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本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 任重

當地時間12日晚9時起,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奧利弗·斯通的《普京訪談錄》將在美國電視頻道開播。正值“通俄門”在美國鬧得沸沸揚揚之時,這部長達4集的訪談片也在美國引發爭議,有美媒指責斯通對普京的態度“過分友好”,甘當莫斯科的“公關工具”。而斯通則對澳大利亞媒體表示,希望這部紀錄片“能消除美俄之間的誤解”,“避免彼此陷入危險境地,甚至戰爭邊緣”。與此同時,“通俄門”風波帶給特朗普政府的麻煩顯然還遠沒有結束:在前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憑借上周四的聽證會搶得媒體頭條之后,鎂光燈現在又轉向了司法部長塞申斯——他將于13日站上參院情報委員會的聽證席,就隱瞞與俄駐美大使兩次接觸等事項作證。
普京稱麥凱恩“很可愛”
12日—15日,美國“娛樂時間”有線電視頻道將每天一集連續播出斯通的《普京訪談錄》。這幾天媒體紛紛介紹該片的片花,曝光了一些有趣的細節。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片花中斯通問道:“特朗普已經贏得美國總統大選,是否有希望改善美俄關系?”普京回答說,“希望?在他們準備將我們帶到墓地埋葬之前,希望總是有的。”斯通笑稱這樣的回答“很俄羅斯”。斯通又問:“一旦美俄發生熱戰,美國會占優嗎?”普京回答:“我認為沒人能在這樣的沖突中活下來。就今天而言,導彈防御系統無法為美國全境提供保護。”
普京在采訪中把矛頭指向北約,“沒有盟友,只有附庸。一旦成為北約成員國,很難抵擋美國的壓力。而且,武器系統一下子就會部署到這個國家。”普京強調:“已經沒有蘇聯了,為什么北約現在依舊還存在?我的感覺是這一切是為了證明它的存在。北約需要一個外部敵人,不斷去尋找一個敵人,好為自己開脫。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必須將導彈系統瞄準威脅我們的設施。情況將變得更加緊張。”片花的另一個場景顯示,普京和斯通兩人出現在克里姆林宮的軍情室,普京拿著智能手機,向斯通展示如何遠程掌控敘利亞戰場上俄羅斯戰機飛行員執行任務的情況。
據俄羅斯《報紙報》報道,普京在采訪中出乎意料地表示,某種程度上,他很喜歡對俄羅斯一直保持敵視態度的美國參議員麥凱恩。斯通聽后大笑,問普京如何評價麥凱恩呼吁參議院否決取消對俄制裁的言論,普京回應稱:“這很遺憾,但美國有很多這樣的參議員,老實說,他的話讓我覺得他很可愛。我沒有在開玩笑。他始終不渝地維護國家利益的愛國主義情懷讓我覺得他很可愛。但與麥凱恩持同樣觀點的人仍然活在舊世界,他們不愿展望未來,也不想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變化的,他們無法擺脫過去,看不到真正的威脅。”
在另一組片花中,斯通問普京是否看不起泄露美國機密的斯諾登。普京回答說,“他不是賣國者,因為他并未泄露危害自己國家和人民的情報給他國”。但普京同時強調,不認同斯諾登的做法,“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離職,而不是泄密”。他透露,1991年他離開克格勃,正是由于他無法認同政府的行動。普京還說,他認為美國的監聽行為侵擾民眾生活,并批評美國竊聽德國等盟友的做法無異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普京談及生死觀
斯通在采訪中向普京求證:“您握有很完整的權力。人們說,您想當沙皇。”普京對此給予反駁,稱不該追求絕對的權力和當“沙皇”,而應該正確支配現有的職權。在采訪中,普京還談到了針對他的暗殺行為以及自己的安保機構。斯通提醒普京說,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生前遭遇了超過50次暗殺,而據他的掌握,針對普京的暗殺行動也超過了5次。“我和卡斯特羅探討過這個問題”,普京告訴斯通:“他跟我說,‘知道我為什么還能健在人世么?我問,‘為什么?‘因為我總是親自抓自己的安保工作。”普京同時表示,俄羅斯民間有句老話,“命中注定要吊死的人,不會淹死”。“只有上帝知曉我們的命運,包括您和我的命運”,普京聳聳肩說:“每個人都有大限將至的那天。關鍵在于我們在世時都做了些什么,是否享受了自己的生活。”據悉,普京談及個人安保和生死觀的內容,還是首次對外公開。
