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平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機制建設的基本原則、主要建設模式和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機制建設
中圖分類號:J50-4;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218-02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體系的建成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高職教師隊伍的快速發展。當前高職藝術高類專業的校內評估體系建設還存在滯后性,沒能發揮出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的導向性作用。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的問題
(一)沒能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工作主要由具體教師負責完成,教師也是校內評估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只有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才能推動校內評估的有效貫徹落實。首先,當前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繁重,教師很難抽出大量的精力從事教學評估體系的研究和制訂工作,教師積累的豐富的前沿教學經驗沒能深入的體現在高職校內評估機制當中。其次,年輕教師還存在著教學短板,教學工作經驗存在著不足,現有校內評估機制往往只看到了教師的問題,沒能對年輕教師起到鼓勵作用,導致年輕教師參與校內評估的熱情低,沒能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二)評估結果沒能及時反饋教師
高職藝術類專業校內評估結果對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是評估結果通常沒能及時反饋給教師,導致評估結果沒能有效的發揮出指導和改進作用。首先,當前高職校內評估還主要停留在定性評估的階段,沒能形成階段性的反饋意見,導致對高職藝術類專業教學的指導作用不強。其次,評估內容過于籠統,評估的指導性缺乏,沒能給教師形成有效的指導意見,導致教師缺乏教學的深入認知,沒能起到有效批評改進的功能。
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的基本原則
(一)以專業的評估體系標準為基本導向
開展高職校內評估運行機制的構建工作,必須參照科學合理的操作評估指標體系進行構建,只有把當前較為成熟的評估原則與指標體系引入到高職藝術專業的評估機制中,才能建立起較為可行的評估標準體系,減少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評估的誤區,實現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符合市場需求目標。首先,可以參照當前較為成熟的ISO9000系列課程質量評估體系的基本標準,設立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標準,具體確定教學資源內容,課程實施細則,教學管理要求,從而劃定合理的人才培養質量判定標準。其次,還可以運用當前較為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方法指導高職院校開展具體的評估工作,使評估按照科學化的方法進行,這樣可以極大的降低評估成本,提高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評估效率。
(二)以追求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為定位
高職院校開展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建設的目標應當定位為促進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的發展,要體現出校內評估服務學生成長和創辦一流專業教育的宗旨。首先,在評估指標的設定上應當以發展的眼光進行必要的超前設計,要在現有教學水平的基礎上體現出改革的引領方向。其次,要在確定合格教學標準的基礎上,提出不同層次的延伸目標,要實現專業拓展和教育延伸的目的,切實避免教育技術落后等問題,真正實現借助校內評估體系形成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前沿發展的局面。第三,還應當在評估體現中體現出創新教學與促進所有學生發展的高級目標,要為不同學生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與發展契機,積極鼓勵用針對性的教育充實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以集體參與的方法進行全面的評估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體系的研制方法應當體現出全員參與的基本原則,要在評估體系的建設過程中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形成集體參與和集思廣益的局面。首先,組織多個層面的教師和教育專家等進行集體議定,囊括多種測評觀點,豐富多種有效的測評手段,制訂維度寬泛的測評標準體系。其次,從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維度與辦學條件著眼,從硬件設施與教師的基本教學能力水平著眼,細化具體的教學評估標準,著力建設行之有效的教學評估保障體系,借助評估機制促進教學水平發展。第三,實現校內評估與國機的有效接軌,逐步豐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辦學特色,通過內部評估機制助推高職創建教學品牌。
三、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的模式
(一)以國家評估模式為基本導向
