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
摘要:酉陽擺手舞是酉陽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土家族標志性的文化形態,也是土家族祖先世世代代在生產勞動中發展形成的精神財富。于2005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對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區人民的生活習慣及擺手舞的開展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全民健身計劃的提出,給土家擺手舞送來了希望。土家擺手舞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一重要元素,隨著全民健身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給擺手舞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契機。
關鍵詞:擺手舞;現狀及困境;發展前景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于渝東南,是出渝達鄂湘黔的重要門戶,素有“渝東南門戶、湘黔咽喉”之稱。同時賦有全國文明縣城,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土家擺手舞之鄉等美稱??h內主要聚集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土家族人民在縣內世世代代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土家擺手舞。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主要以酉陽縣人民的擺手舞活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縣城內各大廣場以及學校例如桃花源廣場、紅軍廣場、亞升廣場、桃花源中學、酉陽第二高級中學、實驗中學、等場所群眾及師生參與擺手舞的情況進行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酉陽縣圖書館、以及各種地方雜志等等文獻資料。
2.訪談法通過對各種參與擺手舞活動的群眾進行訪問,記錄等。
二、酉陽土家擺手舞溯源
(一)酉陽土家擺手舞形成的自然原因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酉陽縣地理環境較為復雜??h城位于群山之間,伴酉水河生。據史料記載,擺手舞早期形態可追溯到商代巴人在戰爭中所跳的“巴渝舞”[1]。
由于較為封閉的自然環境,生活在此地的土家族、苗族文化保存較完好。還流傳著不少的神話與宗教傳說;例如:巫峰巴雨,人神雜糅等無不凸顯著原始社會的氣息。
(二)酉陽土家擺手舞形成的社會因素
酉陽縣內土家族聚居,現狀要求必須要有社會制度來協調人群之間的關系。歷史上的宗族勢力在很大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支配和影響著村落的發展。一項民間大型集體活動能夠有序地進行,穩定的傳承千百年,無異于當地民間組織的存在以及組織的權威與號召力有直接關系[3]。據史料記載,公元前956年,土司制度開始形成。酉陽土家族也形成了土司制度其中以冉姓較為出名,人稱“冉土司”。土司作為一地區的土司王集軍事、政治、和宗教權力于一身,實行世襲制。土司王身前受人尊敬死后仍然被尊為“土王神”,擺手舞于當時便被用于祭祀土王神的一種活動,所以能夠完好地流傳至今。
(三)酉陽土家擺手舞的分類
根據擺手舞活動參與人數的多少可以分為“小擺手舞”和“大擺手舞”兩種;根據手臂擺動的姿勢劃分可以分為“單擺舞”“雙擺舞”以及“回旋擺”三種[2]。
三、酉陽土家擺手舞的現代價值
(一)擺手舞的自然質功能
著現代化的到來,人們的生活逐漸被科技產品占據。豐富多彩的電子僅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也在無形中剝奪了人們的閑暇時間。擺手舞里的扭、轉、曲等動作組合需要全身各部委的肌肉緊張,松弛交替與協調用力和上下肢密切配合,可以提高人體肌肉的協調性,柔韌性和關節靈活性,克服形體和動作上的毛病[4]。
(二)擺手舞的結構質功能
擺手舞的結構質功能包括教育功能。教育傳遞文化,文化塑造人[5]。酉陽政府和人民積極響應全民健身計劃的號召,擺手舞一度走進校園。成為學校體育課堂主要的教學內容,課間操都曾換成了擺手舞,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競技性教學模式,而向著健身性、娛樂性、觀賞性方向發展。使得學校體育不斷終身體育、快樂體育靠近。此外還曾舉辦萬人齊跳擺手舞的大型活動等。
(三)擺手舞的延伸功能
政治功能,酉陽政府借助擺手舞項目開展比賽。不僅促進了各鄉鎮之間的政治交流和日常來往,而且也為本民族與外界進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個大平臺。
