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選題策劃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創意工作,文章通過多個典型事例,探討了圖書選題創新策劃的多個途徑:根據時代熱點和讀者需求策劃圖書選題;策劃集工具性、文獻性、學術性于一體的圖書選題;策劃填補空白的圖書選題;策劃引起社會共鳴的圖書選題。這些創新策劃途徑的實施給出版編輯人員提供了借鑒,有利于提升圖書出版的品質,促進圖書出版業的科學發展。
【關 鍵 詞】圖書選題;創新;策劃思路
【作者單位】蘇曉嵐,重慶出版社。
圖書選題策劃是一件具有挑戰性的創意工作,它需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礎上對選題進行規劃。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圖書出版也主要依靠政府實行計劃管理,缺乏市場競爭,導致圖書選題策劃創新意識淡薄。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圖書出版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我國出版的圖書品種不斷增多,但出版的平均數量在不斷減少;我國電子圖書市場的發展,給傳統圖書出版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近年來,一些出版單位由于比較注重圖書選題創新策劃,出版了一批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圖書,在圖書出版行業異軍突起;而另一些圖書出版社由于缺乏圖書選題創新策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疲于奔命,艱難地維持生計。因此,探索選題創新策劃途徑既有利于促進圖書出版業的健康發展,也有利于提升圖書出版的品質,促進圖書出版業的科學發展。
選題,在整個出版流程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和結果。一個符合市場期待、具有價值的選題對出版而言,幾乎是成功了50%,甚至80%。因此,選題策劃對出版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選題策劃必須具備創新性、效益性和系統性。所謂創新性就是新穎性,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轉”的選題策劃思路;效益性就是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系統性就是把與圖書選題相關的工作視為一個整體來對待。只有具備了這幾個特點,才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選題,而這樣的選題才會符合市場期待,也才能獲得讀者的青睞。
要做好圖書選題策劃,其實是有途徑可循的,筆者結合出版實踐談談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做好圖書選題策劃。
一、根據時代熱點及讀者需求策劃圖書選題
圖書選題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找準市場,捕捉有熱度的話題,找準與讀者的契合點。學習出版社的《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讀本》,從多方面幫助人們更好地把握、理解當前熱點問題,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解答廣大群眾的疑惑,該系列叢書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人民出版社抓住“一帶一路”這個熱點,以最快的速度選擇最佳的作者推出《“一帶一路”:機遇與挑戰》,這是首部從國際關系角度解讀“一帶一路”戰略的圖書,有極高的專業性和可讀性,銷量超15萬冊,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上海音樂出版社的《每日必彈——古箏指序練習曲》,在研究銷量很差的《古箏作品集》的基礎上,與后書作者反復溝通,強調讀者練習的提示和要求,了解訓練難點,使讀者解決技術性問題,提高彈奏水平。因為找準了定位,這本小眾目標群體的圖書竟然重印22次之多,可見創新策劃角度多么重要。遠東出版社的《甲午殤思》和續推的《甲午鏡鑒》則是抓熱度與延伸熱度的產物,加印15次,累計達23萬冊;后又順勢挖掘同類選題,推出《甲午戰爭小學生讀本》《甲午戰爭中學生讀本》,銷量均在5萬冊以上。抓住時代熱點,了解讀者真正的需求,如此,才能策劃好一本圖書。
二、策劃集工具性、文獻性、學術性于一體的圖書選題
這類圖書由于集工具性、文獻性、學術性于一體,出版后的銷售周期長,成為出版單位的長銷書。重慶出版社在20世紀末推出的《夔州詩全集》就是一個典型的實例。歷代詩人在夔州(今重慶奉節縣)留下了無數歌詠三峽的詩歌,重慶出版社聘請權威專家、著名學者組成叢書編委會,搜羅了歷代文獻、詩人作品集、《全唐詩》、《全宋詩》、《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部備要》、《四部叢刊》、《叢書集成初編、二編、三編》等,編撰了自漢朝至民國共9卷的《夔州詩全集》。該書的出版為重慶歷史文化的開發利用,為中國詩歌文化的弘揚留下了基礎性文獻,成為各地、各高校圖書館以及相關專家必備的經典。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叢書》則是立足本地,抓住抗戰勝利70周年契機,經過幾年策劃,以“抗戰大后方”為切入點,以檔案文獻為特色,具有相當的規模及史料價值。其中,筆者作責任編輯的《轟炸經過與人員傷亡》,以近百萬字的篇幅,將戰時重慶被日軍長達五年又十個月無差別大轟炸的情形,以當年各渠道收集上報的原始檔案呈現,用血淋淋的史實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酷,教育世人熱愛和平,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該套叢書以史料價值及學術價值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成為市場和收藏的精品。類似的圖書還有正在編輯出版的保存、弘揚巴渝歷史文化的大型歷史文獻叢書——《巴渝文庫》。《巴渝文庫》是一套以發掘梳理、編纂出版巴渝文獻為主軸,對巴渝歷史、巴渝人文、巴渝風物等進行廣泛匯通、深入探究和解讀,供讀者準確認知和充分了解巴渝文化,有利于存史、傳箴、資治、揚德、勵志、育才的大型叢書,計劃出版500卷。因此,策劃一本集工具性、文獻性、學術性于一體的圖書,對出版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三、策劃填補空白的圖書選題
重慶出版社的《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叢書,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百年歷史的第一次全面總結,是“新中國外國文學研究六十年”重大課題的全面成果,也是第一部以國別研究為切入點的多卷本外國文學研究史,它填補了國內空白,引起學界轟動。重慶出版社以戰略性的眼光與該叢書主編陳建華先生的通力合作取得了雙贏,不但獲得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資助,亦受到學者和市場的歡迎。這種高端產品的問世也受到了更多高水準作者的關注,更多有價值的選題也因此在接洽推進當中。
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重慶出版社推出了《與魔鬼博弈:留給未來的思考》,該書以報告文學的形式描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幾組人物故事,書中描寫的這些人物故事雖各有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敢于挑戰戰爭中人性的殘酷和冷漠,堅守人性的善良,以勇敢和無畏譜寫了崇高的人性之美。該書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入“中國文藝原創精品出版工程項目”以及2016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被中國作家協會列為2015年重點扶持作品;被中宣部列為2016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圖書;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老齡委列為2015年向全國老年人推薦的優秀出版讀物;入選2015年中國報告文學排行榜前十名;被中國作家雜志評為鄂爾多斯文學獎優秀作品獎;被英國查斯出版公司購買了英文版權,實現該書在英語國家的推廣發行。策劃有特色的選題,特別是能填補國內相關空白的選題,是出版業得以發展的又一個新方向。
四、策劃能引起社會共鳴的圖書選題
結合特定歷史條件,策劃能打動讀者、引起讀者關注的圖書選題。如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今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樣一個選題,國內外讀者心中就會非常關心這么一個問題: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狀況是怎樣的?重慶出版社抓住讀者這一感興趣的話題,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推出了一批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近年來,重慶出版社以第二批和第三批的形式,延續該叢書理念,陸續與高端作者合作,推出《國外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研究叢書》《馬克思主義研究叢書》《馬克思主義論壇》等多套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力作,受到極大關注,也引起了社會的共鳴。這樣的圖書選題必定會有好的市場。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永恒動力,因此,圖書編輯人員必須堅持創新,直面困難,接受挑戰,深入思考,勇于探索,堅持“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專”的策劃思路,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的優質圖書,促進我國圖書出版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