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效秋
摘 要:就目前我國林業發展水平而言,還需要更進一步改革與調整,營林工作作為帶領林業建設走向科學化、現代化的重要管理領域,必須要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并結合現代林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提高營林工作質量意識、建立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提高建設隊伍的整體素質、開展相關的培訓活動、擴大種苗培育場地、實施苗圃運營機制、經濟結構適當調整、實現營林產業化、完善營林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進,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營林工作;林業發展;重要性;主要問題;對策及建議
我國是一個林業面積非常廣泛的大國,由于人們對林業建設的重視度不足,沒有意識到營林工作對保護水土、節約資源、凈化空氣、改善環境、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導致林業管理工作中對營林機制的建立不夠完善、缺乏相關的檢查監督機制、林木選種不合理、營造與市場需求不相符、重數量不重質量等問題比較嚴重,導致在富有的林業面積上,優質林非常稀缺,嚴重影響我國林業發展,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與解決。
一、開展營林工作建設的重要性
1、防止水土流失,資源浪費
植樹造林對于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義,倘若大部分地區生態資源遭受破壞,森林植被覆蓋率低,一旦雨季來臨,會造成水土流失,毀壞生態環境。若想保護水土資源不遭受破壞,植樹造林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森林植被根系發達,深深扎入土壤,吸收水分的同時又能防止其流失,與之儲存在發達的根系中。
2、植樹造林,防風固沙
種植林木可以很好的削弱風力,減小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倘若沙塵暴來臨,三北防護林可以減弱沙塵暴風速的百分之七十。倘若在一定的相隔距離種植一些林業帶以及鋪種一些針織衫,就可以很好的將大風刮起的砂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有效的實現防風固沙。
3、種植林木有利于改善空氣,清除安全污染
據不完全統計,一年中樹林能夠吸收3~6萬kg/667m2灰層以及吸收一氧化碳68kg/d,釋放氧氣45kg以及每30d吸收二氧化碳有毒氣體4.2kg。松柏在兩個晝夜之間可以分泌殺菌物質2kg,能夠有效的將肺結核、白喉以及一些痢疾病菌殺死,保持空氣潔凈以及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貢獻價值巨大。營林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減少城市噪音、梅花生活環境以及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為人類社會發展以及娛樂生活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場所,能夠有效的滿足人們經濟日益發展下的生活品質需求。
二、我國營林工作開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不健全的營林機構,營林工作缺乏有效的檢查監督機制
營林工作是一項具有服務性的工作,對生態環境有著非常好的保護作用,這就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要負有一定的責任心與事業心,進而將營林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充分發揮出來。而在實際的營林工作中,很多工作者對營林工作環境以及工作的艱苦缺少克服困難心理,對工作的堅持不會長久,進而使得營林工作崗位人員流動性非常頻繁,為了滿足工作人員的數量需要,很多營林工作中便對招聘工作人員的要求直接降低,只要愿意參與工作中,便無專業性要求、素質要求,導致營林工作中人員知識水平高低不就,素質參差不齊。相關的營林工作檢查監督機制也不夠完善,即便是有些地區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工作者的意識淡薄、能力浮淺,對制度的落實效果也不夠明顯,對檢查監督工作更是存在疏忽,工作者在營林建設中隨意性大,導致工作質量低,無法發揮營林工作的作用。
2、營林基礎地位不穩定,林區經濟效益不高
傳統的營林工作中比較重視林木采伐,輕視森林撫育管理,對營林工作的重要性缺少認識,在資金方面難以滿足工作人員的標準工資待遇需求,工作人員積極性低,使得營林工作地位一直處于不重要的位置。林區管理中造林工作少,砍伐工作多,林木數量逐漸減少,長期下去,林區的數量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進而經濟效益也會逐漸下滑,對林業發展非常不利。
3、林木選種不當
樹種的選取在營林生產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選擇生長周期短、產出木材質量高的好樹種,考慮市場需求和造林地的地理環境,來選取林木。由于沒有選取壯苗和優良樹種,導致營林質量不高,生產盈利能力不足。
4、人工林的營造和市場需求失調,更新造林中數量和質量失衡
人工林在營造上缺乏商業考慮,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造林,致使造用結合不緊密,成材林市場需求不大。苗木的投入量超過設計作業量,成本投入過高。對于良種壯苗的引種、選育、推廣上,存在很多誤區,天然苗木的利用上面有很多不足之處。樹種結構比例失調,適地適樹不到位。
三、加快營林發展建設對策及建議
1、對于營林工作的質量意識要予以提高,完善檢查監督機制
營林工作者要對營林基礎地位的認識予以提高,強化營林工作的重要性,對營林工作質量的檢查驗收和監督的力度,要運用行政手段來進行加大。各級營林主管部門對于組建和充實營林驗收隊伍,技術人員要選派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對營林調查設計、森林撫育的檢查驗收要予以強化,使驗收隊伍的業務水準和工作效果得到提高。對于各級領導政績、業績的考核指標,應以森林資源消長、綠化達標率、覆被率、更新造林面積保存率等為標準,并作為升遷的重要依據。
2、為使營林隊伍整體素質得以提高,要開展營林技術培訓
對技術人員和企業職工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失的真實狀況,對職工、管理和技術人員、領導干部予以有重點、有步驟的基礎知識、技能、業務素質、方針政策的培訓,并且要和營林建設需要相結合,要特別重點培訓使用技術方面。另外,可以往大專院校選派一些條件好、素質高的高中畢業生去學習,使森工林區隊伍的業務素質從根本上得以提高。
3、加強種苗基地建設,搞活苗圃運營機制
加快林木良種培育基地種子園建設,擴大種子園規模,選取優質的種苗進行培育,以滿足造林對優良樹種的需求。及時調整母樹林結構,加強撫育管理,提高母樹林質量。推進苗圃走向市場的進程,采取適當的承包形式或私人經營來搞活苗圃。
4、以經濟結構的調整,來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林業產業的發展,要不斷推進短周期原料林、新經濟林的建設;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加快高層次綜合精深加工的發展;加強發展森林業、花卉業的比例。擴大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把精深加工和優勢產品的發展作為目標,不斷改善林產品結構不合理和產品缺乏競爭力的現狀。
參考文獻:
[1] 周澤蘭.營林工作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4(15).
[2] 姜洪興.國營林場政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