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
摘要:本文以里約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的錄像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統計法,對中國女排接應二傳與巴西、荷蘭、塞爾維亞隊接應的進攻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總結接應二傳進攻技術運用存在的問題,從而為國內女子排球的訓練提供參考依據。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位置單一。從整體的比較來看,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能力較差。
關鍵詞: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效果
2016年奧運會于8月6日—8月22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此屆奧運會女排共有12支參賽隊參加。中國女排在決賽階段分別戰勝了荷蘭女排、巴西女排和塞爾維亞女排,取得了本屆奧運會女子排球項目的冠軍,本次奧運會比賽中,中國女排雖取得了冠軍,但是中間過程艱難,這一切源于中國女排在小組賽以最后一名進入了決賽階段,在本次比賽中主攻手朱婷依然是中國女排最有力的進攻點,但中國女排接應二傳也在比賽中屢戰奇功,為中國女排能夠取得冠軍立下滴滴可見的汗馬功勞。二傳的對角是接應二傳,在今天的排球比賽中,接應二傳的作用已經從輔助二傳傳球,轉變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進攻點,承擔30%到40%的進攻任務,尤其是接應二傳轉到前排時,與主攻和副攻形成三點攻,加強了進攻能力,使戰術靈活多變,不易被對方攔網。通過比賽我們可以看出歐美國家接應二傳無論在個人進攻能力,還是執行戰術的能力都要優于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通過對中國女排和巴西女排、荷蘭女排和塞爾維亞女排的比賽分析,對四國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位置,進攻效果進行統計,找出中國女排接應二傳自身存在的不足,為今后國內女子排球接應二傳的訓練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中國、巴西、塞爾維亞、荷蘭4個國家的接應二傳,具體名單見表1。
二、結果與分析
(一)中國女排接應二傳與其他三國平均接應二傳總體進攻效果的對比分析
數據統計,中國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總數為23,總得分9分,得分率為39.13%。扣過9,扣過率為39.13%。扣失2個,失誤率8.70% 。被攔回1個,被攔回率為4.34%。被攔死2個,被攔死率為8.70%。其他三國接應二傳的平均進攻總數為35,總得分17分,得分率為48.57%。扣過10,扣過率為28.57%。扣失3個,失誤率為8.57%。被攔回2個,被攔回率為5.72%。被攔死3個,被攔死率為8.57%。中國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次數低于其他三國女排平均進攻次數12次,直接得分率相差9.44%,被攔死攔回率低于對手1.25%,凈得分率相差9.69%。通過對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得出,中國女排接應二傳總體進攻效果差于其他三國接應二傳的平均水平。
(二)中國女排接應二傳與巴西女排接應二傳進攻效果對比分析
數據統計,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二號位進攻次數為25次,總進攻次數為32次,其他位置進攻次數總和為7次,說明中國女排的進攻位置主要集中在二號位,而巴西女排在二號位進攻次數為11次,在后排進攻次數為16次,總進攻次數為32次,說明巴西女排接應二傳主要進攻位置集中在二號位和四號位。中國女排在二號位的進攻次數和得分率都要高于巴西女排接應二傳,而在四號位進攻次數幾乎為零,唯一的一次以失誤告終,在這個位置,巴西女排共有5次進攻,得分率高達80%,故中國女排在四號位進攻不敵巴西女排,在后排進攻中,巴西女排的進攻次數和得分率都要高于中國女排。
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二號位進攻次數為21次,其他位置進攻次數總和為7次,總進攻次數為28次,而荷蘭女排接應二傳在二號位進攻次數為12次,在四號位進攻次數14次,后排進攻次數為15次,總進攻次數為41次。數據顯示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位置主要為二號位,荷蘭女排主要進攻點則是全面開花,二號位、四號位和后排進攻分布均衡,極大的增加了前排攔網隊員的攔網難度,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二號位的進攻次數要高于荷蘭女排接應二傳進攻次數12次,而得分率卻低于荷蘭女排21.43%失誤率低于荷蘭女排高于荷蘭女排14.29%,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三號位進攻有著100%的得分率,而進攻次數只有一次,荷蘭女排接應二傳在這個位置上沒有進攻。以上數據表明,中國女排進攻位置主要集中在二號位偶爾于三號位和后排進攻相結合。荷蘭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位置分布均衡合理,主要是以后排進攻為主要進攻點,并與四號位和二號位相結合,荷蘭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效果要好于中國接應二傳,其進攻位置分布更加合理,得分率較高,失誤率較小。
(三)中國女排接應二傳與塞爾維亞女排接應二傳進攻效果對比分析
數據統計,中國女排接應二傳的進攻總數要少與塞爾維亞女排的進攻次數,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二號位共進攻8次,直接得分為1分,占總數的12.5%,扣失2個,占總數的25%,而塞爾維亞女排在二號位進攻總數為18個,直接得分為9分,占總數的50%,扣失3個,占總數的16.67%,被攔回攔死總和要低于中國女排1.39%,中國女排在四號位沒有進攻,而塞爾維亞女排在四號位進攻次數占總數的27.03,塞爾維亞女排接應二傳的后排進攻次數也高于中國女排的進攻次數,直接得分高出中國女排接應二傳30.56%。以上數據表明,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位置主要是集中在二號位并偶爾與后排進攻相結合,與塞爾維亞女排接應相比,扣死率低,失誤率高,被攔回率高,塞爾維亞女排接應二傳以二號位作為主要進攻位置,并與四號位進攻和后排進攻相結合,戰術靈活多變,扣死率高,失誤率低,并且不易被對手攔網,進攻位置分配合理。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中國女排接應二傳進攻位置主要集中在二號位,三號位和四號位進攻相對薄弱,進攻次數少,進攻位置過于單調,其他三國接應二傳的進攻位置分配更加均衡。
2.從總體進攻效果上看,中國女排接應二傳的總體進攻得分實力差于其他三國接應二傳的平均水平。
3.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四號位的扣球很少,前排三點攻變成了兩點攻,對手的攔網難度減小,中國女排的扣球難度會更大。
4.中國女排接應二傳在后排扣球數量極少,沒有充分利用后排進攻,幫助隊友掩護前排進攻。
(二)建議
1.在以后女排接應二傳的的訓練中應該增強三號位、四號位的進攻,使進攻位置的分布更加平衡,使戰術更加靈活多變。
2.在以后女排接應二傳的訓練中應以提高扣死率和扣過率為重點,提高突破對方攔網的能力,在訓練中著重著重于加強扣球路線的變化,提高扣球的手法和技巧,提高扣球質量,降低失誤率,提高扣死率和扣過率。
3.在以后女排訓練中加大四號位的扣球和三號位的跑動扣球,增加四號位和三號位的進攻次數。
4.在以后女排訓練中應重視訓練提高個人進攻能力,提高后排進攻的次數,減少進攻的失誤。
參考文獻:
[1]王于樺.2014年女排世錦賽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接應二傳隊員進攻效果對比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6(03):35-38.
[2]劉振.第三十屆奧運會中國女排和前四名隊接應二傳攻防效果的比較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4.
[3]張苗苗.第17屆女排世錦賽中國隊與主要對手接應二傳進攻效果的對比分析[D].西安體育學院,2016.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