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要】教學中,有較多的學生在解題中毫無方向和目標,只是憑借自己的感覺去解題,或是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方式,但是不會變通,思維單一。因此本文通過具體的例題,闡述思維定勢形成的重要性,積極思維定勢的延續和消極思維定勢的應對策略,讓數學的美真正得以體現。
【關鍵詞】數學思維定勢 積極思維定勢 消極思維定勢 如何應對思維定勢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30-02
俗話說得好,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彰顯著特有的靈活和美感。然而,正如體操需遵循一定的程式,思維亦有定勢。思維定勢,是指人們長期形成的一種習慣性思維方法。在既定條件不變時。可以引導我們迅速形成非條件反射,并調動腦海中的儲備知識,及時、高效地解決相應問題,避免思路斷片、無從下手的窘境。但若慣性思維過于僵化,則有害于創新思維,使問題無法得到正確的解答。因此,思維定勢好比一把雙刃劍,需要我們因勢利導,加以合理、妥善地運用。
一、積極思維定勢
1.溫故知新——知識的遷移和運用
復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外角等于它的不相鄰兩內角之和”,將不在同一個三角 形中的各個角轉化集中到同一個三角形中,再利用上面性質進行計算 。
例1:如圖求∠A+∠B+∠C+∠D+∠E的度數為( )
A.720° B.540° C.360° D.180°
與學生共同分析方案:
(1)條件不具備求得各個角的度數。
(2)剛學過的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或外角性質實際上可以把三個角合為一個平角,或外角性質“合二為一”即把比較分散的角的和的問題,通過外角性質將它們集中在三角形中,由內角和定理來解決問題。
解答過程:設AD、BD分別與CE交于F、G,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可得:
∠DFG=∠A+∠C, ∠DGF=∠B+∠E
∵∠DFG+∠DGF+∠D=180°
∴∠A+∠B+∠C+∠D+∠E=180°
故選D
2.舉一反三——規律的思考與歸納
例2:在學習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a+b)(a-b)分解因式時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x2-1 ②x2-4y2
③-m2n2+4t2 ④(x+z)2-(y+z)2
① 中顯然a、b分別表示為x和1,則有x2-1=(a+1)(a-1)
②中對于4y2的項中系數一定要注意,即a、b分別表示x、2y,則有x2-4y2 =(x+2y)(x-2y)
③中先變形為4t2-m2n2,強調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因式分解中的數學模型一定是a2-b2型,否則轉化為此型,則有-m2n2+4t2=4t2-m2n2=(2t+mn)(2t-mn)
④中把x+z和y+z看成整體即形如a2-b2型分解后再進行合并,則有(x+z)2-(y+z)2=(x+z+y+z)(x+z-y-z)=(x+y+2z)(x-y)
歸納:
1.運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時,先把二次項寫成a2-b2的形式,再套用平方差公式
2.公式中a、b可以代表一個數、一個字母或一個單項式、多項式
3.平方差公式的特征:
①左邊的多項式只有兩項,并且都可以寫成平方差的形式(包括系數)
②右邊恰是這兩數的和與這兩數之差的積
其實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思維定勢在通過反復練習熟悉一些解題方式后,老師經常對有關數學的一些概念、定理之類的東西,進行熟練掌握應用,就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正確的思維定勢。
二、消極思維定勢
1.知識性思維定勢——知識的負遷移
例3:初學者常見的一些錯誤:
①a2·a2=2a2 ②b2+b2=b4 ③(a2)3=a5
這是概念模糊不清出現的思維混亂,因此需要我們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理清各種運算的概念和法則,比較各種運算中結果的指數的變化規律,在先判斷好屬于哪種運算后再求得結果,從而及時避免類似錯誤的產生。
2.方法性思維定勢——思維的桎梏
例4 :已知E為線段BD上一動點,AB=4,AB⊥BD于B.過A作AC⊥AE,E在運動的過程中保持∠AEB=∠AEC,過C作CD⊥BD 于D.令BE=x, CE=y.求:(1)y關于x的函數解析式;(2)E點在移動的過程中CD是否為定值
顯然,后一種方法的得證優于第一種方法,第一種方法過程復雜且繁瑣,付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時間,而且在計算的過程中易得出第一個錯誤的答案。所以我們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問題,鼓勵學生要敢于創新。教師在課堂講解中要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以培養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目光看待一個問題,改變思維方式就是走出了思維定勢的誤區,改變思路是唯一從根本上解決的方法。
三、如何應對思維定勢
1.切實加強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是判斷、推理的基礎,它有確定的內涵和外延,因此在講概念時法則、定義、要注意把內涵講深,外延滲透,把各種概念的個性、共性揭示出來,把新舊概念的由來和發展、區別進行剖析、類比,抓住它們的特點,防止概念混淆而產生負遷移。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概念的推導過程,并可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生動實例,運用直觀的教學工具,或者類比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掌握概念是怎樣得到的,適用條件和范圍應當如何限縮,具體應用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等等。
2.妥善培養良好習慣
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審題不嚴、作圖不細、思考不深、分析不透,一看到給定條件就急于求解,從而陷入錯誤的思維定勢。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仔細審題,注重分析題目給出的細節,比較既定條件的差異,在此基礎上認真思考,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以積極的心態克服學習中的困難。
總之,數學學習中的思維定勢是普遍存在的,作為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數學學習能力,一方面要培養學生建立積極的思維定勢,促進學生學會學習能力、自主探索,發展其數學思維;另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要敢于、善于打破消極的思維定勢,積極思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