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
(盤錦市雙臺子區實驗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通過改革創新音樂教學模式,讓學生保持對音樂的熱情,在學習與欣賞中升華情感。本文首先從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師資水平三個方面分析了中學音樂教學現狀,針對現狀提出了解決策略。
關鍵詞: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對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在中學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視。音樂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培養其審美意識,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為其思想情感的表達提供新的方式。而且音樂藝術中展示的美好精神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有利于塑造學生的品德與性格,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1、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
1.1教學觀念問題
縱觀傳統中學教育現狀,教學重點基本是放在語文、數學以及英語等這些基礎性學科上,還把教學目標定在學生的升學考試成績上,音樂教學基本處在從屬的地位,甚至“可有可無”,尤其是那些偏遠的農村中學中,只重視學習成績,音樂教學基本是“名存實亡”。由于管理人員和部分教師的不重視,會讓其他主科占用音樂教學時間,導致原本就緊張的教學計劃根本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影響了音樂教學成效。
1.2教學方式問題
傳統的中學教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教師向學生主動傳授音樂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但是跟其他基礎學科不一樣,音樂教學單純的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式不可取。中學音樂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綜合素質,新課改更是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傳統的教學方式影響教學質量,“滿堂灌”或者老師教、學生跟著練習的方式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久而久之,就不想參與音樂課程的學習。
1.3師資水平問題
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要求教師具備基本樂理能力,能夠運用音樂器具來教授學生,還要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廣泛涉獵包括美學、文學以及歷史民俗等方面的知識,提高審美趣味,注重創新,培養自身駕馭作品的能力,這樣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部分中學缺乏音樂教師,現有的師資業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教學方式也急需改變。有些音樂教師基本功不是特別到位,不能深入的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綜合素養難以滿足學的需求。
2、基于新課改的中學音樂教學問題的對策
2.1積極轉變教學觀念
要提高中學音樂教學成效,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學校管理人員與教師都要認識到音樂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地位,在音樂教學中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時間,為學生打造適合年齡特點的特殊音樂課堂,在校園內形成一種藝術文化氛圍。堅決杜絕其他學科占用音樂教學時間的現象,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相應的課余音樂小組,讓喜歡音樂的學生假如進來,并有音樂老師給予指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在讓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通過多元文化的滲透,讓他們明白各個地域特有的文化景觀與風俗習慣,這是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一種重要的手段,也是學生情感體驗以及情感認知的過程。
2.2運用多元化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根據心理學知識可以看出,興趣能夠對一個人的認知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提高學習的效果。當我們對某個事物感興趣的時候,情緒也隨之發生改變。中學階段的學生對音樂的感覺還處在一個懵懂的狀態,也是培養其興趣最好的階段,通過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行音準與節奏等方面的訓練的成效是非常明顯的。要讓這些學生對音樂產生自信,鼓勵他們開口去唱,通過歌聲去表達情感,通過訓練與鼓勵讓他們發出優美的“天籟之音”。因此,新課改背景下中學音樂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內容就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在教學中,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比如,多媒體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些音樂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讓學生直觀的感受跟自己年齡相仿的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從而放下心理的包袱,用自信與樂觀的情緒勇敢的歌唱。此外,還要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在音樂欣賞中融入多元文化,讓學生的探索欲望變得更加強烈,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想象力和創造力變得更加豐富。所以,在讓學生上音樂課的時候,要充分提煉音樂作品的中“美”的元素和文化元素,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培養審美意識。
2.3加強師資建設和設備管理
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師資力量建設,提高音樂教師的福利待遇來吸引優秀音樂教師的加盟,從而發揮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一套嚴格的人才選拔制度,當人才引進之后,要加大師資力量的培訓力度,讓音樂教師定期出去參與培訓,或者請優秀教師來學校開展講座,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進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為教學的有效性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學校還要加大音樂教學設備方面的投入,及時購買相應的教學設備,這是硬件設施方面的保障,定期保養那些相對比較昂貴的音樂教學器具,讓音樂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音樂教學成效。
結論:綜上所述,音樂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音樂教學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教學目標,運用新型教學模式,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周黎藜.新課改視閾下中學音樂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5(05).
[2]張伶.基于新課改的中學音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08).
[3]胡艷琴,工小波,趙劍鋒.試論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中學音樂的教育[J].素質教育論壇,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