經濟功能,酉陽縣擁有悠久的東晉歷史文化,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形成的土家族文化為其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例如酉陽桃花源,是國家五龔灘古5A級旅游景點,與陶淵明筆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極其吻合。是遠離塵世喧囂,步入秦晉田園、探尋春意、回歸自然好去處。龔灘古鎮又稱“絕壁音符”坐落烏江畔,熟悉了現代城市的高樓林立整齊劃一的吊腳樓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各個著名景點與土家族擺手舞文化常常吸引外地游客。
四、酉陽土家擺手舞的發展瓶頸
(一)缺乏多元化的發展途徑
擺手舞屬于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具有它自身的功能與價值。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擺手舞有些部分開始不適應時代和人民的需求。人們的需求出現多元化,但是擺手舞卻保持著一成不變。
(二)缺乏傳承的后備人員
擺手舞意蘊深厚,尤其是由于祭祀的部分更是繁瑣。目前能夠完整地進行一場儀式的人員越來越少。大多是中老年人在儀式中充當主心骨。年輕一代人中極少有人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學習,導致擺手舞的傳承出現了危機。
(三)太過商業化
由于現成的旅游業的開展。擺手舞越來越偏離了它的初衷原本在特定季節和月份舉行的擺手舞是有特殊含義的。但目前在很多旅游旺季成為了商業性表演節目,用來吸引游客,供其觀賞。
五、全民健身戰略下對擺手舞發展前景的幾點建議
“擺手舞”非物質文化遺產實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和積淀下來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就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的民族舞蹈[5]。全民健身戰略的提出給擺手舞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契機。
(一)強化政府導向作用
政府及相關部門提高對擺手舞的宣傳力度和專業培訓灌輸新的思想理念,民眾參與擺手舞活動身體得到鍛煉,不僅減輕了國家和家庭的醫療負擔而且幸福感增強、闔家歡樂,一舉兩得。定期對擺手舞組織者進行專業培訓及在普通群眾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和號召力的引導人和教練進行適當的甑別和引導,發揮他們積極正面的作用。
(二)將原生態擺手舞的傳承與創新結合起來
擺手舞要想永久的傳承下去,必須保證有充足的后備接班人。學習和繼承擺手舞從大義上來說是延續了祖先的心血,但是從小我來說與學習者的工作相沖突。政府及相關部門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解決這一難題,例如將有意向從事擺手舞傳承工作的人員列入國家編制或者是給予一定的經費支助等。
(三)將發展旅游業與保護土家族擺手舞文化相結合
為了避免擺手舞過度的商業化,在開展旅游業發掘擺手舞商業價值的基礎上,應當注意保護擺手舞的傳統民族價值。我們在旅游區內建立民俗生態景點,通過建立擺手堂,組織大型擺手舞文化節,在擺手舞文化節日上展現土家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風土人情,游客也可以切身體驗。
六、結束語
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的民間體育項目迎來了無限發展機遇。土家族擺手舞所蘊涵的民族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風貌,是土家族人民的標志,是世界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元素。面對新時期的要求,我們不僅要傳承傳統的土家族擺手舞,更要積極創新。只有擺手舞的價值功能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才能讓它真正成為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的一部分,才能在社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平,李再燕.論土家擺手舞文化生態的保護與傳承[J].文化視野,2016,01,27-31.
[2]阿蠻.擺手舞傳承土家族歷史血脈[J].公民導刊,2009,11,51.
[3]李政,唐君玲.土家族擺手舞的歷史嬗變與現代發展[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6,06(3)31.
[4]肖紅偉,劉桂香,崔素珍等.辦公室人群土家族擺手舞健身操的創編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1,01(1)8.
[5]陳曉梅.“擺手舞”原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大學體育并活性傳承研究[J].社會科學版,2009,05,15(3)9.
[6]吳愛華,王金星.土家族民族傳統儀典的教育人類學解讀[J].商丘師范學院報,2010,05(5)26.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