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長友
摘 要:東北大部分地區都處于高寒地帶,冬季取暖期較長,部分時段用火、用電量極高,據不完全統計,東北地區冬季、春季火災起數占全年火災發生起數的60%-75%。文章結合這一特殊時期火災形勢的特殊情況,從滅火機制入手,深入分析冬季火災所遇見的各類問題,解決削弱消防員戰斗力的根本問題,不斷提高消防部隊滅火能力。
關鍵詞:冬季火災;消防員作戰能力;防范措施
1 冬季火災特點分析
1.1 農村鄉鎮取暖設備引發火災
廣大農村和鄉鎮棚戶區房屋主要為磚木結構建筑,如果在密集區、人口過于集中、房屋耐火等級不高,同時,農村地區秋收的稻草及秸桿等出現堆積的現象,這種情況下,極易導致“火燒連營”的情況,控制不力,就會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特別是人們冬季大多在室內活動,發生火災后,不容易脫身,人員傷亡事故不可避免。比如,2000年3月27日發生在吉林省松原市扶余縣萬發鄉中學的事故,一棟400平方米的磚瓦結構平房,使用功能為學生宿舍,由于意外出現了火災事故。大火直接燒毀了12間學生宿舍的共415平方米房屋建筑,導致了4名初中生在火災中喪生,11名學生被燒成重傷,相關部門初步判斷是因用火不慎引起。
1.2 節假日用電高峰引發火災
圣誕、元旦、春節、元宵節等節日比較集中,活動增多。廟會、燈會、祭祀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進入高峰,易引發火災。各類展銷會、洽談會、訂貨會等經貿活動頻繁,人流物流加快。比如2015年1月2日13時14分發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太古頭道街的火災事故,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三層倉庫發生大火,過火面積1.1萬平方米。火災共造成5名消防戰士犧牲,14人受傷,其中1人為倉庫保安,其余均為消防官兵。549戶2000多名居民以及部分的臨街商戶受災。經過初步判斷,可能是電暖氣超負荷引發火災。
1.3 小家電引發火災
各種取暖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小太陽、暖手寶、電熱器等成為人們的最愛。晝短夜長,照明時間變長,十分容易發生短路、過負荷等情況[1]。取暖電器靠近木板壁、窗簾、紙張、衣物等,易引發火災。2014年12月15日夜,河南新鄉長垣縣皇冠KTV發生一起火災,導致11死24傷。據事后調查,火災起因系吧臺收銀員使用電熱器,烤炸了放在吧臺的一瓶空氣清新劑引發火災,加上報警不及時,最終釀成慘禍。該KTV雖說有五層、約800平方米營業面積,但真正過火面積只有十幾平方米,大多數人都不是被燒死,而是被場所內的可燃材料燃燒時產生的濃煙給嗆死的。
2 戰斗條件分析
嚴寒條件下,消防戰斗人員在滅火戰斗行動中會遇到諸多困難,直接影響著火災撲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據氣象資料顯示,東北地區冬季在零下20℃~30℃的天氣達30天左右。此時,消防員既要穿著比較厚重的戰斗服,又要攜帶必備的防護裝備,從而使消防員的行動速度、操作裝備的靈活性、處置災害的協調性、安全事故防范等都帶來很大影響。因此,要有針對性的加強基層中隊應對冬季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的訓練工作,提高戰斗人員的御寒、抗寒能力。同時,在后勤保證上要充足做好物資供應,隨時保證個人防護裝備,器材防寒設施到位。冬季,東北地區單位和居民為了防寒保溫,將辦公、生產、儲存建筑和居住房屋的門窗或孔洞要么加門、加窗、加簾,要么全部都密封起來,這期間一旦發生火災,燃燒產生的煙霧及有毒氣體難以排出,不僅影響滅火行動,也直接影響消防人員的安全。因此,消防中隊每天應檢查所配備的登高、剪切、擴張、偵檢、機動鏈鋸、空氣呼吸器等使用情況,以保證火場戰斗和指戰員自身安全需要[2]。同時,北方建筑中鐵皮屋頂占有很大的比例,這樣的屋頂冬季遇水后,上面結成一層薄冰,易造成消防人員滑落摔傷。因此,消防中隊應經常檢查執勤人員是否配齊安全繩、安全斧、安全帶、安全鉤,有條件的中隊還可自制防滑梯、防滑繩索等各種保護裝置,以提高屋頂及高空作業的安全保證。嚴寒情況下撲救火災時間較長時,指揮員應注意組織戰斗員輪換,防止凍傷情況發生。
3 裝備性能分析
