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自磊
摘 要:高校教學在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下有了顯著的發展,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的高校教育不僅規模在不斷的擴大,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就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高校專業設置愈加的完善,而且專業教學中的合理性也有了顯著的加強,就現階段的高校信息技術教學來看,教學過程充分的認識到了信息技術的實踐性,所以在方法利用上有了進一步的突破,使分組教學成為了教學中利用的一個重要方法。從實踐效果來看,分組教學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對于信息技術這種具有實踐性的課程而言,分組教學的優勢十分的明顯,但是從教學的具體操作來看,分組教學需要有老師的積極配合,而老師也要滿足一定的素養要求,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揮分組教學的優勢,本文就教學中老師應該具備的素養進行系統的分析。
關鍵詞:高校信息技術 分組教學 教師 素養
信息技術是目前高校教學中普遍設置的專業,從教學分析來看,此專業的教學一方面需要加強理論的總結,另一方面需要進行實踐運用的操作和探究,這樣,學生對于專業的價值和具體利用范圍才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信息技術教學在教育改革理念的支持下積極的進行分組教學,此種教學方式一方面是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所處的地位,使其成為了小組教學的主體,另一方面是此種教學方式具有更強的互動性和交流性,這對于學生的相互學習和組織探討而言十分的有利,所以說信息技術的分組教學有著十分突出的價值。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來看,分組教學的進行需要老師的積極配合,因此對于老師的基本素養會有一定的要求,換言之就是老師具備的素養會影響到信息技術分組教學的具體效果,所以探討老師具備的素養現實意義顯著。
一、老師在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一)組織作用
組織作用是老師在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分組教學和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學生根據課程的安排到指定的場所接受老師的課程講述就好,而分組教學模式,學生在到達指定的場所之后,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這樣,分組教學的基礎才會建立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老師的有效組織,分組教學會失去基本的基礎,所以教學的開展也無從進行。由此來看,老師的組織作用在信息技術的分組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價值。
(二)指導輔助作用
指導輔助作用是老師在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表現出來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利用分組教學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學生們進行自主的探索研究,從而鍛煉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等。雖然分組教學的目的是好的,但是學生畢竟是學生,存在著理論和技術等方面的缺陷,所以學習的效果有限。為了實現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導師需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進行指導和輔助,這樣,學生問題解決會更加的順利,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深度也會有顯著的增加。
(三)總結提升作用
總結提升作用是老師在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起到的又一重要作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雖然能夠通過自我的探索和研究獲得一些學習的規律,但是在進行具體總結的時候,難免對因為經驗的不足出現一些紕漏,這時候,就需要老師來進行漏洞的填補,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總結的全面。在全面性總結完成之后,學生對于信息技術學習的認識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所以說老師的作用使得學生的學習有了明顯的提升,由此可見老師的作用是不能小覷的。
二、老師在分組教學中應該具備的素養
(一)優秀的組織能力
就目前的分析來看,在信息技術的分組教學中,老師需要具備的一項基本素養是優秀的組織能力。分組教學和傳統的教學不同,要想實現分組教學的效果提升,必須要進行科學的分組,而科學的分組需要滿足兩個基本的要求:第一是小組內的成員需要涉及各個學習層次,這樣,不同學習層次之間的交流才會促使整個小組實現進步。第二是小組內的成員中需要有一個相對而言具有影響力的學生,因為其影響力可以影響其他的學生實現自主學習和探究。簡言之就是小組的分配和成員的組合要達到優化的效果,所以老師必須要具備優秀的組織能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小組分配的科學和合理,進而為教學效果的提升做好保障。
(二)強大的課堂控制能力
強大的課堂控制能力是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老師應該具備的另一項基本素養。分組教學這種方式和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就是利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最大的突顯,所以其能動性比自主性較強。從教學現狀來看,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人比較多,在進行了分組之后,各個小組十分的活躍,這種活躍的場面如果得不到有序的控制,教學會出現混亂,所以老師需要強大的控場能力,從而維持教學的秩序。簡言之就是老師需要具備控制場面的能力,這樣可以保證課堂在有序的情況下實現活躍,進而維持積極的課堂氛圍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豐富的理論儲備
豐富的理論儲備是分組教學中老師需要具備的素養之一,而從具體的應用來看,理論儲備的豐富主要是為了強化指導和輔助的效果。從具體的教學來看,將信息技術的學習進行分組之后,各個小組都有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內容,因為人員之間存在著差異,所以各小組所遇到的問題也會體現出較大的區別。面對問題,老師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這樣,才能使問題的解決更加的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而為了使的解決的方法更加的具有針對性,老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方法建設,換言之就是在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幫助的時候,老師的豐富理論是其絕對的優勢,如果理論上存在缺陷,那么這種指導的效果會發生弱化。從這個層面上來講,理論水平十分的重要,所以老師要重視理論儲備。
