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丹
摘要:《海浪》是英國著名意識流小說家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部高度詩意化哲理化的實驗作品。它展現了人類個體的存在與自然法則之間的關系,探討了人和自然共生狀態下的整體主義。這些生態意識對解決我們現代人存在的精神世界困境,思考生態問題,調整與自然、與世界的關系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伍爾夫;《海浪》;生態意識
《海浪》從生態角度出發,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為主線,從時間上升到空間,由混亂走向和諧,講述了人的精神世界里對個體、對人生、對世界、對宇宙整體的追尋,集中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不可割裂的整體性的生態哲學思想。
一、生態意識的核心精神
生態主義意識自古就有。我國古代道家學派極負盛名的代表人物莊子,描繪他的“至德之世”:“與糜鹿共處,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使“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使人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莊子主張人類放棄改造自然的企圖和人為的仁義禮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達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奧爾多·利奧波德在《沙鄉年鑒》中指出應將“自然界置放于道德事業之中”,系統地闡述了生態整體主義的環境倫理學。20世紀中后期,西方生態思潮興起,學者們反對單向線性的宇宙觀和人生觀,而是強調生命的整體與真實性。生態主義看待生命的方式,超越了個體和物種的局限,強調生命的普遍和聯系自然的綜合性。生態美學是以人和自然的關系為核心的,也包括了社會生文化生態以及人自身的內部系統的內容。而人與自然中存在的全球互惠意識對于今天人類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啟示作用。
二、《海浪》中的生態意象關涉
小說中,“海浪”和太陽的生態意象貫穿全文。以太陽的升起到沉落,描述了一天的清晨到夜晚。開頭“太陽尚未升起”時,“海和天渾然一體”,尾章“太陽已經沉落”,海天再次“渾然一色,難辨彼此”,象征人的一生的各個階段,自然的變化寓意著人類個體由生入死的規律,另一方面,太陽和海水依舊重復之前的變化,揭示了人類社會此消彼長而自然永恒的道理。
“海浪”指導小說的行文推進,既是人物生命歷程的意象指代,也是小說敘事的場景和自然環境。第一章到第五章晨光初現,萬物始生。故事人物從睡夢中蘇醒,對世界充滿了新奇和期盼,清晨象征人生的童年。也是初始平衡狀態。后面太陽逐漸高懸中天,輝光灑落,海水由幽暗變得明朗,象征著人物從童年到壯年的變化。第六章開始太陽逐漸偏離中天,平衡被打破。海水因為沒有陽光照射也變得不再耀眼明亮,且波濤洶涌,海浪起伏撞擊,喻指人生走入逆境,全篇基調開始向下。從第七章到篇末,由不平衡狀態走向否定性平衡。最后太陽沉落,海浪晦暗不明,海浪好像在低低嗚咽,暗示著人生的苦澀和藏匿的危機。而黑夜降臨,海天再次融為一體,人的一生也走到了盡頭。
三、《海浪》中的生態整體主義
伍爾夫的童年在康沃爾的圣·艾維斯度過,那里是她成長的自然樂園,是她文學創作的靈感來源。圣·艾維斯教會了她如何找尋大自然與人之間聯系的真實情感,這正好表現在她的文學作品中。《海浪》舍棄了傳統小說固有的形式,不以情節鋪展、人物刻畫、社會背景為主要,而是力求表現非人類的世界。依靠自然的晝夜更替、四季輪回來統構全篇。自然變化象征著人生的各個階段。文中“在花心尖上跳舞的露珠”,喻指早晨和春天;“繁花盛開,爭奇斗艷”,是中午和夏天;“樹木搖著枝椏,樹葉紛紛落地”,象征秋冬季節和黑夜。時光在流逝,生死興衰循環往復,構成一個闊大深遠的宇宙場景。正文中輪番交替的人物獨白也是為表現生態整體性服務。
這些人物不是具象個性化的,而是抽象程式化的。“珍妮代表著肉欲本能,蘇珊代表著自然生活,羅達與路易斯相似,代表著與世界的異化關系,奈維爾代表著清醒的頭腦,伯納德代表著一種內部聯系。”小說最后,伯納德總結說“我并非總是知道我到底是個男人還是個女人,是伯納德,還是奈維爾、路易斯、蘇珊、珍妮、或者羅達一個生命和另一個生命的彼此交融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他直覺地認為他的個性甚至性別都無足輕重,人并非獨立割裂開的孤獨個體,而是可以相互聯系,融匯到宇宙的大生命系統中去的一分子。
四、《海浪》中的生態美學體現
在生態意識的指導下,審美活動更注重人與自然之間的“真實共感”和“生命關聯”。把自然當作獨立的客觀存在體,強調全身心的投入,以尋求人與自然的關聯融合。從生態現象學的角度探討《海浪》,通過精神體驗還原到物質現象,感知純粹意識,獲得最終本然的真實性。文中伯納德能夠聽見寂靜滴落的聲音,“隨著寂靜不停滴落,我被徹底消融”。生命的巨輪在向前行走,他愈發清晰地感受到了光陰侵蝕萬物的能量。文章最后,伯納德年紀老邁,他說:“老的并不是年紀,而是時間的一滴滴落了……時間又一次使事物的秩序發生了震蕩。”自我是“時間作用”的過程中一縷具有個性又兼具自然共性的脈絡,構成整個時間意識。自然就好比統御宇宙的上帝,擁有強大的支配一切運轉的能力,主宰眾生的生死榮衰。因此,《海浪》在寫作手法上也是生態現象學的一種深層體現例。
五、結語
《海浪》另辟蹊徑的寫作方式,為我們展現了生態整體主義注重生態智慧的異質性、關聯互補性的特點。對于解決我們今天的生態問題,擺脫面臨的生存危機,真正尊重自然、感知自然、融入自然、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