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娜
一、教學片段與設計
Step 1. Lead-in ( 3 minutes )
1.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an English song Auld Lang Syne (友誼地久天長)
2. Put forward some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your life ?
2) Why do you need friends to be with you ?
3) Can you describe one of your friends in our class and let others guess who he or she is ?
4) Is Annes best friend a man ?
「設計意圖1」問了四個簡單的問題,學生們能夠輕易地把握,并且答案不唯一,靈活性比較強。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他樂于發言,敢于表達,在輕松愉快地氣氛中導入本節課內容 — Annes best friend,并且了解到這位好友是一本日記,而不是我們普通類型的朋友。
Step 2. Pre-reading ( 7 minutes )
1. Let some students tell something about World War II
2. Raise some questions:
1) Was Anne a Nazi ? Did she want to be a Nazi ? why ?
2) What had the German Nazis done to the Jewish ?
「設計意圖2」通過補充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背景知識,讓學生對德國納粹分子對猶太人的迫害有所了解,從而對本節所學內容更加容易了解和接受。通過發言,知識面較廣的同學會感到很自豪,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教師要善于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和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到自信,從而更加熱愛學習,這點對于后進生轉化也十分重要。
Step 3. Post – reading ( 12 minutes )
Make a discussion about the questions in groups:
1. If you are only allowed to have five things with you in the small hiding place,what will you choose ?
2. Imagine you were Anne,and if you were to survive,what kind of life would you live in the future ?
「設計意圖4」通過討論讓學生更能感受到Anne 對自由的向往,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友情的渴望,他們會從中有所感悟,發現自己原來如此幸福,學會知足,學會珍惜生命,感恩生活,感謝生活中點滴美好,從小事做起,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同學,謙虛好學,并培養了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Step 4. Summary ( 3 minutes )
Make a conclusion about the reading skills ( skimming and scanning ) and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and deepen the significance of friendship。
「設計意圖5」每一節如果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都應該做適當的總結,可以由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的重點,難點部分,也可是說一下這節課設計的目的,要讓學生掌握什么內容。如果內容比較淺顯,最好由學生來總結,幾個同學依次發言后,老師再加以整合,評價即可。評價包括對教師自己的教學設計的評價,也可以對個別課堂表現不錯的孩子給與表揚,但是要說明因為什么而表揚他。
Step5. Homework .
Ask students to write to their best friends and try to use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much as possible .
「設計意圖6」閱讀后寫作,能夠鞏固所學詞匯,有感可發,有詞可用。同時思考友誼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學會珍惜朋友,和朋友進行交流。課后的寫作,也可以提供一些及時的反饋,哪些同學掌握的不好,需要再加以指導。不占用課堂時間的寫作,不但節省了課堂時間,而且也可以成為下一堂課的導入部分,適當點評,再次總結本單元重點話題“朋友”。
二、設計反思
1.本節課滿意之處。(1)突出了以學生的主體的學習策略,實現了教師的輔助功能作用,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發言,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效果很好。一堂課上下來,學生們對于說英語,有了很大的自信,同時通過更多親自參與課堂活動,對英語的興趣愈發的濃烈。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興趣基礎。(2)創造出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很多教學任務,完成的順理成章,不刻意不虛假。設計的教學問題比較貼切,能夠引導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學會知識技能的同時,對于語言的學習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3)師生互動較多,教材內容處理得當,學習知識的同時起到育人作用。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在教學的互動中得到了升華,為高中進一步的教學打下較好的情感基礎。學生剛上高一,學習方法的轉換,角色的進入,都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循序漸進,逐步地引導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策略很必要,爭取讓學生盡快融入到高中學習生活中。
2.本節課的遺憾之處。(1)學生的自主探究深度不夠,對某些細節知識點的挖掘不夠,仍需要教師的大量講解。學生畢竟才高一,無論在知識,還是在認識上,都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師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準備出相應的策略。由于學生剛入校一沒多久,所以教師還不能夠很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無法具體實施因材施教,比如哪些同學歷史好一些,掌握的不是很準確,有待時間去發掘。(2)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充電,更新教學理念,要細化每一部分課本,整合使用,注意教學環節的有效銜接和保持流暢。部分教學理念還比較陳腐,需要繼續學習,并且多在課堂教學中實踐,還有一部分教學環節不夠流暢,教學設計還應該更加具體一些,這樣才能讓整節課渾然一體,一節好課就像一件藝術珍品,需要經過教師的精雕細琢,才能煥發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