由于東北氣候的特點,消防車輛在嚴寒情況下的狀況、性能有很大的改變,直接影響滅火戰斗的實施。北方的天氣變化異常,特別是冬季的霜霧較多、冰雪路面濕滑、氣溫極低,給廣大駕駛員駕駛增加了很多困難,行車安全隱患較大,駕駛人員如果缺少足夠的心理準備,缺乏冰雪路面的駕駛經驗,極易發生交通事故。滅火員穿著的滅火防護在火場因天氣寒冷,極易結冰,降低防護性能,并且給作戰帶來不便[3]。滅火員所使用的水槍、水帶、分水器、登高工具、破拆工具等也極易發生凍結。同時,消防車輛的給水系統在嚴寒條件下極易受凍結冰,使消防泵供、排水情況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消防車輛火場供水得不到保障。
4 火場供水分析
水是消防員在火場使用的最主要滅火劑之一,市政消防上水鶴和地下式消火栓是東北地區主要的消防水源。科學管理消防水源,是對滅火戰斗成功起著絕對性的作用。在冬季,適當對消防水源進行放水試壓,重點對上水鶴閉閥是否靈活、悶蓋內膠墊圈是否完整、零部件是否有損壞,排水、水壓情況是否正常等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查看地下式消火栓附近是否堆積障礙物等情況,對完整好用的加強了維護保養。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水鶴,上報相關部門及時修繕,全程安排專人對檢查的設施進行逐一登記,確保了戰時能夠提供有力的水源保障。
5 防范對策
5.1 加強聯動機制管理
強化政府責任,推動各級政府以落實冬防工作責任制為中心工作核心,通過自上而下、全面覆蓋的責任網絡,使冬季防火工作抓好落實。確保教育、文化、衛生、工商及安監等部門形成聯運工作機制,通過聯合檢查的方式,不斷開展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工作,加大防水巡察力度,防微杜漸做好冬季防火預防與整改,不斷強化社會層面意識,提升消防安全防控意識與能力,各級主管單位,要把轄區情況全面掌握,熟悉單位區域情況。對一些重點區域,特別是賓館、飯店、商場市場、棚戶區等場所,重點進行防控,加大宣傳與巡察,節假日結點,要對用火用電安全進行全面檢查,使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消除,降低火災事故發生幾率,保護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5.2 加強用火用電管理
節日期間一定要慎重購買、燃放煙花爆竹,正確進行燃放,選擇好品種或燃放方式,大風天氣應停止燃放,避免出現火災事故。北方的冬季會進行取暖,如果是在工作場所、職工宿舍以及居民區,在進行用火爐的時候,要選擇好位置,合理設置煙道,對火源周邊不能放置易燃物,更不能在散熱器上烘烤衣物等,避免出現火災事故。對生產需求用火,一定要按章辦理動火手續,對責任人、責任制做好落實。對民用加熱設備要做好電氣線路檢查,不能出現超負荷運轉的情況。
5.3 加強媒體宣傳管理
通過媒體廣泛開展冬季防火宣傳,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全員防火意識,利用新聞媒體引導功能,調動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利用宣傳掛圖,發放宣傳資料等,使人人防火、處處防火落實到位,全面提高消防宣傳能力。由新聞媒體曝光重大火災隱患,使人們提高警惕,對火災隱患進行分析,警示社會單位和群眾,全面提高社會公民防火安全意識,筑牢冬防工作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5.4 加強滅火戰斗管理
冬季滅火救援過程中,消防單位負責人一要全面提高戰斗人員戰斗力,對需要滅火救援的現場概況要全面掌握,做好突發預警預案,防止意外發生。對相關安全設備、防火設施進行調配,提升夜間滅火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棟臣.冬季火災防范你知道嗎?[J].安全與健康,2010(03).
[2]劉棟臣.冬季火災特點及防范要點[J].生命與災害,2010(11).
[3]果中山,田國恩.冬季火災特點及火災撲救[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06(02).
[4]田永祥,王志輝.高寒地區消防車防凍技術探討[A].自主創新與持續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3)[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