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其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科把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課堂.對于化學教師來說,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既是大勢所趨,也是十分必要的.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化學課堂,能夠突破難點和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有些危險的化學實驗,可以使用電腦進行模擬合成或錄制成微課,保障教師與學生的安全.
一、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學中的很多物質或反應都需要通過微觀的角度進行觀察.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這些內容只能依靠教師的描述在學生腦海中產生模糊的印象.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整合各種化學教學資源,利用自己制作或下載的圖片、視頻等,使學生產生更加直觀的印象,激發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比如,2014年10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出版社聯合制作的原創數字科普項目《美麗化學》就非常有震撼力,其中美麗的化學反應和美麗的化學結構讓人喜不勝喜.
2.突破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在化學課程中,有些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些內容構成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而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把這些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更加方便學生理解與掌握.同時,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觀察力與想象力的發展,從而使化學教學效果最大化.比如,“化學平衡”難點之一就是利用等效平衡和等同平衡改變條件判斷平衡移動的方向.教師可以將等效平衡典型的思考模式制作成動畫,反復強化學生的意識.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掌握的效果極佳.
3.保障學生與教師的安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很多實驗都要用到強酸、強堿或者酒精燈等易燃物.這些都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一旦操作失誤,后果不堪設想.尤其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實驗中會因為緊張導致操作失誤,是實驗事故的多發人群.而應用信息技術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就可以把這些危險的實驗事先進行錄制,使學生對于實驗中的注意事項有更加直觀的認識.這樣,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時,既能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實驗中產生的化學反應,又避免了危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
二、信息技術在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在難點概念突破中的應用.對于化學教學中存在的難點,教師可以利用自己積累的各種化學資源直觀地展示與分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符合要求的圖片和動畫,利用相應的軟件制作成符合教學要求的圖片或動畫.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化學知識理論基礎,還要有較高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在制作圖片或動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不影響整體效果的前提下,適當采用擬人或輕松幽默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離子反應”時,教師可以利用制作好的Flash動畫,向學生展示酸、堿、鹽離子在水中發生的電離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直觀地認識電離過程,為之后學習復雜的化學反應打好基礎.
2.在危險實驗和難點實驗中的應用.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在教學與課外活動中保障學生的安全.有些具有安全隱患或比較難的實驗,過去一直是化學教學中的難題,教師不得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保障學生的安全之間尋找平衡.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這個問題將會得到解決.對于這類實驗,除了可以采用動畫、視頻等形式進行實驗展示之外,教師還可以把實驗制作成類似電腦游戲的軟件,讓學生在虛擬的環境中進行模擬實驗.這類軟件在制作時必須嚴格遵守實驗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學生一旦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失誤,就會受到軟件扣分等處罰.例如,在講“燒堿溶液使石蕊溶液變色的實驗時,教師可以采用這種虛擬的模式,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石蕊溶液具有酸堿指示作用的同時,又不至于在實驗中由于操作不慎而受到燒堿溶液的灼傷.
3.在學生化學成長記錄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試卷網閱系統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將每一次化學試題、每一個學生完成情況記錄在案.在全部化學課程完成后,每個學生、每個知識點掌握情況非常完整.這為高三的復習打下了良好的、科學的基礎.化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化學成長記錄檔案,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針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制定更加合理的解決方案,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殊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從而保障學生學習的全面性,提高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化學教學來說,應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為了應用信息技術而教學信息技術,必須把信息技術用到教學的重點、難點等需要的地方,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