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飛
摘 要:新課改對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應試教育下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時的需求,迫切需要總結經驗教訓后尋找新思維新方法。本文提出閱讀的有效教學理念,針對目前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 關鍵性
高中閱讀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但是受到傳統教育觀念以及單一、枯燥的教學方法的影響,目前,高中閱讀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語文閱讀教學,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改變閱讀教學低效的現狀,使閱讀教學重新煥發生機。
一、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性
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能夠不斷適應當今的社會。考慮到語文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閱讀在語文試卷上的比例,而且閱讀理解能力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學生在社會交流中表現。因此,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就顯得尤其的重要。語文閱讀能夠讓學生獲得更多的信息內容。對于語文的學習,大多是在于閱讀能力的好壞。學生可以從閱讀當中獲得豐富的知識。教師要注重閱讀的教學,讓學生成為閱讀教學的主體,鼓勵學生從閱讀的材料當中獲得更多的信息。有效的閱讀能夠培養學生的心智,通過閱讀古今文章,學生能夠明辨事理,逐步培養與提高獨立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閱讀的教學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會在思想上和作者產生共鳴,能夠明白社會上的善惡丑美,在閱讀里體驗生活。在大量的閱讀的基礎上,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高,更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①課程設置不合理。日常語文閱讀教學都是沿襲傳統的課程設置模式,嚴格按照課時安排進行,但這樣會導致課程環節過多,老師講得太多,學生寫得 太多而想得太少。課堂上,學生通常都是在埋頭記筆記,老師則是揮汗如雨地講解文章,課后溫習以應付考試。[2]特別是對于文言文、古詩詞的講解中,老師大多是任務式的講解,以完成課時的任務,而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否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地去理解。這種釋義性的文章是不需要機械性重復地剖析詞義,而是有規律性地來理解和記憶。這種不合理的課程,只會導致教學的無效性,教學目標與課程設置相偏離。②教學方法不適當。語文閱讀的對象雖是我們的母語,但漢字詞義多變,詞句構造復雜,文章思想深奧,這些都需要我們在閱讀中求甚解,而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則更要靈活多變。然而,現實中的語文閱讀教學傾向于兩種方式。一是,盲目追求新潮,矯揉造作地模仿名師。榜樣效應確實能夠帶動教學方法的普及,但是不同教師的知識水平、教學技巧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這樣盲目照搬只能帶來東施效顰的結果。二是,固守教條地沿用經驗的教學方法,不求創新。很多語文老師上課都遵循自己以往的套路,通常都是緊緊圍繞書本內容,從作者、段落大意講到中心思想。更有相當一部分老師用建模意識來強化學生的答題思路,完全抹殺了閱讀文本本質特點。
三、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策略分析
①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閱讀教學目標的確定取決于很多方面,包括:教師對高中語文學科性質和高中閱讀教學規律的認識;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對學生整體認知情況的認識、了解。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避免教學目標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要從課文的形式出發確定教學目標;而要避免教學目標的淡化傾向,則要從教材整體出發來把握;要避免教學目標的偏執性,就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來確定教學目標。而在教學內容,就需要在樹立“文本”意識的前提下,著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注重閱讀教學的方法的改進、關注學生在知識的方面的全方位擴展。②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增強自主探究能力。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氣氛,搜集學生感興趣的資料,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品味作品內涵,感受文字情感,融入情境。了解掌握閱讀文本,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教師還要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求知欲望,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擴展閱讀材料的內容和范疇,選擇和推薦適應的讀物,鼓勵學生擴展知識面,閱讀與課文相關的優秀作品和書籍,使學生通過課外學習拓展,激發閱讀學習的熱情。再次,教師要在講解過程中注重整體性教學,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理解文本。例如,教師在教學《長江三峽》課文中,尋找與該文相關的圖片和資料,在課堂開始前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激發學生閱讀學習好奇心。在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穿插相關文學、歷史以及社會學知識,擴展豐富學生思維。③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訓練提高綜合能力。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積極滿足學生個性需求,第一,要具備民主思想,尊重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感受,傾聽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第二,在課堂中留出部分時間和空間給學生思考和實踐,引導啟發學生的感悟,強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聽說讀寫訓練。
總之,在進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轉變思想更新教學策略,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使其自主進行閱讀,這樣才能提高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高中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因此,更加要多進行閱讀,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開闊視野,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表達的主題、思想以及情感,不斷地豐富自身知識,提高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潔清.用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提高語文質量[J].基礎教育,2013,(4).
[2]陳靖慧.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
[3]沈萬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09.
[4]賈云巧.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有效閱讀[J].教學研究,2012,(4).
[5]趙芳.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6]曾祥芹.個性化閱讀要科學化,不要自由化[J].中學語文教學,2007(11).
[7]王尚文.教師所能教給學生的只有自我[J].中學語文教學,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