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榕榕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如何學好英語,已經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而英語教學者在國人的英語學習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學好英語,是廣大教學工作者應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 主觀能動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交語言,國人對其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如何學好英語,已經成為一個日益重要的課題。而英語教學者在國人的英語學習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我國的素質教育思想正一步步地得到完成。而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中,如何轉變師生關系,有效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學好英語,是廣大教學工作者應該不斷思考的問題。
在近幾年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體現出來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英語作為一門第二語言,缺少了學習語言所特需的語言環境,這使剛接觸英語不久的初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倍感吃力。其二,目前英語教學主要還是以教師教授為主,這種方法積枯燥無味,而且容易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被動學習,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三,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著抵觸心理,覺得學習英語太難,單詞記不住,記住了又容易忘,語法多且雜,覺得學習英語沒有意義,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恰恰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主動積極學習的內在動力。教學工作者應牢記,“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有知識就夠了,你們要用你們的全力,去增進別人所得的教導。”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學生是外語學習主人翁的觀點。那么要如何發揮學生的主人翁身份呢?
首先,廣大英語教師必須先從自身轉換身份,把自己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知識能力的傳授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素質教育下的英語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也就是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在英語課堂中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其關鍵是擺正教和學的關系。教和學的過程需要教師在總結好知識與學習方法的前提下,指引學生自己從英語句子與課文中總結出語言現象,并進行比較、歸納和總結。
其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的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慢慢嘗試讓學生當小老師,將一般性的淺顯的問題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解答,使學生既敢于質疑,又能解疑,以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如果在解答過程中遇到難點,啟發學生之間進行思考討論,在思考討論過程中逐步解疑,對于有爭論的問題,要鼓勵爭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及時進行鼓勵與點評,指出不當的地方,并對知識進行系統化的總結。
再次,轉變教學方式,對所要教授的內容采取“分層導學”的方式進行傳授。將全班學生根據學習能力的高低和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分成A、B、C三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不同的要求,分別布置不同的課前預習作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分層次的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將知識的重難點找出來并進行掌握。這樣可以充分照顧到班級各個層次的學生,既鼓勵了他們主動對知識進行歸納,又激發了其學習興趣,對于不同難易程度的知識進行不同程度的掌握。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2,Topic2,Section A 的學習中,教師可在課前事先設置好與本課相關的探究性問題,如:
1.看2a調色板,從中找出表示顏色的單詞
2.寫出用來詢問顏色的句子及回答
3.自讀1a,完成1b,將表格填完整。
4.①找出短語:看起來像__________________ =have the same looks
②找出句子We look the same. 的否定句
以上四個問題在課前交由學生主動找出答案,學生便能在課前知曉本課即將學習的知識重點,并事先在腦海中有一個基礎大概的印象,并基本掌握have the same looks和look the same 的用法。接下來,事先設置好本課知識的重難點,交給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如:
What color ① n. 顏色 ② v. 給…著色
“什么顏色” (用來提問_________) 當主語是單數或不可數名詞時:What color is…?
eg:What color_______ the car?
回答:It is red./It is a red car. (只回答顏色,前不加冠詞. 若顏色后面有名詞,要加冠詞)
當主語是復數時:What color_______…?
eg:What color are the desks? 回答:They are red.
以上的問題學生通過課前自讀課文便能很快找到答案。對于這些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鼓勵基礎較好的學生上講臺進行講解,并由臺下的學生進行討論和補充,教師再隨之進行點評并做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本課重點交給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解答,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又潛在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動性。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是緊密聯系,息息相關的。教師如何教,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英語的教學必須注重讓學生自己主動去尋找和總結語言現象,讓學生懂得先有語言,而后才有語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主動學習,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韓艷芬.科技信息,2012(2).
[2]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科學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