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敦芳
【摘要】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要“用教材”“學語文”,要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適宜地選擇閱讀教學內容,以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學情視角 閱讀教學 選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082-02
語文教學要“致力于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要“用教材”“學語文”,要以學定教,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適宜地選擇小學閱讀教學內容,以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策略一:關注文體特征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文體歸屬,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語體特點,鮮明地表現在內容的選擇、結構的安排、技巧的運用和語言的表達等方面。因此依據文體特征,開掘文本的教學價值,發現語言的內在規律,選擇合宜的教學內容,是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閱讀寫景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寫景的方法;閱讀小說要抓住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閱讀說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學習作者是怎樣說明的;閱讀童話故事,要關注故事情節,展開豐富的想象,學會復述故事;閱讀詩歌,要關注意象、情感、韻律等。
例如《談禮貌》是一篇議論性的文章,我們就不能只看到三個故事(問路、踩裙、理發)和相應的道理,還要學會用比較的方法,探究作者是怎樣以事說理的:第一,事與理有什么關系?(一致性);第二,事與事有什么關系?(不重復性);第三,理與理有什么關系?(遞進性)。這樣引導學生比較,就能把握“事與理”的三重關系,就能了解議論文的寫作方式(怎樣選擇事例、揭示事理等),積累一種專業的閱讀視角。
關注文體特點選擇閱讀內容,運用恰當的方法閱讀不同文體的文章,才會把握住文章本質的東西。所以,一接觸課文,我們首先需要對文體作最初的判斷,辨別它屬于哪一類文體,以便沿著常見思路、常規模式去思考探求,掌握規律性的東西,進一步思考“這一類”文體共有的教學價值,從而選擇教學內容。
策略二:挖掘語言特色
我們要善于挖掘文本的語言特色,精心選擇閱讀內容。精妙傳神的字眼、內蘊豐富的詞句;典范的、優美的句式、語段;新鮮的、獨到的、個性化的語言;富有特點的人物對話;精巧的構思、謀篇布局、精心的選材、命題等都是我們要挖掘的內容。
一、二年級要重點關注優美的詞語、典型的句式;三年級要重點關注典型的語段;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應關注篇章知識的教學,關注文本中的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場面描寫、心理描寫等等。
如《問銀河》這首散文詩在語言表達上特點很鮮明:1.每段以問句形式出現,每次提兩個問題,這樣連貫而下,節奏分明,富有韻律。2.全詩反復使用“在……有……嗎?”的形式向銀河發問(這種形式的問句孩子是第一次接觸)。3.文中像“清澈的河水”這樣偏正式的詞組很多(每個詞組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對其進行品味學習,不僅能感受詞組中修飾語的妙用,還有助于孩子讀懂課文走進詩的意境)。基于以上分析,本課教學的內容可確定為:1.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和反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詩歌的綺麗意境;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學習像“清澈的河水”這樣偏正式的詞組和“在……有……嗎?”的問句表達形式,并激發想象,模仿課文向銀河發問。
這樣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理解內容、提煉言語形式,在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讓內容理解與語言習得同生共構。
策略三:尊重學情特點
課文中的選文往往是名家名篇,一篇文章往往會有很多方面的言語表現形式值得學習、積累。針對一篇課文,我們要研究其可教的語文內容,研究其根據課程階段目標要教的內容,還要進一步研究根據學情確定能教的閱讀教學內容。也就是在學生需求處開掘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規律和自身的發展需求,研制出適切的教學內容。
如蘇教版第二冊《螞蟻和蟈蟈》一課中,有一個句式特點很明顯:“一群螞蟻在搬糧食。他們有的背,有的拉,個個滿頭大汗。”“他們躲到大樹下乘涼,有的唱歌,有的睡覺,個個自由自在。”由此很多老師提煉出引導孩子們學習“有的……有的……個個……”的句式進行學習訓練。筆者認為這樣的目標定位是不恰當的。因為對于“有的……有的……”這種句式一年級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觸,后面第三冊第1課《秋游》和第三冊第22課《云房子》等課文,都會進一步學習這一句式,當然要求逐漸提高。實踐證明,對于我們城鄉結合處的一年級孩子,經過學習訓練能夠掌握“有的……有的……”這一句式,如果要求他們不僅說“有的……有的……”還要再形容“個個”怎么樣,這超過了孩子們的”最近發展區”大多數孩子難以做到。因此,根據學情,我們在學習《螞蟻和蟈蟈》一課時,教學目標應定位于: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說話能力,練習用“有的……有的……”說話。當然,當個別優生能說出“個個”怎么樣時,我們應給予熱情的表揚。我們應準確把握學生的實際能力,了解其學習質態,從學生的認知需要出發,精心選擇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讓閱讀教學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總之,閱讀教學要以發展學生的言語智能為核心目標,要從文體特征、語言特色和學情特點出發,精心選擇課堂教學內容,以切實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