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華
【摘要】區域活動是指通過教師創設的具有趣味性,可操作性,創造性和探索性的教學,使兒童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中接受的非正式教育活動,區角活動是兒童進行有效學習的一種形式,它與探索性主題活動相互關聯,相輔相成。
【關鍵詞】幼兒園 區角活動 探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25-01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兒童的獨立學習日益重視,區域活動作為幼兒園實施的個性教育,是一種重要的組織形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闡述“區域活動”價值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幼兒園活動組織和指導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區域活動有效發展的戰略,并提出了推進幼兒園優化教育的建議。幼兒園活動是指教師以孩子的興趣和需求為基礎,結合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將活動室的空間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有計劃的創設環境,活動的材料,活動的規則,使孩子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合作伙伴,在積極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獲得個性化的學習和發展。
一、區角活動的含義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具有環境自由,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特點,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教育,有利于幼兒園教育的優化和科學化。那么,如何有效地開展區域活動,發揮其教育價值的優越性,促進兒童身心的和諧發展,是值得每一個幼教人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二、區角活動的具體實施
1.創造動植物角域,使教育回歸自然。創設動植物的角域,使兒童接近自然,提高兒童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觀察興趣。在幼兒園室內外種植很多生長植物,如蘿卜,洋蔥,馬鈴薯,玉米。養殖動物兔、魚、海龜,泥鰍等,讓孩子輪番照管,通過觀察孩子們掌握了許多關于植物和動物的生長知識,了解了植物和動物各階段的生長特點,特別感興趣,他們會自己動手畫日志,記錄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情況。在老師的領導下,學習播種,參與澆灌,除草,土壤等勞動,在個人栽培的過程中,了解到植物的生長過程。
2.創造和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區域環境。區角材料和活動主題密切相關,與環境密切相關,區角設置和兒童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區域設置和區域墻飾,需體現班級特點及反映活動主題,讓每個孩子都參與進環境的創設中,每個主題都有孩子的作品。流動便于取放的環境創設,讓孩子們感覺自己的進步,體驗成長的樂趣。同時,也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和共同進步的平臺。
3.有效的觀察和指導,能促進區角活動的有序開展。區角活動是兒童獨立活動的場所,具有松散和低結構特點。這無疑加大了教師觀察指導的難度,要求教師具有更高的指導技巧。教師只有對孩子進行準確的觀察和理解,及時適當地指導區域活動,才能促進區域活動的順利發展,并不斷豐富和深化。在區域活動過程中,教師更容易觀察到幼兒的表現,針對兒童的特點,活動的情況進行有目的的指導。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獲得關于幼兒區角活動狀況的信息以及如何改進,以便調整該區域活動的目標和內容,為教師進行相應指導提供支持性策略。
4.積極評價和反思。除了創造良好的區域環境外,教師還要提供廣泛的活動材料,以滿足兒童的需要和興趣。除了為幼兒的活動提供適當的指導,教師還應及時有效地進行評價,以便調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和幼兒活動狀態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對教師活動的評價和反思有以下幾方面:區域活動的目標是否符合兒童目前的知識和經驗水平;是否能有效促進幼兒的認知發育,是否滿足興趣和需要;教師能否為幼兒提供及時,適當和有效的支持和指導。通過反思和評價,教師可以全面客觀地了解兒童現有的發展水平,以便檢驗孩子們在創造地區域環境中,材料的投放,是否符合幼兒身體和心理發展的特點,滿足兒童的興趣和需要,才能使老師為孩子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從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區角,更換材料。
三、提供的材料要具有階梯性
每個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都不一樣,所以材料的投放也應該考慮到孩子的不同層次,既不能簡單,又不能復雜,為不同水平的孩子提供活動的機會和成功的條件。首先,根據材料的遞進關系進行難易分層。在許多材料中,材料之間存在著漸進的關系,其特點為教師提供了材料分層的參考,使不同水平的幼兒得到同步發展。其次,基于知識和技能本身存在的順序進行化分層次。
知識和技能本身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區角材料階段性的投放有著難以遞進的過程。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及時分析,捕捉孩子的層次,對材料合理化的分層,并不斷通過孩子的活動,教師的觀察,及時發現材料問題,及時調整,真正通過分層,讓材料適合不同層次的孩子,以促進他們的和諧發展。
結語:在開展幼兒區角活動方面,我們不僅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還要因人制宜。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和進步,我們老師與家長就要積極配合參與學生的活動,共同進步,共同努力,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李生蘭.幼兒社會化的內容、特點與途徑[J].幼兒教育,1997(9).
[2]李建君.區角:兒童智慧天地[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