(四)專業化的實踐操作
專業化的實踐操作也是信息技術分組教學中老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從學科分析來看,信息技術是一項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在具體的教學中學生會遇到操作方面的困惑,這時候,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規范的指導,所以老師必須要有專業化的實踐操作。從分組教學的實踐情況來看,不同小組在面對同一問題的時候,解決問題的操作方式會出現差異,而這種差異就是因為其經驗不足和認識不到位造成的,所以老師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積極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獲得專業的實踐經驗,這樣,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簡言之,教師的專業化實踐能力作為一種基本素養,會影響到學生的實踐水平建設,所以強化老師實踐的專業化培養意義重大。
三、強化老師素養提升的措施
(一)對老師進行專業實踐的訓練
在老師素養的提升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老師進行專業實踐的訓練。從信息技術分組教學的實踐分析來看,老師的實踐水平對于學生的能力提升和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對老師進行實踐的加強意義重大。就目前的老師實踐能力加強來看,主要有兩部分的內容:第一是對老師進行實踐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訓練。實踐的原則、流程以及基本方法都是老師實踐訓練應該掌握的內容,所以在實踐培養中首先要對其進行這些方面的訓練。第二是要鼓勵老師積極的參與到信息技術實踐項目的開發當中,在具體的項目開發中,老師會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問題的解決和操作也會更加的專業,所以老師的整體水平會有進一步的上升。
(二)多渠道的開展理論學習,提升其理論水平
多渠道的開展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對于其素養提升有著重要的幫助。從目前的分析來看,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速度十分的迅速,在快節奏的技術更新方面,理論跟不上會造成理論實用性的下降,這對于教學提升而言十分的不利。所以在高校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一方面要專注于教材理論的教學,另一方面要關注實際理論的發展,在發現實際理論的更新后,老師們不僅要進行自我的學習強化,也要將理論在課后延伸中進行提及,這樣,老師的理論不斷的更新,教育的先進性得到有效的保持,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也一直處于前言,這對于學生能力提升而言十分重要。簡言就是理論常新是保持教師教學價值提升的重要保證,所以教師們要開展多渠道的自我學習。
(三)強化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建設
強化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建設對于老師們的素養提升而言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老師具備豐富的理論儲備和專業化的實踐操作并不能全面的提升教學效果,因為理論和實踐的教學強化需要在穩定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如果失去了教學環境,理論再優秀,技術再專業,其發揮也十分的有限。從現階段的研究來看,教學環境的建設離不開老師的組織和控制,所以說老師的組織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在老師素養提升當中,積極的進行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其教學綜合能力會有明顯的提升,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極大地改善。
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高校教學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分組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的把握信息技術教學的特點,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在信息技術的分組教學中,老師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視,所以積極的分析老師的作用,并就分組教學中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進行探討,以此為基礎進行老師素養的強化,不僅有利于教師隊伍的壯大,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嬡琳.“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研究[J].價值工程,2016,36: 196-197.
[2]劉捷.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廣西高校體育教師信息素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6,33:208+197.
[3]喬燕,楊威,宋艷花.TPACK框架下的高校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S1:208-210.
[4]李娜.自主性外語學習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師信息能力探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 06:96-99.
[5]李艷.教師媒介素養構建“人本、生態”有效課堂的作用機制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3:182-185.
[6]付治強,雷雨婷,張曼,劉桂芳.淺析高校英語教師信息素養——以武漢科技大學為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6,20:96-99.
[7]王瀟瀟.師范生職業信息素養教育及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探研[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5:6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