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尹珍 蘭鵬 朱松
研究目的: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政策出臺的大背景下:我國冰雪運動快速發展,特別是北方高校得益于天然的環境、氣候、地理等各方面的優勢,為冰雪運動在高校繁榮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筆者根據實際情況對運動員將要進行冰雪運動運動可能受到的損傷進行科學的推算,進而提前做好保護措施,預防運動損傷。
關鍵詞:冰雪運動;損傷;評估
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歸納與演繹法、比較與類推法、分析與綜合法
研究結果:根據氣候、環境、生理、心理、技術水平等幾個方面科學的分析對北方高校冰雪運動的損傷評估做以下研究:1.氣候因素:在天氣寒冷的冰雪中進行速滑、冰球、花樣和滑雪運動的同學,在激烈的運動爭奪中,會有大量的皮膚裸露在外,受低溫和寒風的刺激,缺乏有效地的保暖防護情況下容易出現凍傷。2.環境因素:運動場地冰雪面不平、土層裸露、場地周圍有不規則的固定物。運動員自身的冰鞋,冰刀、滑雪板質量不好,破損嚴重等都會造成摔傷、挫扭傷。3.生理因素:心肺功能,肌肉收縮,血液循環,關節的靈活等,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都不能正常發揮。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不充分。容易造成肌肉拉傷,心肺受寒關節僵硬等損傷。4.心理因素:冰雪場地數量有限,在場地上進行教學、訓練和健身的人數比較多,對自身缺乏自信,往往在出現擁擠的時候不能掌握自身平衡與他人發生碰撞、摔倒,器具傷人等損傷。5.技術水平因素:冰雪運動是一項高難度,復雜性,靈活性高運動。初學者對運動技能不熟練,在滑雪過程下,身體僵硬緊張,導致運動技術變型,失去平衡而摔倒。特別是滑雪運動在從高坡往下滑降時,學者們難以控制自身的重心和協調;冰球在激烈的爭搶中,缺少靈活的應變能力;花樣運動在復雜的動作變化中失去重心這些都是摔傷的主要原因。
結論與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對冰雪運動可能造成的損傷進行科學的預算,提前做好保護措施,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同時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也要考慮到對隊友的保護,尤其是在團隊項目中更是如此。1.提前做好防寒措施,做好準備熱身活動,保證機體的溫度,適當的肌肉、關節的預熱不經可以發揮出較高的運動水平,還會增強運動效果,避免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尤其是筋骨與肌肉的拉傷多是由于運動熱身不到位造成的;2.在學習訓練開始前老師和教練員應該嚴格檢查場地和器材,學生自己也應該整理和檢查自己的活動器材,減少必要的損傷。這一點是學員和教練員經常忽略的事情,往往因為運動器材的品牌較好而忽略了必要的二次檢查,導致運動器材的損害和帶來的意外傷害比重增加;3.生理機能調節需要自身的訓練調節,不斷適應機體對外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必要的情況下也可以采取體液調節,保持稍微持久的生理機能;4.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在遇到訓練人數的,外環境復雜的情況下更要隨機應變。運動訓練的心理素質是決定成績能夠快速提升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不敢于超越自己的運動員往往不會有太大的運動技能的提升,被心理素質制約,尤其是競技體育項目的突破,只有敢于自己去創造開拓運動技能的可能性才會真正在體育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是靠強大的訓練不一定會成功脫穎而出;5.掌握運動規律與運動技能,發展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以保障自己在運動中安全。在危險系數較高運動中必須要注意運動環境,包括團隊項目中與隊友的有效配合,對方人員的沖撞和惡意犯規行為,這些都是能夠帶來非常大的意外傷害,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競技體育與團隊作戰的必備素質,否則專心自己的發揮會影響團隊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焦艷娟.高職院校冬季體育課程結構設置的影響因素[J].冰雪運動,2009,31(6):74-76.
[2]李福祥,李兆元,于興洲.黑龍江省高校冬季校園體育文化現狀研究[J].冰雪運動,2008,30(2):69-72.
[3]焦艷娟.高職院校冬季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9,31(5):82-84.
[4]趙秀云.普通高校滑冰課的損傷調查及其預防[J].冰雪運動,2003(4):66-67.
(作者單位:張峰 尹珍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蘭鵬 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谷城第三高級中學;朱松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