美國彭博新聞社報道說,《普京訪談錄》記錄了普京打冰球和鍛煉的畫面。普京告訴斯通,他每天都會游泳和舉重。影片還記錄了普京在官邸給那匹以荷蘭著名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尼斯·瓦耳斯命名的駿馬喂胡蘿卜的場景。斯通問起有關俄羅斯法律禁止宣傳同性戀的事項,問該法律是否屬于歧視性表現。普京回答稱:“沒有任何歧視。”
普京在采訪中還透露,自己已經有外孫,但承認沒有很多時間和他們一起玩。《好萊塢報道者》稱,鏡頭前的普京并非以冷峻嚴肅的形象示人,他時而面帶微笑,時而對著鏡頭調皮地眨眼睛。他曾經和斯通坐在一起共同觀看一部喜劇電影《奇愛博士》,也曾親自駕車帶著斯通郊游,并打趣說:“我發現你是一個滑頭。”
美媒指責導演“親俄”
奧利弗·斯通是美國著名的導演和編劇,以執導“越戰三部曲”、《刺殺肯尼迪》等電影著名,曾三次奪得奧斯卡金像獎。2015年上映的《斯諾登》大電影也是斯通執導的。《普京訪談錄》是他在對普京進行了歷時兩年的專訪后完成的,其中第一次訪談差不多始于兩年前,最后一次在今年2月。
不過,預播的片花內容有不少已經招致美國媒體對斯通的批評。他們指責導演具有親俄立場和同情俄羅斯總統。“這顯然不是對抗性的采訪……斯通對普京的采訪是尊重的甚至是友好的”,《紐約時報》這樣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則稱,斯通已經成為普京的“公關工具”。斯通在日前接受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采訪時則說:“這不是一部由一問一答構成的紀錄片。它開啟了我們美國人前所未聞的觀點。這對美國至關重要,即了解他人的觀點。普京很坦率,我們也給予了他公正的對待,把他的論點剖析給西方世界,同時向他解釋西方世界的觀點。”他說,他試圖用這部紀錄片來防止俄美間關系進一步惡化。斯通10日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稱,他對有關“俄羅斯干涉美大選”的說法不以為然,評價科米的聽證會是“雷聲大、雨點小”。
這部片子受到俄羅斯方面的歡迎,俄專家認為,斯通拍攝這一紀錄片的目的是讓美國人了解一個真正的普京,改變美國媒體將普京描述成“敵人”的印象。俄電視臺“第一頻道”宣布,他們已獲得4集《普京訪談錄》的播放權,將于本月19日—22日莫斯科時間21時30分在俄羅斯播出。法國第三電視頻道發言人也稱,將從本月26日起播出這一紀錄片,并稱這是一份“十分獨特的材料”。
就在今年3月中旬,CNN也曾推出一部以普京為主人公的紀錄片:《為什么說普京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但俄媒普遍認為那是“一部抹黑普京的片子”。片中大量篇幅描述普京與希拉里結怨的歷史根源,稱普京“干擾美國大選意在不讓希拉里上臺”。俄羅斯總統發言人佩斯科夫曾表示,普京并沒有觀看該片,該片“除了歇斯底里,沒有任何新的內容”。
聚光燈從科米轉到塞申斯
熒屏外,美國政壇的“通俄門”風波還在持續發酵。雖然特朗普激烈反駁科米的作證涉嫌“說謊和泄密”,并表示作為總統他愿意就科米的指控作證,但最新的消息是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將出席13日的參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對科米此前作證內容做出回應。
科米8日在聽證會上說,塞申斯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的接觸“不止兩次”。塞申斯在今年1月的確認提名聽證會上,隱瞞了自己曾經同基斯利亞克的兩次接觸。他事后強調沒有犯下任何過失,但決定不參與任何有關“通俄門”的調查工作。美國“政治”網站10日稱,塞申斯在作證時將被問及的問題,不僅包括與基斯利亞克的會晤及后來回避“通俄門”調查的情況,還包括特朗普解雇科米一事中塞申斯的參與程度以及作為司法部長的獨立性問題。
據美國廣播公司11日報道,塞申斯本計劃13日在眾院和參院撥款小組委員會上討論司法部預算,但顯然議員們更想把問題集中在“通俄門”調查上。
CNN11日稱,塞申斯曾經是特朗普最忠誠的密友,也是特朗普上臺后移民政策的關鍵力挺者。不過,現在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時。因為他和總統最近幾周在很多問題上矛盾突出。3月初,塞申斯宣布回避有關“通俄門”的調查后,特朗普對塞申斯很失望,因為沒有了塞申斯,“通俄門”調查就只能完全由科米主導。塞申斯還一度明確表示,如果特朗普不再需要他,他將辭職。
有調查顯示,“通俄門”風波已經深刻影響了美國人對俄羅斯的態度,美國福克斯新聞10日公布的民調顯示,61%的美國人對俄羅斯干涉美國總統大選事件表示十分擔心,而對美國與朝鮮可能發生戰爭表示擔心的人為68%。▲
環球時報201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