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婷
摘要:聲樂藝術是一門感性的藝術學科,演唱者需要將自己對聲樂的理解賦予其中,將單一的樂譜演唱出有靈魂的音樂。音樂能夠對人們的情緒進行描述,演唱者的情緒及理解力的差異性也將導致其對音樂的理解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聲樂演唱學習中需要對情緒加以研究,進而增加歌曲的感染力。
關鍵詞:聲樂演唱;情緒;應用
一、情緒與聲樂的關系
1.情緒
情緒指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感知、行為等多種因素影響造成的生理、心里的表現與反應。一般情況下,人們有喜怒哀樂等情緒反應,同時,人們也可以通過后天的不斷學習來獲得復雜情緒。人們對于不同情緒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情緒對于人們的學習效率等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創作者在進行創作中,情緒對于作品的氛圍影響較大。
2.聲樂
聲音是聲樂的一個重要載體,創作者和演唱者可以對內心的情緒進行表達。因此,創作者或演唱者在表演過程中對情緒進行良好的運用至關重要。表演者在表演過程中要想使聽眾能夠完全的感知到表演者的情緒,需要做到聲情并茂。
3.二者的關系
情緒和聲樂二者聯系緊密,相輔相成。創作者在進行創作中需要將情緒融入到作品中,表演者在表演中要能夠對創作者的情緒進行把握,并進行良好的演繹,因此,只有將情緒和聲樂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獲得更好的、能夠打動人心的聲樂藝術。
二、歌唱情緒的發生
1.通過體驗感受生活表達情緒
當表演者在表演的時候,需要在創作者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情感來做出完整的表達,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了解創作者及其作品并能深刻感受和理解其情緒。那什么又是優秀的歌唱者呢?歌曲的內容是根本,然后放入自己的情感和情緒發揮到恰到好處來感染聽眾。當然如何把情感和情緒發揮到使人深刻、感人呢?那你必須要有非常豐富的體驗和感受。而在創作者和演唱者中,無論是誰來傳達善惡美丑這些看法的時候,通過聲樂都是最好的方式,或高昂、磅礴,或溫潤、纏綿,通過這種方式來紀念我們的英雄。這種方式的產生對于個體來說是一種客觀追求也是一種客觀反映,當各種客觀事物與音樂生活相碰撞的同時產生了一種方式并為了解決這個摩擦用音樂來滿足的一種心理。
2.根據客觀事物表達情緒
有一種理解為情緒的發生是有原因的,從根本上來理解就會有兩種說法來解釋情緒有一種說法,一愉快和不愉快。我們表達情緒內容的時候包括需要和客觀事物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但是,現實生活中這兩者都是種類繁多的,因此最后的結果經過交叉就會產生有差別的、多種多樣的、無限循環的情緒。情緒的產生不是沒有來由的,原因和條件這兩個因素都要有特定的才可以,我國學者孟昭蘭在研究情緒問題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情緒的產生過程及起因。
三、情緒在聲音技巧上的作用
1.對氣息的控制起到積極作用
當我們在演唱的過程中,情緒就能對呼吸以及氣息的調控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演唱時候,氣息是非常重要的,人的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與之有著重要的關系,但這些都是外表的體現,最終的是心理調控。一句一換氣是演唱時最常見的方式,也是基本的演唱規律。但是要想獲得不一樣的感受就要放入自己的情緒來沖破常規的演唱方式,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
2.在語調的控制上起到積極作用
演唱中,高低起伏的語勢和語調也是重中之重也起,比如有輕重強弱之分,以及高低抑揚、快慢急緩等。當演唱者首次拿到創作者的新創作品時,演唱者必須有了創作者想要表達的大致情感,并加入自己的理解以及情感來得到獨特的韻律。
四、情緒在外部表現上的作用
一個人的情緒不僅會是內心的活動也會在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上體現出來。歌唱者的聲樂和觀眾對聲樂的欣賞在舞臺活動之中,作為連接體,不但要讓觀眾因自己的表演而感到享受,而且要突破性的再現創作者作品的內涵。
當演唱者在表演時,他的外部表現及其真情流露其實是歌唱主體的心理活動,大多數人的思想及其情緒都會由內而外的表現在形體上人,無論是面部表情還是形體動作都是由我們的大腦掌控支配軀體而產生的,而這些又與我們內心的情緒體驗分不開來的,從性質上和從適應的含義這兩方面來說,無論哪一個,情緒在內心的活動與外在的活動是統一的。就像藝術是相同的,同樣在在文化藝術中,老舍就在文學創作中曾說過:“我是一個人,獨自分扮很多人物,手舞足蹈,忽男忽女。
五、聲樂演唱中情緒的應用
1.了解聲樂作品的有關內容
表演者進行表演之前,需要對所要表達的作品進行深入的了解,包括作品的創作背景及所要表達的情緒等,只有在深入了解作品的基礎上,才能夠對作品進行良好的演繹。同時,對于作品的情緒變化需要良好的把握,作品的節奏、速度、風格等均對情緒的變化產生重要的影響。
2.提高聲樂演唱中情感的應用與表達技巧
表演者如果想要更圓滿的表達作品的情緒,使聽眾感同身受,就需要擁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作為依托,因此,表演者需要不斷從生活中吸取經驗。同時,部分演唱者會對自己能否演繹好作品沒有信心,最終導致演繹有瑕疵,這就要求表演者擁有良好的表演激情,進而使得觀眾快速的對作品進行熟悉。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表演者需要將作品要表達的情緒及背景與自己的經驗、技巧相結合,完美的演繹作品。
3.提升演唱者的音樂素養
演唱者演繹一首好歌的前提是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演唱者首先要具備音準的辨別力以及音樂的節奏,所以說,聲樂演唱者對聲樂文化的了解和自身的修養水平是分不開的。聲樂演唱者可以聽出所有音樂的曲調,這樣在演唱的時候就可以感覺到自己是否跑調了。還有對于曲式以及和聲等相關方面的基礎性知識也要有充分的認識。只有提升對音樂作品的分析力,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和音樂知識,歌曲需要傳遞的感情才能真正表現出。
總之,演唱者想要抓住創作者的情緒及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首先要對作品的情緒有精準的把握,并找到自己相應的情緒體驗進行融合,將作品的情和意進行良好的演繹。在聲樂的教學和學習中,通常對于技巧訓練投入了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重聲音薄情感傾向嚴重。因此,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聲情嚴重脫節,需要對其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