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杰
(內蒙古師范大學,010000)
摘要:本文立足于以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萬和永鎮關東車村的實際情況,對關東車村的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為更好的促進關東車村的發展提出的建議。
關鍵詞:關東車村;人力資源 ;技術 ;教育 ;產業結構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定社會內總體所具備的能夠從事價值創造活動的勞動能力的總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就是以發掘、培養、發展和利用農村人力資源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有計劃的活動和過程。通過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提高農村人力資源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以及民主意識、自強意識。根據我國勞動就業制度的規定,男的滿18歲到65歲,女的滿18歲到60歲,都列為勞動力資源。
關東車村位于萬合永鎮政府西南25公里處,距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駐地經棚鎮 30公里,東與永明村為鄰,南鄰西拉沐倫河,西處青山腳下,北與中心村接壤,306國道橫穿而過,省級大通道跨越東西,地緣優勢無與倫比。關東車村的占地總面積為22萬畝,現有耕地面積4500畝,其中水澆地面積 2800畝,山坡地面積 1700畝;退耕還林面積7040畝,草牧場面積9.8萬畝,人工造林 3500畝。全村 527戶,人口1527人,黨員50名。主要民族為漢族,其余為蒙古族,有少部分回族、滿族居住。
立足于關東車村的實際情況,關東車村農牧業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具有以下區域優勢:一是交通便利。306國道橫穿而過,省際通道緊鄰村南的西拉沐淪河邊,對于促進村里發展二、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二是世界地質公園八大景區之一的大青山就在其村委會所在地,自1997年建設以來吸引著國內外的大量游客,為二、三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大量農業剩余勞動力得以就地轉移。三是特色種植業初具規模。村里近年來一直在發展果蔬采摘園和有機蔬菜、有機雜糧的種植。
根據關東車村的實際情況以及區域發展優勢,經濟的發展己經不能單純的依賴于自然資源和人的體力勞動,而應該在生產的過程中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技術水平,以此來代替原有的傳統的生產要素。
1.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構建科學、完善的農村教育體系,提高受教育水平
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思想的指導下,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把關東車村的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首先,關東車村要辦好職業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堅持面向市場、面向社會、面向關東車村的實際情況。關東車村文化水平不高的大齡婦女較多,針對她們可以建立培訓班,主要課程是如何做好月嫂和家政服務以及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對于男性的年輕勞動力應該建立焊工、瓦工、木匠等一系列的培訓,讓他們掌握就業的技能,增加其經濟收入。
其次,關東車村要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的辦法。關東車村男性滿18歲到65歲的共有640人,女性滿18歲到60歲的共有514人,這些都是勞動力資源,共有1154人,占關東車村整體的75.6%。由此可以看出,關東車村的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大多是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沒有專業技術的勞動力。因此,關東車村委會要積極采取“走出去”的策略,將大量閑置的勞動力送往發達地區或城市去學習其他地方的工作經驗以及先進技術,這樣不僅可以為自己增添就業的技能,還可以將其引進關東車村,提升關東車村整體的技術水平。同時關東車村還要積極采取“請進來”的策略,從外地聘用受過高等教育的高素質人才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進入關東車村,讓他們對村民進行相應的培訓,提升村民的思想認識以及技術水平。
2.支持和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有效的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
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工業化、現代化不可逾越的階段。關東車村在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技術升級的同時,也必須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依據許多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選擇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經濟發展戰略是加速力資源開發的重要保障。關東車村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過剩現象比較嚴重,勞動力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而勞動密集型產業無疑是對智力要求最低、吸引勞動力最快的產業之一,是最適合當前關東車村人力資源特點的產業。同時,也要注重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的優化。在增加關東車村內部吸收就業能力的同時,需要調整關東車村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讓大量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逐漸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使之成為新增就業的主渠道,以產業結構的優化帶動就業結構的優化。
3.建立健全外出務工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體系
近年來,關東車村各項事業發展迅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都走在了各村的前列,村內有文化室、娛樂場所。村內交通四通八達,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往熱水,林西,鄉村路寬敞平整。通訊發達,移動、聯通、電信信號覆蓋全村。生態環境良好,風沙源治理圍封9000畝,公益林圍封1萬畝。但是關東車村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在家務農,而是去外地打工,這些人并沒有完整的規劃,也不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關東車村需建立以提供就業信息發布、法律知識培訓等現代化的就業服務體系。
關東車村委會應該建立法律咨詢組,專門用來幫助外出務工人員進行最基礎的法律知識的普及。同時關公車村還要建立中介機構,幫助務工人員介紹工作,這樣既可以避免了務工人員盲目的去外地打工,而且也可以更好的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避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因此,關東車村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現代化就業體系,增加就業中介機構的數量,規范并提高其服務質量,建立信息化、網絡化的就業服務網絡,減少就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加大對現有勞動者的技能培訓,以降低技術性失業。通過這些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措施,可以達到增加就業,有效實現剩余勞動力轉移。
參考文獻
[1]鄧濤.對當前我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思考[J].農村經濟,2010(1):85-88
[2]李德志.我國政府加強農村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的責任與對策.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J],2007(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