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面向小企業和代理服務機構培養從事出納、會計和財經相關服務工作技能型人才。目前中職會計教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偏重理論教學,實訓課程比較單一,不能滿足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要。筆者根據多年會計教學經驗和對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思考,提出幾個解決問題的建議,希望能夠改變當前的教學模式,更好地貫徹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實現學校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關鍵詞】中職會計 實踐性教學 任務教學 仿真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9-0131-01
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主要面向小企業和代理服務機構培養從事出納、會計和財經相關服務工作技能型人才。教育部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標準》提出,中職會計專業對應的職業主要是小微企業出納、會計和代理記賬員等工作崗位。面對這樣的就業形勢和崗位需求,中職會計專業應該改變以往的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加大實踐性教學力度,注重工作任務教學,將仿真實訓和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實現學校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目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中職會計教材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編寫,缺少與小企業會計準則的對比。小微企業會計核算遵循小企業會計準則,學生不知道兩種會計準則在會計處理中的不同,這就容易造成工作時不知所措,失去方向感。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標準應該是對小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會計相關法規制度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第二,課程設置偏重理論,課程之間缺乏銜接。中職學校一般是先進行理論學習,最后一學期手工模擬做賬。很多學校把會計理論課和實訓課開成不同的孤立的課程,時間跨度較大,這樣容易造成理論和實踐脫節。學生學習理論時不知道實際工作情景如何,只會通過閱讀題目的文字機械地寫出會計分錄,不會解讀原始憑證,不能判斷經濟業務,更不用說進行會計的審核履行監督職能了。進行實訓操作時又容易對理論知識遺忘,使實訓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第三,實訓課基本限于手工會計操作,教學效果不易評估。目前,會計模擬一般是采用一家中型制造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進行手工賬務處理,學生集所有會計崗位于一身,沒有會計分工。學生不懂得憑證如何傳遞,不知道會計崗位之間的分工和協作,做的就是一本糊涂賬。另外,任課老師沒時間和精力對每個學生的憑證、賬簿、報表進行檢查。所以會計模擬課結束之后,有的學生做的賬自始至終就沒做平過,自己也不知道錯在哪里,又該如何更正。這樣,實訓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沒有效果。
如何讓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更貼近實際,真正貫徹實踐性教學,從而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舉措:
一、理論講授應該結合會計崗位進行,實行任務教學法。
教材選擇上應該選取更新及時的教材,在講解企業會計準則的同時要指出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不同之處。改變財務會計的教學模式,理論講授結合會計崗位進行。教師應對關鍵知識點設計工作任務,讓學生直接解讀原始憑證,學會會計職業判斷,通過執行一個個小任務,進而完成從確認、計量、記錄到報告的一系列會計處理。在實訓任務設計上,應采用企業真實崗位、真實業務、真實環境,關注核心技能點,將理論知識通過學生動手完成一個個實訓任務而生動、真實地體現出來。
二、手工會計模擬采取傳統紙質賬目和手工會計實訓軟件相結合的方式。
手工會計實訓軟件解決了老師檢查學生賬簿的難題,使學生不再做“糊涂賬”。學生將憑證內容錄入計算機,由軟件自動打分,并且標識出錯誤,學生可以查看正確做法,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目前,可以從市場上購買手工會計模擬軟件,也可以由學校自行研發同類軟件。盡管這些軟件會提供題庫,但是為了和傳統手工模擬相配合,教師自行設計實訓題目很有必要。這就要求教師提前將實訓題制作出來,并且導入到軟件系統中去,工作量很大。
三、手工會計模擬和電算化會計模擬交叉進行。
會計逐漸實現電算化是發展趨勢,學生熟練掌握運用電算化軟件是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現階段完全摒棄手工做賬還不現實,尤其是對小微企業而言。所以,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既要能夠手工做賬,又要能熟練運用電算化軟件做賬。仿真實訓可以將同樣的一套業務分別采用手工模擬和電算化模擬先后進行,然后讓學生通過兩種方式的對比進行總結,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大實訓力度,綜合實訓和分崗實訓相結合。
在對學生進行綜合實訓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分崗實訓。學生既要根據工作職責完成本崗位工作任務,又要根據會計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與團隊中的其他人員密切合作,動態呈現會計工作實施的主要過程。團隊實行輪崗制度,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不同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工作內容。這樣通過綜合實訓和分崗實訓的鍛煉,不管是一人一崗還是一人多崗,學生都可以輕松駕馭。
鑒于會計專業學生頂崗實習的難度很大,中職會計專業更應該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進行基于工作任務、注重職業判斷、強化理實一體的教學改革,提升中職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水平,提高中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從而適應現代職教體系對中職基礎性職業教育的屬性定位,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合格的會計人員。
參考文獻:
[1]孫愛軍. 淺談中職會計教學[J]. 新財經:理論版,2011(11)
[2]張志宏. 淺談中職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1)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高敏,女,山東省菏澤信息工程學校會計專業教師,管理學碩士,講師,市級教學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