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力光
摘 要:本文站在一線音樂教師的角度上著重闡述了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幾個問題,并就這幾個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忽視;缺乏;重視;支持;加強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4-0258-01
音樂教育即音樂中的教育和通過音樂進行教育。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學校的音樂教育也逐步得到重視。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主要內容,其重要作用也逐漸為人們所重視,學校音樂教育也逐漸步入健康的軌道。但作為站在第一線的中學音樂教師,透視學校的音樂教育,發現其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學校音樂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存在的問題
(一)主觀意識上對音樂教育的忽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中小學生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學生思想素質、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使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盡管綱要把美育提高到重要地位,一再強調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指出音樂情感正是激發學生對學習需要的主要因素,但是仍然有相當多的學校把音樂教育當作一種可有可無的雜粹課。大多數鄉村學校的音樂課更是經常被挪為他用,應試教育的考試分數依然是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唯一檢驗標準,音樂學科依舊是小三門的地位。
(二)中小學生音樂教師的嚴重缺乏
據某縣農村音樂教育調查報告顯示:全縣中小學247所,在校生56524人,大專和科班出生音樂教師僅10人,兼職音樂教師120人。120個兼職教師中能用簡譜教唱新歌的只有14人,會五線譜的0人,其余則只能先唱熟歌詞然后套唱簡譜,該縣中小學美育情況如此,全國情況又如何呢?資料顯示:我國農村現有中學93000所,音樂教師僅28000人,設每校1名,尚缺65000名,現有小學822309所,學生1337億人 ,音樂教師690000人,其比例為19470:1,若每所中小學配一名音樂教師,以目前全國所有音樂學院,高等師范學院,綜合性大學音樂系,藝術學院的師資培養能力,尚需進行70年的努力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國民教育的基礎在中小學,而70%的學校在縣以下的農村,如果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抓不好,就談不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師資數量如此奇缺,質量如此之差,顯然不符合九年義務教育教學大綱的要求,同時與培養跨世紀人才極不相適應。
(三)音樂教學設施缺乏
據統計上文提到的某縣,音樂教學設施:鋼琴一名(縣一中)、風琴45臺、二胡320把、打擊樂器15套(主要為鑼鈸),錄音機110部。就是我所在的地區是全國百強縣,也只有城關及幾個重鎮的中學配有鋼琴,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師們只能用電子琴來伴奏,甚至有的邊遠地區干脆就無伴奏,最基本的音樂設施都無法保證,新課改中的所謂多功能音樂教室,簡直是天方夜譚。
(四)培訓、交流、進修機會少之又少
據了解,全國除一些大中城市以外,70%的縣以下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師沒有參加過有組織的在崗培訓,沒有接受過有組織的專業進修及教學交流。大多數縣市所謂培訓,只不過請兩三位老師走走過場而已。有計劃,有目的地定期組織全體音樂教師進行崗位培訓,最新音樂資訓學習及音樂技能充電是很有必要的,可這些工作在大多數縣市幾乎是一片空白。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不提高,自身修煉不到位,如何應對新課改,新學生?當然,中小學音樂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在這里不一一列舉。
二、對策
在此,我個人就上述幾個主要問題提幾點建議:(1)思想上高度重視、政策上給予有力支持。據悉《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展規劃(2001-2010)和《學校藝術教育規程》即將頒布實施。以2001年為規劃開始年的規劃尚未頒布實施不能不說是一個絕妙的諷刺。這說明至上而下的重視相當不到位。因此,在思想上應高度重視學校音樂教育,要繼續提高對學校音樂教育工作的認識,樹立正確的音樂教育觀;確立音樂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的觀念,糾正把音樂教育看作是可有可無的錯誤認識;糾正那種面向少數尖子,忽視面向全體,重視比賽,忽視教育的傾向。各地教育部門對中小學音樂教育應提出明確的要求,明確教育目標,制訂量化標準,在學生升學中應有音樂學分要求;(2)加強師資培訓工作。各高等師范學校,音樂學院,綜合大學音樂系藝術學院,應根據音樂師資極度缺乏的實際,深化院校專業培養目標,加緊培養適應各級各類學校所需的合格的音樂教師,并爭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加速培養農村音樂教育的師資力量。同時采取有力措施保證音樂人才安心山區任教。各縣市進修學校要抓好音樂教師的輪訓工作,建立音樂教師培訓基地,推動音樂教師培訓的制度化、規范化,加強音樂教研的科研工作,提高音樂教育信息化水平和業務水平,保障師資的合格化;(3)加強音樂設施配備。政府、學校、社會各界要加強對音樂教育的投入,盡可能保障音樂教育經費,加強音樂器材、設施的配備,為學校音樂教育工作創造條件。并建議教育督導評估時將音樂教之育器材配備作為評估指標之一,通過督導評估,切實促進音樂教育教學條件的改善。
此外,還應規范學生課外、校外音樂活動,進一步加強對課校外音樂活動的管理和指導,不斷提高其質量,使其真正起到培養學生團體協作精神,培養高尚審美情操的作用。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國家對美育、藝術教育的高度重視,相信學校音樂教育的明天無比絢爛,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攜手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