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摘要】班主任是對學生授業解惑的引導人,是班級中重要的一員,其良好的育人方式直接關系到整個班級學生的教育質量。育人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承擔著重大責任。為促進班主任管理效果,應采取多種管理手段。
【關鍵詞】班主任 管理魅力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0-0186-01
班主任的工作需要兼具理性和感性,因學生的年齡特征,其內心世界是多彩而又充滿矛盾的,教師在教學中能否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是教育成敗的關鍵點,本文將對班主任管理魅力的形成進行探討,分別從:開展鼓勵、賞識教育、運用說服教育、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展開多元化的班級活動等方面來實施。
一、開展鼓勵、賞識教育
班主任的鼓勵賞識教育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上有很大的價值,對于性格活潑的學生賞識教育能增強其學習上的積極性,對于性格封閉、聰明但粗心大意的學生,鼓勵賞識教育可以增強其在學習和交往上的信心,對于調皮搗蛋的學生,賞識教育可以將其往正確的人格發展的道路上引導。
班主任在實施鼓勵教育時應注意相關問題,不要偏愛那些學習優秀的同學或表現比較聽話的同學,如果明顯的區別對待不同學習成績的學生,會造成學生的不滿和嫉妒的情緒產生,這樣反而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因此要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對于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們心理上更加有負擔,更需要被耐心對待,教師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加以引導。公平、民主、尊重是永恒的教育原則。例如:在班級的集體活動、公共衛生的安排上讓學生做主,在班級干部的選拔上,根據學生的推薦和民主選舉得出一個公正的結果。
二、運用說服教育
學生思想活躍、好奇心強、可塑性大,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說服教育就是一種勸導的方式,這首先要求教師有較高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職業視為使命,在教育工作中平等、寬容、耐心地對待學生,摒棄過去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讓青春期的學生能順利的渡過叛逆期,避免因忽略學生的心理需求而給他們留下心靈上的創傷。在說服教育中,教師應尊重學生自尊心,真正的教育并不是以成績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從來無關體罰,而是人格上的影響。
教育從來都是長時間的影響過程,只有循序漸進的進行干預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不管是掌握學習上的知識點或是養成好的品質。這都需要經過反復的強化才能有一定的效果,這需要教師長時間的細心和耐心的指導和關心。
三、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管理工作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性,根據他們的不同的需求來用談話的方法進行指導工作,教師只需做學生的一個傾聽者,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心理上的支持,另外,在談話中觀察法也是一種發現學生問題的方式,在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的通過溝通來阻止問題向更嚴重的方向發展。
班主任在注重學生學習問題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解決學生的困擾問題,做到對癥下藥。在學習氛圍的營造上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和盡量能表達自我的環境,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拓展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四、展開多元化的班級活動
班主任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有意識的創設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班級活動也是為這一目標服務的。因此在設計和開展班級活動中要考慮社會的多樣化需要,根據學生的潛能和素質有意識的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各類人才。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盡量要做到不拘泥于嚴肅、管理式的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將積極進取的做人和學習態度根植進學生的心中,這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明辨是非能力與價值觀大有裨益,愛的教育讓學生之間和師生間的人際關系更加的和諧,緊密,能培養學生形成信任、誠信、正直等好品質,這種教育方式是用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學生的成長過程,是教育本質,是教育的終極方式。
結束語
在學生時期,班主任和學生的相處時間甚至都超過了親子的相處時間,教師的言談舉止都會對學生有影響,因此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深遠,不可忽視。“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為人師表,要做到以身作則,發揮管理魅力,給學生營造一個適合學習的輕松環境,使學生能全面的發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其未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明莉. 試論班主任管理魅力的形成[J]. 科技視界,2016,(17):155.
[2]李云潔.小學班主任管理過程中與學生和諧關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