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婉
摘要:戲劇具有淳樸、豐富的特點,是我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如何進行戲劇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創新問題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本文將對戲劇對傳統戲曲的繼承和創新發展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戲劇;傳統戲曲;繼承與創新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戲劇一直是人們茶余飯后消遣的主要方式之一,戲劇在中華文化幾千年歷史中生生不息,保存至今。為了讓中國戲劇得到更好的發展,首先要注重對它的繼承與創新。
一、戲劇對傳統戲曲的繼承
1.繼承戲曲的寫意傳統
戲曲注重的是寫意,而并非是寫實。戲曲講究的是在假定的情形下進行表演,假戲真做,以虛景襯實情,將事物從實際中解脫出來追求更高層次的美的享受,展現一種客觀意境,這就是戲曲的“寫意”。以《中國夢》為代表作的寫意型探索劇通過各個方面的寫意構成了一個整體的大型的寫意劇,打破了傳統劇本以寫實為主的格局,繼承了我國的另一種藝術基調——寫意。目前,寫實劇與寫意劇由分離到結合,由對立到靠攏,如今已經實現戲劇發展的新走向了。
2.繼承戲劇原本的綜合特征
戲劇從成立之初就是對各種表演的綜合,當西方的戲劇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沖擊,導致基礎特征發生巨大改變之時,我國傳統的戲劇藝術仍舊將其基礎特征完整的保存了下來。過去,西方傳授過來的話劇一直以對話為主要表現形式,缺乏了載歌載舞的形式融入,使內容過于單一,使觀眾逐漸失去興趣。因此,話劇的研究者們在中華文化遺產的無盡的探索中發展了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戲劇,戲劇可以在原本話劇中對話形式的基礎上,加入載歌載舞、木偶、魔術等形式,《野人》一劇即是將“說、唱、念、打”等手段都加入到劇中的代表性作品。通過融入進去的新鮮元素,使得劇中人物刻畫更加具體,情景渲染更加真實,人物心理、人物肢體語言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我們要繼承戲劇原本的綜合特征,從而把戲劇藝術推向巔峰。
3.繼承戲劇中“假”的一面
戲曲始終承認自身的“假”,承認自己是假戲真做,以虛帶實。但是由于舞臺布置,人物表演和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等因素,往往會使觀眾信以為真,表演的出神入化讓中外觀眾都為之嘆服。西方的戲劇在一段時間內因不能突破寫實的格局而停滯不前,是東方戲劇的“假”給了他們啟迪,才有了一定的發展,然而,那時的中國戲曲早已經是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了。中國戲劇的“假”對世界戲劇的發展都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中國的戲曲在最簡樸的舞臺上,沒有現代的閃光燈,也沒有3D效果,更沒有高端的后期制作團隊的基礎上,僅憑著戲劇的假設和最簡樸的設備,就能夠展現出一個十分真實的場景,并且能夠把觀眾都帶入到表演當中來,這就是我國戲曲一個不容小覷的關鍵所在。在戲劇《娥》的演出過程中,“娥”和“二”的房間隔著一堵墻,但是現場并沒有墻,只是觀眾假設那里有墻,演員也裝作那里有一堵墻來表演,這種虛擬的表演充分的體現出了戲劇“假”的一面,對日后戲劇發展具有極大的繼承價值。
二、戲劇對傳統戲曲的發展與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于精神享受的追求不斷增加,戲曲也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加入現代化元素,以免被新時代所淘汰。
1.采用多樣化的表現手法
戲曲具有其綜合性的特點,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入了舞蹈、音樂、繪畫等形式,促進其綜合全面的發展才保證了其幾千年來生生不息,沒有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始終堅強的站在歷史舞臺的中央,被人們所敬仰。因此,在不斷發展的今天,戲劇藝術更應該繼承發揚這種頑強的精神,不斷的創新自身藝術的表現形式,融人多種現代化技術,例如高科技的場景及服飾等,應順應改革大局,促進改革步伐,積極對當下流行的電影、電視劇等形式進行借鑒,從而提升自己的表現力。
2.加強題材方面的創新
傳統的戲劇題材多半是帝王事跡或者是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等題材,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戲劇的題材要從傳統的思想中脫離出來,更加符合現實,貼近生活,甚至可以具有一些諷刺的效果在里面體現,例如《慌禍》《雷雨》等。
在戲劇題材的創作過程中,創作人可以把創作視角鎖定在中國新農村或者山區的地方,記錄那里的一些勞動人民和經典的事跡,或者寫一些城市的改建和規劃等題材,反應出當前的社會現實。此外,也可以借鑒西方的思想,將自由、民主、積極進取等精神展現出來,具有開拓性和延展性。但是,在借鑒西方戲劇題材的同時,要注重“度”,我國戲劇是有特色的,絕對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戲劇題材,要選擇西方戲劇中的精華部分,符合我國當代實際情況,并且不能與我國傳統文化相背離,要正確妥善的處理好中國戲劇與西方戲劇之間的關系。
3.戲劇要注重實踐交流學習
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只有不斷的鉆研和創新方可實現,戲劇的發展也不能離開鉆研與創新。從事戲劇工作的藝術家們要注重實踐研究,相互交流學習,為戲劇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藝術實踐者可以回歸高校進修學習更加前衛的思想,把它們充分運用到戲劇的創作當中,研究之前要深刻了解目前戲劇的發展狀況,做到與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研究出合理科學的創新方法,能夠真正的適用于社會。
三、結束語
要想實現中國戲劇的全面發展,就要對中國戲劇進行批判性的繼承,采用“揚棄”的方法,發揚中國戲劇文化中優秀的精髓部分,摒棄其中的腐朽糟粕的部分。還要具有創新意識,使中國戲劇符合社會發展的潮流,題材更加貼近現實,研究者們注重新鮮思想的注入,共同為中國戲劇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