就是以兒童為表現對象創作的雕塑作品。日本現代藝術家村上隆,擅長運用日本卡通文化藝術語言進行創作。村上隆的兒童雕塑運用了卡通的藝術表現手法,造型簡潔夸張,色彩明快,令人耳目一新,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本文僅對村上隆深受卡通藝術影響的兒童題材雕塑作品進行研究和論述。目前相關卡通雕塑的理論研究很少,研究村上隆作品的相關理論著述多側重于對其繪畫的研究,對雕塑的研究甚少。其中劉嵩先生著述的《超級平面,扁平的深度——村上隆的世界》,主要論述的是村上隆的繪畫作品,文章中對卡通雕塑有少量的分析,主要提出了村上隆在藝術語言方面對扁平化的運用。本文通過將村上隆兒童雕塑作品與傳統兒童雕塑進行對比,對村上隆的兒童題材雕塑從雕塑的藝術語言方面作專題性研究。
二、村上隆卡通兒童雕塑作品形象的卡通化處理
村上隆的雕塑作品在現實基礎上運用卡通的處理手法,對形象進行大膽的夸張和概括。如2009-2010年創作的雕塑作品《Pom&Me》,形象取材于藝術家本人和他的寵物狗Pom。在人物比例方面,全身只有3個頭的高度,而現實中的同齡兒童和傳統兒童雕塑表現時一般都是4-5個頭高。如新中國第一批女雕塑家張得蒂在1983年創作的作品《琴聲》中塑造的兒童形象,運用寫實的表現手法與正常的兒童比例對形象進行表現。而村上隆的作品運用了卡通的夸張手法,對兒童比例的特點進一步放大。
在整體動態方面,村上隆運用了以正面視角為主的簡單動態,與卡通的平面化相似,卻與傳統雕塑中表現復雜的動態關系不同。在兒童形體塑造方面,如李守仁先生的雕塑作品《小畫家》,塑造了一位男孩手持畫板,正得意地像身旁的小女孩展示著自己的繪畫。人物和著裝都采用了寫實的表現手法。而村上隆使用更為簡潔概括的卡通藝術表現手法,如作品《Pom&Me》中,人物頭部用一個球體來概括,身體用彈頭體概括,四肢為圓柱體,身旁小狗的造型,橢球體的頭和“A”字形的身體將小狗表現得乖巧可愛。村上隆的兒童雕塑作品中的形象運用卡通表現手法,將對象塑造得如同人們所喜愛的卡通玩具或小擺件,使雕塑人物顯得更為可愛。
三、村上隆卡通兒童雕塑作品環境道具的卡通化處理
具象雕塑的環境營造和道具的選擇都是與作品主題相契合的現實景物,環境、道具都是以寫實的表現手法進行塑造。如作品《琴聲》以還原現實情境的寫實手法,再現了小女孩坐在凳子上認真的彈琵琶,場景所營造出的現實氛圍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受。而村上隆以現實為基礎,在形體上對環境和道具進行簡單化和扁平化處理的同時,汲取卡通文化藝術的優勢,對環境和道具進行擬人化和超現實的藝術處理。在《Jellyfish Eyes Saki》中的小女孩Saki也是站在一個虛擬的半球體上。通過村上隆的自述我們能夠理解到這個超現實半球的隱晦象征意義,點明Saki那活潑可愛形象的背后所潛藏的焦慮。村上隆卡的這些擬人化和超現實的藝術處理手法實際上與傳統雕塑還原情境的手法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作品的主題。
四、村上隆卡通兒童雕塑作品雕塑表面效果的卡通化處理
在傳統雕塑中,更注重于對形體和結構的塑造,營造現實的情景進行表現,表面的肌理也盡可能接近現實的質感。顏色上一般用不同材料的固有色,或者仿制材料固有色,或選用單一顏色,或者模仿現實對象顏色進行著色。
相較于傳統雕塑對于表面效果的處理方式,村上隆的卡通兒童雕塑運用豐富顏色與平滑精致的做工,彌補了雕塑整體細節上的不足。整個雕塑的表面均使用烤漆工藝將作品處理得極其光滑,顯得精致平順。
五、結語
綜上所述,村上隆成功地將卡通藝術文化精神與雕塑藝術表現有機結合,創造出特色鮮明的兒童題材雕塑作品。他運用了兒童比例特點的夸張,運用動態形體的簡化和概括,將形象卡通化、玩偶化。通過擬人化與超現實的場景表現,反映出兒童特有的心境。通過表面光潔的處理和絢麗的著色,使簡潔的造型在視覺上更加豐富多彩、更具現代感。村上隆兒童雕塑的這些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卡通雕塑處理手法,對于雕塑創作的發展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赫奇.卡通人物對品牌塑造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4(12).
[2]劉嵩.超級平面,扁平的深度——村上隆的世界[J].大眾文藝,2010(13).
[3]史蘇華.淺析中外廣告中卡通形象的個性特點[J].美與時代,2015(09).
[4]王鶴.論雕塑公園[D].天津:天津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