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規制是市場經濟體制下行政主體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直接干預市場配置機制或間接改變消費者、市場主體供需決策的法律行為,是我國廣播影視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路徑保障。隨著我國傳媒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廣播影視產業發展中市場需求、公共價值、政治安全等不同力量的博弈更是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中,如何適當發揮政府規制的作用,如何在規制中平衡好政治、商業、公眾的利益,如何解決歷史慣性和市場經濟改革之間的銜接,如何應對技術發展帶來的政府規制困境等問題,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這些研究對制定新技術環境下的媒體政策,對促進廣播影視產業相關立法、規范廣播影視行業的監管秩序、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均有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期特別策劃的“廣播影視產業的政府規制”系列文章,分別介紹了廣播、電影、電視三大產業政府規制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目的是讓讀者對我國廣播影視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規制狀況有一個較為明晰的了解,在促進我國廣播影視產業有效發展的同時,給相關研究人員一定的啟發和借鑒。
《我國廣播業的政府規制芻議》主要從廣播產品的準公共性質出發,指出政府對廣播業進行規制的必要性,針對傳統廣播業的政府規制過于嚴格、新型廣播媒體政府規制存在缺陷、廣播業法規體系不完善、規制主體建立不科學以及管理與經營模式單一等問題,總結得出完善我國廣播業政府規制必須以事企分離為目標,明確政府職能,完善相關法規體系,加強事后追懲力度。
《我國電影產業的政府規制問題研究》以2017年《電影產業促進法》的頒布為契機,介紹了我國電影產業相關法律法規概況,并就新法對政府規制的調整從主體、客體、內容三方面做了詳盡闡述。文章認為我國電影產業政府規制依然存在立法標準過于籠統、權力下放存在隱患、市場主體非正常競爭、行業自律組織邊緣化以及內容審查范圍寬泛五個方面的缺陷,指出政府應完善內容規制細則,建立外部監督機制,協調競爭與產業政策的關系,加強行業組織的作用,建立電影分級制度。
《電視傳媒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規制研究》一文在對我國電視傳媒產業政府規制背景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規制主體、規制機制、規制內容三個方面切入構建我國現有電視傳媒產業政府規制的框架。文章通過對此規制框架的分析,認為我國電視傳媒產業政府規制中存在規制主體難以應對產業融合帶來的挑戰、法律規制體系不完善、規制內容松緊失度等問題,必須從拓展規制主體、重塑政府規制的法律維度、放松經濟性規制的同時加強社會性規制三個方面探索我國電視傳媒產業規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