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鑫
摘 要: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提升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在生產生活領域也開始不斷的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現階段現代水利工程施工已經逐漸實現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廣泛應用,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對環境保護工作隊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進行分析,然后對生態環境保護與現代水利工程建設進行探究。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水利工程
一、概述
為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階段我國政府以及人民已經逐漸提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只有真正的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建設都開始實現與保護環境理念的有機結合,人與自然相互影響以及相互制約的關系已經逐漸被人們認知以及接受。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僅可以促使我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還可以不斷提升我國的綠色生產總值。水利工程事業作為基礎性工程始終存于人類生產生活中。在實際對其發展進行建設時必須實現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有效引入。在實際進行水利工程建設時,不僅需要對資源開發的最大限度進行充分考慮,同時要實現對工程與周圍環境之間關系的綜合分析。這對構建現代化水利工程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實際建筑過程中實現對環保理念的引入對環保理念貫徹到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有重要作用。這不僅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整體水平的提高有積極意義,同時可實現對人與自然相互和諧工程的有效構建。
二、環境保護工作對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意義
不同的系統都在生態的包含范圍之內,河流是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前提與基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有巨大影響。因此,人們逐漸提高對河流生態健康的重視程度。人類為真正實現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實現對相關水利工程建設的有效應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是水利工程建設發揮作用的必要手段。
人類的科學技術在不斷進步與發展,這些新型的活動會對河流生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呈現出不斷加大的趨勢,河流生態系統中的一些不良反應又會對人類社會呈現出一種反作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河流生態保護的重要性進行直觀體現。水利工程對人類的社會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對自然河流的生態系統會造成一定的負擔。人工渠道化較為明顯是水利工程的顯著特征。河道的直線化以及河床的硬質化都是其主要表現形式。
我國在近年來不斷的開展河流整治以及防洪建設工程,并且通過引進新型技術材料努力建設生態水利工程,諸如生態護坡技術的應用,綠化提防措施的實施。但是在認識上仍舊存在片面、模糊以及淺薄的問題,對于河流生態保護型水利工程的建設沒有相對完善的技術指導、理論支持,而施工建設中也沒有實施和設計的指標依據。因此我國亟需一個完整規范的科學體系用以對河流整治工程的建設予以指導、規范。
三、生態環境保護與現代堤防工程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對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開始不僅僅在于滿足安全與經濟兩個方面,人們開始對水利工程生態性開始有了要求。生態環境保護開始逐步的影響水利工程設計、規劃、施工等多個環節。城市防洪堤工程建設,也開始融入環保理念,防洪堤在設計上除起到最基本的保障生產安全作用外,還充分考慮附近居民的生活娛樂與休閑問題,城市防洪堤工程設計的更為合理,更為人性化,更人人滿意,更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這樣既有傳統工程的作用有具有新時代人文環保理念的堤防工程為稱之為現代化堤防工程。
四、環保理念在現代化防洪堤工程中的體現
現代防洪堤工程在規劃設計階段,開始對工程所能創造的生態效益開始進行衡量,傳統的規劃設計多局限于對工程經濟效益的考慮,隨著生態效益在堤防工程領域的提出,也充分的證明了堤防工程建設已具有生態環保意識。此外在規劃過程中,防洪堤工程不應不限于工程本身,要考慮整個河道的生態環境,規劃設計既要考慮工程上下游的環境保護問題,規劃設計應該是對整個河道生態群落系統的規劃。現代堤防工程勘察工作應更為全面,在勘察過程中將生態系統、生態群落與水域沿岸生態環境質量作為勘察工作的具體內容,不僅僅是對地質水文環境的勘察。
現代防洪堤工程布置堤防時,不應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將河道予以曲直,降低河道建設投資成本,而應在布置河道時盡量考慮維護河道的原貌,這樣才能避免認為施工對水域生態系統所造成的人為破壞。按照相關原則規定確定提防間距,保證水工能夠協調生態保護和行洪之間的矛盾,確保土地開發利用與水資源利用之間的關系平衡。不但要保證河道行洪能夠滿足相關要求,同時還應當預留一定的淺灘跨度以及植被生長空間,這是保護河流生物系統的基礎,也能夠有效的保留河流自潔能力。滲透穩定以及滑動穩定是堤型選擇的基本安全原則之一,除此之外,生態保護以及生態恢復也是堤壩選型的基本要求,本地材料的選擇以及緩坡結構的使用能夠提供良好的植被生長空間,使得河流側向聯通性能良好。
河流斷面設計時,應按照自然河道縱、橫斷面的多樣性變化特征,盡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規則斷面,淺灘與深潭相間。有助于增加與生物的親和力及與自然風景相協調。在對岸坡防護工程進行工程設計時,在滿足基本安全防護功能的基礎上,不能一位求新,應在權衡工程周圍環境的前提下,選擇與周圍環境景觀相協調的岸坡防護工程。在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觀建設中,應強調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學價值,應更多注重生物棲息地建設,避免將水流置于過多的亭臺樓閣等混凝土與砌石形成的人工環境之中。為降低施工環境對生態系統的沖擊,保障工程效果的實現,并延長生態工程的壽命,應加強生態工程的前期養護和后期管理,包括維護、監測和評估,并積累數據和經驗。
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成為現代水利工程最為顯著的特征,我們不能向從前一樣采取掠奪式的開發方式,對自然資源進行保護,努力實現人與自然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我國水利工程事業發展的選擇,也將成為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生產建設發展的必然選擇。破壞性的開發利用方式,對自然生態系統所造成的傷害以及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很難用金錢來衡量。我國水利工程生態化建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是不可估量的,未來水利工程生態化發展將是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必然選擇,是現代水利工程的目標,生態工程成為了現代水利工程的基本工作要求,不但要滿足水利工程的功能性要求,同時還應當實現其生態建設要求,將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最大程度的發揮,此外水資源的配置也是水工建設的工作重點內容。生態環保是現代提防工程的突出特點,也是我國提防工程目前面臨的新型挑戰,而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進步,反哺自然是現代社會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國發展得以持續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紅星.水利施工中生態環保對于現代堤防工程的意義[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
[2] 劉海波.水利施工中生態環保對于現代堤防工程的意義[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5):16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