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摘要:旨在收復耶路撒冷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最終偏離目標轉向拜占廷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次東征的轉向看似偶然,卻也有著其必然因素。回顧東地中海地區從公元11世紀至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間的史事,可以發現,西歐與拜占庭之間將會不可避免的發生沖突。
關鍵詞:拜占庭;東地中海世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前言:任何歷史事件的發生與發展都離不開它所處世界的客觀環境。因此,在討論第四次十字軍東征轉向的原因之前,我們必須回溯到11 ~ 12 世紀,弄清楚這一時期,東地中海世界的地緣政治環境。
一、教會之爭與天主教世界的壯大
基督教自誕生以來,便一直受到羅馬帝國統治者的抵制與打壓,這一狀況直到公元4世紀的時候才得到轉變。公元392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而自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以后,羅馬教皇就想著控制全帝國的教會。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在帝國分裂后一蹶不振,始終沒能形成強大的皇權統治。因此在這一時期,羅馬教會得到巨大發展。而在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教會始終受到強大皇權的護佑與控制。此外,君士坦丁堡教會也不甘心屈就于羅馬教會之下。在公元451年由東羅馬皇帝馬西安主持的卡爾西頓公會議上,通過了使君士坦丁堡同羅馬平等的教規。此事引起了羅馬教會的極大反感和教皇利奧一世的抗議,①成為東、西教會分裂的前兆。1054年,東、西方教會最終分裂。在皇權護佑下的君士坦丁堡教會更不把羅馬教皇放在眼里。因此,使東、西教會整合,羅馬教會一統基督教世界,就成為羅馬歷代教皇夢寐以求的目標。
這時,地中海地區政治形勢的變化,使教皇的目標有了付諸實施的可能。7世紀時,法蘭克人、哥特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汪達爾人等蠻族人相繼皈依羅馬教會,從10世紀晚期開始,北歐諸國也開始皈依羅馬教會,歐洲天主教世界開始出現大整合,這一時期也成為西歐中世紀全盛期。此外,中世紀時經過本尼迪克特的修道院改革奠基與克呂尼改革運動,教皇制正式在天主教世界建立,羅馬教皇的權力日益增強,幾乎成為整個西方世界的核心,到格里高利七世的時期,教皇權利達到頂峰。
二、拜占庭帝國的衰落
與天主教世界逐漸強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拜占庭帝國的衰落。11世紀初,瓦西里二世兼并了保加利亞和亞美尼亞。但此舉在讓帝國版圖擴大的同時,失去了緩沖地帶②。此外,由于他去世前沒有安排好皇位繼承問題,結果拜占庭在他去世之后開始衰落動亂。③更重要的是,曾在拜占廷歷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帝國的實力,并且擴大了兵源的軍區制開始瓦解。11世紀時有關軍區制的名稱幾乎完全消失了。④國家失去了可靠的兵源,不得不花費巨資使用外國雇傭兵。因此,政府一旦陷人財政困難,便失去了防御能力。在軍區制瓦解的背景下,拜占庭難以抵抗來自東方塞爾柱突厥人的侵略,領土在這一時期大量喪失。1081年,阿萊克修斯上臺后,拜占庭情勢得到好轉,其后拜占庭得以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繁榮,但仍面臨著諸多問題。
由于前三次十字軍東征穿越拜占廷國境,東西方從此可以進行直接的陸路商貿往來,拜占廷由此喪失了東西方貿易中間人的優勢。同時意大利各海上共和國紛紛興起,并且在地中海和黑海貿易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拜占廷的稅收和商貿活動因此遭受嚴重打擊。與經濟上的困境相對應的是政治上的危機.科穆寧王朝時期,強力統治者曼努埃爾死后的三十年間,先后更換了七次皇帝,除了曼努克斯的兒子之外,其余的五位皇帝全都是通過叛亂上臺的。由于軍事貴族和文職官僚的干政,這一時期皇權極度衰弱。此時的外敵入侵與保加利亞的叛亂,更使得拜占庭失去對巴爾干地區的控制。⑤
三、威尼斯商人企圖征服拜占庭
上一節我們提到,在拜占庭衰落的同時,意大利各海上共和國紛紛興起。而在這些海上共和國中,尤以全民善于經商聞名的威尼斯發展最為迅速。從公元5世紀到9世紀的數百年間,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增強,威尼斯與拜占廷的關系也逐漸地發生了變化,它由受后者控制的保護國,一步步變為同盟國,直至最終擺脫了拜占廷的控制。1 0世紀以后,威尼斯人逐漸在黎凡特⑥貿易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使得拜占廷東地中海世界貿易樞紐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為了削弱威尼斯人日益增長的實力,拜占廷皇帝采取了拉攏其競爭對手比薩人和熱那亞人的策略。此舉使威尼斯人在與拜占廷商業貿易上的優勢地位受到挑戰。1171年,科穆寧王朝曼努埃爾一世大肆拘捕君士坦丁堡城內的威尼斯人并沒收他們的財產,取消威尼斯人的商貿特權,兩國關系隨之惡化。后來,阿萊克修斯三世迫于形勢的需要,不得不在1198年的黃金詔書中恢復先前雙方訂立的幾個條約中的內容,并另附一份地名清單,以供威尼斯人進行自由貿易。但實際上,帝國仍對威尼斯人的財產和船只征稅并對威尼斯在拜占庭的貿易予以諸多限制。因此為了維護自身的特權,威尼斯人不惜訴諸武力。而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正好給了威尼斯契機。
結語:綜上可知,隨著西歐的強大與拜占庭帝國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衰落,加上天主教教皇的擴張野心與威尼斯商人征服拜占庭的企圖,西歐與拜占庭之間將會不可避免的發生沖突。只是說,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中的一些偶然因素,諸如十字軍與威尼斯人之間的買賣、拜占庭引狼入室等加速了這一沖突的到來。此外,拜占庭雖然衰落了,但就君士坦丁堡而言,其富庶仍不斷刺激著各利益集團追求財富的欲望。
注釋
①徐家玲,《論第四次十字軍“ 改變方向” 的必然性》,長春師范學報,1995年第三期。
②兼并保加利亞和亞美尼亞導致拜占庭與突厥人之間失去緩沖地帶,拜占庭直接受到烏茲人和塞爾柱突厥人的威脅與侵略。
③羅家梅,《1204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6頁。
④陳志強,《拜占廷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頁。
⑤羅家梅,《1204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8頁。
⑥黎凡特(Levant)泛指的是托羅斯山脈以南、地中海東岸、阿拉伯沙漠以北和上美索不達米亞以西的一大片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