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紅靜
河南省安陽市第五中學
【摘要】通過對河南省鄭州市、安陽市、平頂山市的認真調研,文章認為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中,“應試化”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好在近些年體育新課改的目標也在不斷得到實現。中考體育考試項目日益受到重視,必然會帶來體育課堂教學的新變革。只有深入教育教學一線,才能夠發現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
【關鍵詞】河南省中考體育項目;初中體育教學內容;影響
【科研課題】本文系2016年河南省省級名師培育項目培訓對象科研課題《河南省中考體育項目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影響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編號:0216008)。
隨著中招體育分值的逐步提高,中考體育項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2016年,以河南省為例,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16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明確將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由原來總分50分提高為70分。這足以說明體育項目已經成為中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2016年河南省中考體育考試項目及方法分析
1995年,河南省在中招招生政策上做出了重大改革,學生不僅要參加文化課考試,還要參加體育項目考試,體育成績滿分為30分,計入中招升學總成績內。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又印發《轉發教育廳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意見的通知》(豫政辦〔2013〕58號)并要求:從2013年起,全面組織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我省中招體育考試統一按滿分50分計入中招總分。2016年,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16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將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由原來總分50分提高為70分。這是對中考體育加試時隔不到三年進行的一次重大改革。
在2016年進行的中考體育加試中,河南省所選取的考試科目及分值為:總分值70分,項目分別為必考科目長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20分,選考科目(一)技巧類(50米跑或跳繩)14分,選考科目(二)素質類(立定跳遠或投擲實心球)14分,選考科目(三)技能類(籃球運球或足球運球)14分,過程管理為8分。這一考試內容及“必考+選考+過程管理”的評分標準,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所秉持的開放性理念,使學生有了更多貼近自身實際的多樣化選擇,保障了每個學生的體育加試都能夠最大限度體現公平性原則。
二、河南省部分地市初中體育教學內容現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初中體育教學首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通過對河南省鄭州、安陽、平頂山三市的調研,筆者基本掌握了這些地區體育教學的現狀,就教學內容來說,三地略有差異。
在鄭州市所調查的17所初中中,開展的體育教學內容除長跑、短跑、擲實心球、立定跳遠、跳繩、籃球、足球外,還包括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內容,基本涵蓋適合現階段學生學習的全部運動項目。而安陽市和平頂山市的調查結果則讓人不很滿意,除了中考體育加試所列的7項運動項目外,只有很少部分學校開展了相關的教學活動,多數學生只能夠靠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體育課上進行乒乓球、羽毛球等內容的訓練。而對于對場地要求相對高的足球運動,其在各個地區的開展明顯不如籃球。
三、河南省中考體育項目與初中體育課堂內容的關系分析
(一)河南省中考體育項目對初中體育課堂內容的積極影響
中考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最終考試,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轉折點,每一分對學生來說都很重要。作為選拔性考試,相對于文化課長時間積累的來之不易,學生通過自己的鍛煉和良好發揮,在中招考試中獲得相對較好的體育加試成績的難度并不很大。中考體育項目的設置,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體育課的價值,讓家長和學生充分認識到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同時,中考體育項目的合理設置,能夠為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提供一個相當明確的教學目標。在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檢測實際的教育教學成果是比較困難的,即便設置了考核的目標,可操作性也較難處理。例如,對于初中畢業生需要達到的具體體能標準是非常明確的,當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有些學生存在由于方法、技巧等問題不能掌握而導致未達標時,通過運用正確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和練習時間,這些任務還是能夠完成的。中招體育考試項目的設置為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檢驗效度提供了明晰的標準。
(二)河南省中考體育項目對初中體育課堂內容的消極影響
中考體育項目對初中體育課堂內容“應試化”的消極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應試教育是我國幾千年教育形成的巨大缺陷,雖然素質教育的口號已經喊了很久,素質教育的推進也在持續進行,但我們不可否認,目前中學體育課堂仍存在“應試化”因素。
在“應試化”的影響之下,中考體育考試考什么,我們的體育課就教什么,學生也就練什么。這是一個觀念上的錯誤,我們需要認識到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而不在于考試。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消極影響還會隨著體育加試所占比例的增加而愈演愈烈。這尤其要引起我們廣大初中體育教師的高度重視。
四、結語
通過對河南省鄭州市、安陽市、平頂山市的認真調研,筆者認為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中,“應試化”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好在近些年體育新課改的目標也在不斷得到實現。中考體育考試項目日益受到重視,必然會帶來體育課堂教學的新變革。只有深入教學的一線,才能發現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
首先,要不斷加大對體育新課改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學習和研究新課標,教師不斷增強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能夠更好地完成各項教學目標。對于廣大初中體育課教師來說,如何把握課程標準、中考體育考試項目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學校需要加大對新課改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素質過硬的一線教師隊伍。
其次,要繼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消除應試教育的影響。應試教育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對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青少年是非常不利的。相對于應試教育的重災區,體育課的“應試化”程度已經如此明顯,那我們就不應忽視“應試化”的危害。這當然需要家長、教師、學校、教育主管部門,乃至國家、社會的層面,全面動員起來,將素質教育持續推進下去。
【參考文獻】
[1]郭蔚蔚.認真領會《意見》精神深化學校體育改革[J].中國學校體育,2016(06):17-18.
[2]甘瓊,童斌,張勝.湖北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實施現狀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6(05):16-18.
[3]陳寧.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選擇的歷史變遷路徑與特征[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13,32(02):116-120.
[4]湯鶴.江蘇省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現狀分析及構建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
[5]毛振明,杜曉紅,于素梅.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體育與健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63-66.
[6]常璐艷.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構建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