我國教育主管部門已經建立起較為成熟的針對高職院校的評估機制和評估模式,高職院校校內評估機制的探究活動應當從國家相關評估工作的做法入手,參照國家評估機制的基本原則,制訂符合學校需要的評估模式。首先,重點根據國家關于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要求和不同行業企業的藝術設計崗位要求,設定有針對性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體系,使高職教育特色符合職業教育的需求。其次,圍繞國家關于藝術教育改革的方向,科學的設置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使理論課程、實踐課程緊密結合,重點突出培養學生設計操作能力。第三,在尊重國家評估模式的前提下,還要充分的考慮省情、市情,形成高職院校的內部評估自查機制,從而達到優于國家標準的目標。
(二)建立面向各環節的評估模式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校內評估機制應當面向校向教學活動的各個環境,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進行教學診斷,從而及時發現高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設方面存在的不足。首先,根據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實際要求,細化研究針對現有教學環境和硬件條件的評估內容與評估方式。讓評估的內容具體化,讓評估的標準對日常教學有指導性的作用。例如,評估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出勤率、課堂教學內容,課程結構安排、施工制圖內容、以及后期設計效果講評活動都納入到評估體系當中,全面綜合評估教學具體情況。其次,實現分步驟的有效評估,注重集中評估與日常數據分析的有效結合,注重把學生平時的設計作業完成情況、設計項目設置和單元實踐活動整合起來,不僅要設定各項目的評估分數比例,而且體現出評估的整體性特征,全面評估具體教學環境的實際價值,這樣才能把評估工作做實做細,最大限度的全面測評真實情況。
(三)完善網絡化的綜合評估模式
為了起到全面科學進行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校內評估的目標,還應當建立健全校內評估體系。建立起校內教師與校外教育專家合作的網絡化評估機制,在尊重校內教師的基礎上,全面吸引優秀專家的意見建議,使校內評估機制的建設更全面。其次,擴大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評估的范圍與覆蓋面,引導高職學生參與到校內評估體系的建設當中來,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媒介實現即時評估,找出即時評估中突出反映的問題,采用有效的措施積極應對解決。第三,結合現場評估、實地考查等多種方式,在深度交流的基礎上進行準確判斷,全面提高評估的質量與效率。
四、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校內評估運行機制的應用
(一)圍繞專業教學開展評估
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校內評估運行機制應當落實在具體的各專業的教學活動上,應當圍繞著課堂教學活動,采用有效的專業化評估方式進行評估。首先,采用自評的方式,從評教學方法,評教學內容和評學生狀態的角度引導教師進行自評,并且在自評的基礎上總結評估標準和形成評估報告。其次,圍繞專業教育的前沿,聘請專業對校內評估的基本機制進行修改,建設科學的高職藝術類專業的校內評估模型,形成科學的評估意見,全面采用相應數據。第三,采用專業剖析、聽課、實踐活動觀摩等具體方式,印證評估標準的可行性,根據實驗效果進行評估體系的微調。第四,將評估機制廣泛深入的進行實踐,收集相關的數據和反饋情況,針對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整改。
(二)圍繞專業課程進行評估
課程建設是高職藝術類專業教學的基礎,只有不斷的推出精品課程才能建立起高職院校的教學品牌。首先,應當從課程設計與推出的教研室為基礎,進行課程的價值的自我評估。重點評估繪圖課程、方案設計課程、效果圖制作課程、參與施工等課程的基本內容與教學實踐活動是否可行,是否有助于形成學生的能力。其次,由專家組參照同類課程的基本情況,重點審查高職藝術類專業課程設計的創新特點和特色,并對課程材料進行全面科學把握。第三,組織專家進行現場測評活動,圍繞學生的課程實際表現,實習實訓活動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現場評估,從而幫助教師改進課程目標,剖析課程內容的合理性與有效性,再根據專家的意見,對高職藝術類專業課程進行必要的整改和提高。
五、結語
建立起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機制,必須從高職學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參照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設定科學的高職藝術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全面轉變評估工作方法,豐富評估手段和形式,全面提高評估的效能與質量。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專項課題“湖南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校內評估指標體系研究”(課題編號:XJK014BJD027)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孫中濤.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評估制度政策發展探析[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5(03).
[2]陸燕飛,陳嵩.我國高職院校兩輪人才培養評估之比較研究[J].紡織服裝教育,2013,28(06).
[3]章良.基于數據平臺的高職院校辦學實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遼寧高職學報,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