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甜甜
血糖監測是糖尿病治療的五大原則之一。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因受年齡、病情、依從性等因素的影響,往往很難堅持定期到醫院進行血糖監測,大部分患者選擇在家里自行監測血糖。血糖監測能讓患者準確及時地了解自己的實際血糖情況,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治療方案等。
糖尿病是慢性病,患者很多時候在基層就診,也會在家里進行血糖監測。患者在家里進行血糖監測時,選擇最多的是血糖監測儀——隨時監測自己的血糖情況,把握運動節奏、飲食種類及飲食數量,了解各種治療的效果,以達到強化控制血糖達標、避免并發癥的目的。如何科學監測血糖,是基層醫務人員和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關注的重點。
關于血糖監測,很多人“熟悉又迷茫”,熟悉是因為血糖監測伴隨患者的整個病程,迷茫是因為大多數人沒有掌握血糖監測的訣竅。一般來說,進行血糖監測有固定的時間節點,但是每個人還應該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時間點進行血糖監測。
正常的血糖監測應該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因此,血糖監測的時間應該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睡前血糖、隨機血糖,必要時還要加測凌晨1~3時的血糖。
對于病情程度不同的糖尿病患者來說,進行血糖監測的時間點也應該有所側重。比如,新診斷的患者需要先規律地監測一段時間的血糖,從而接受指導治療,一般每天應監測血糖4~7次;血糖控制相對穩定的患者,每個月應監測血糖2~4次;血糖控制不達標的患者,每周不同時間監測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運動前后、旅行時,患者應調整藥物的劑量及次數,有低血糖癥狀以及懷孕或打算懷孕時,要適當增加血糖監測次數,必要時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