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天塑
摘要:傳統中國畫與西方繪畫在文化理念、觀察方法和各自繪畫中的特點都有著不同的地方。傳統中國畫有著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物質和精神統一,西方繪畫中有著征服自然的目的,崇尚還原世界中的一切;中西方繪畫在觀察方法上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方式,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都有其特點的存在;傳統中國畫注重線條的節奏的掌控和處理,而西方繪畫中對光影和色彩有著強烈的表現和運用。
關鍵詞:文化理念;散點透視;焦點透視;線條;光影色彩
一、天人合一與征服自然
該中西方文化理念上有著本質的不同,兩種文化下所產的繪畫也截然不同。中國畫注重哲學思想,受儒道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哲學對于自然的認識不同于西方。中國天人合一的觀念使中國文化和民族精神更加和平,內向,安靜,提倡主客一體,統一和諧。畫家主張寄托情思于畫,主觀心境與客觀事物的并存,重視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聯想的表達,最終達到與自然相結合的境界。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崇尚感性,相信一元論的世界觀,這和西方所推崇的理性與二元論的世界觀是截然不同的。人與自然的統一是一元論的世界觀主旨,人被包括于自然之中,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經過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文化沉淀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一元論的世界觀起源于莊子學說的“天地與我并存,萬物與我為一,”把人看作成自然世界中的一部分。這樣感性思維方式成為中國人思維特點,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質。
唐代畫家張躁提出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也強調說明了藝術家內心的情思是不可缺少的。畫家在作畫的過程中,往往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感受和身臨其境的體驗,融入自然,最后在根據繪畫藝術的取舍畫出最能夠表達物質精神合一的形象。中國畫看重天人合一、心有萬象的哲學創作理念和心境,并且認識是作畫的最高境界,筆墨里同樣體現著的畫家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西方人的思想受到基督教和古希臘文化的影響,所以西方人形成以基督教精神與希臘文化的美學思想,這同樣也是西方繪畫的起源和發展的美學基礎,這就使西方畫家的繪畫作品中描繪自然的時候更加接近自然,再現自然。
西方人崇尚對自然的探索,理性的分析,重視對風景的寫生,還原世界中真實存在的一切。西方人以征服自然和駕馭自然為目的,其中多以科學技術為手段,邏輯思維理念為思想。例如,西方繪畫藝術作品創作期間要運用到人體解剖學、透視學、光學等來完成寫實的藝術形象。由于西方強調人對客觀自然征服和統治地位,從而藝術題材多以人物為主體,藝術家努力塑造人精神和物質的統一形象。
西方繪畫主要強調對真實景色寫生,在現實世界中觀察和感受自然。依靠色彩多樣性,光學原理的運用來表達真實存在的自然風景。以此表達對客觀世界的理解。西方畫家的追求是最大限度的再現自然,運用不同的描摹手法,其中運用科學方法,嘗試更加準確、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自然。
二、散點透視與焦點透視
中西方繪畫的最主要差異是透視理念,散點透視和焦點透視是兩種繪畫的方式,前者是穿越一條時間軸線的視覺總結,后者是站在一個空間點上的視覺收集。
中國畫使用可以動的“視角點”觀察景物,強調“景隨人移”,創作時就不會受到視角的局限,卻可以根據畫家的感受和創作時的構圖需求使“視角點”在創作時可以移動,攝入畫面,使畫面所表現的內容更全面、更完善。同樣,中國繪畫作品的創作中注重構思,對神似和氣韻也頗為看重,主張藝術形象的主客觀統一。造型上不追求寫實刻畫。中國畫家的哲學是求追天人合一,這在中國繪畫中有著良好的表現。
西方的焦點透視也叫定點透視,西方繪畫的透視法其基本原理將隔著一塊玻璃板看到的物象用筆將其畫在這塊玻璃板上,就得出一幅合乎焦點透視原理的繪畫。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客觀科學地表現著物體真實外觀和形狀,有著近大遠小的物理空間透視,它就像照相一樣,給觀察者固定在一個“視角點”上,把能攝入相機的物象如實地照下來,比較真實客觀地體現了物體的形象。這樣,無論是風景寫生還是創作的虛擬構思的題材,畫家總會找到一個固定的點,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真實的感覺。焦點透視的視覺真實且科學,才使我們現在所學的素描中的透視十分注重近大遠小的物體關系。
三、線描運用與光源色彩
線描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獨特的基本造型手段,具有特殊的藝術意義存在。中國畫以線造型為基礎的平面性,使它不可能像西方繪畫光影體塊造型。線描不依靠色彩、體積、明暗來表現,而是依靠線本身的長短粗細、虛實疏密、剛柔輕重等,通過和人物對象的結合,才構成有形式感的畫面。描繪人物的線都要經過提煉加工,并且融入書法的氣韻才能在畫面中所出現,表達畫家的個性風格與情感理想。
縱觀歷代工筆人物畫,絕大部分的繪畫作品里面都是依靠線條來承載造型任務,線條成為了最基本的立足點。中國畫工筆人物畫需要依靠線條來概括人物的輪廓,線條的疏密變化和穿插調整來制造空間感,線條的輕重緩急、虛實曲直來變現物質的體感。同樣,中國繪畫和書法也是密不可分的,這讓書法線條的與繪畫線條的運用也有著相通之處,畫家們也創作出各種各樣的不同風格的線條,例如釘頭鼠尾描、高古游絲描、竹葉描等,這也促使了線描的不斷發展完善。
光影和色彩是西方繪畫表現的重要媒介,它們隨著西方繪畫不斷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文藝復興以前,西方繪畫受到宗教思想上的控制,使得畫家只能在室內創作繪畫,無法體會到光源色彩明亮。那個時期的西方繪畫色調整體偏暗。文藝復興之后,宗教的各種束縛被擺脫,光影和色彩在畫面得以顯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光影和色彩的變化,并且尋找其中的規律,在室外寫生中感受光和色彩帶來的美妙,光和色彩成為了特殊的繪畫題材。
光影和色彩是西方繪畫不可缺少的元素,這就使畫家們在不斷地學習創作中認識到畫作中光影表現手法的重要性。巧妙的運用光影和色彩,可以使油畫作品產生全新的美感和視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